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下设什么机构以培养外语人才,翻译西方著作()

  • A、京师同文馆
  • B、外务部
  • C、总理衙门
  • D、外交部

参考答案

更多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下设什么机构以培养外语人才,翻译西方著作()A、京师同文馆B、外务部C、总理衙门D、外交部” 相关考题
考题 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A.要当翻译,需要学外语。B.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C.当翻译没什么意思。D.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

考题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考题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兼领总理衙门大臣。A、桂良B、文祥C、奕訢D、李鸿章

考题 晚清政府指导和推行新政的核心机构是( )A.同文馆B.总理衙门C.督办政务处D.中央资政院

考题 船政是清政府在福州马尾创办的一个大型( )与培养科技人才专业学校的管理机构。A、军事工业B、造船工业C、飞机工业D、器械制造

考题 外语教学的“翻译法”是什么?

考题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A、墨海书馆B、京师同文馆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D、强学书局E、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考题 《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A、军机处B、理藩院C、宣政院D、总理衙门

考题 清政府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设立了()。A、咨议局B、资政院C、修订法律馆D、总理衙门

考题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新式学堂是()。它创办于1862年。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考题 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隐含的前提()。A、要想当翻译,就需要学外语B、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C、只有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D、即便学了外语也未必能当翻译

考题 总理衙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考题 1860年,清政府新设立了主管外交、通商和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叫做()。A、内务府B、总理衙门C、外务部D、通政使司

考题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题 清政府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在()A、1842年B、1856年C、1861年D、1895年

考题 ()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一所俄文学校。

考题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培养()A、科技人才B、政治人才C、翻译人才D、军事人才

考题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主要培养军事、科技和翻译人才,从根本上反映了洋务运动()A、从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出发B、注重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C、认识到培养人才是改革的关键D、把培养人才才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

考题 单选题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培养()A 科技人才B 政治人才C 翻译人才D 军事人才

考题 问答题总理衙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考题 问答题外语教学的“翻译法”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假如我当翻译,我当然要学习外语,可惜我不当翻译,所以,我没有必要学习外语。"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考题 填空题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考题 单选题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隐含的前提()。A 要想当翻译,就需要学外语B 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C 只有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D 即便学了外语也未必能当翻译

考题 问答题“只有精通外语,才能做好翻译工作,小李精通外语。所以,小李能做好翻译工作。”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  )。[2002年真题]A墨海书馆B同文馆C江南制造局翻译馆D强学书局E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考题 多选题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A墨海书馆B京师同文馆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D强学书局E商务印书馆编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