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一)(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三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三)(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手部动作:甩袖。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四)(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参考答案

更多 “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一)(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三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三)(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手部动作:甩袖。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四)(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 【教学对象】选修 “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胶州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 3.通过胶州秧歌基本组合的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 (1)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其抒发的情感。 (2)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 (3)舞蹈动作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表现情感的。 2.解读胶州秧歌定义。 3.分析、学跳胶州秧歌。 (1)分析胶州秧歌体态、动作等特点。 (2)学跳胶州秧歌基本动作。 (3)教师进一步教授秧歌动作。 4.编创实践。 以舞蹈《春天》的音乐作为素材,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创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 “拆分重组”等方法,完成规定音乐的舞蹈编创。 三、展示表演 请学生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舞蹈编创情况,教师点评后,请舞蹈基础较好的一组同学展示表演,音乐课在热烈的表演中结束。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青春舞曲》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设定教学重难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环节和过程。

考题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芭蕾舞剧《天鹅湖》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认识芭蕾舞 【教学目标】 1.感受国外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分析芭蕾舞的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针对音乐要素及特点进行舞曲编创活动。 3.通过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的介绍,对西方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学生观看芭蕾舞《天鹅湖》,然后进行讨论。 (1)整个舞剧在表现的过程中,速度、力度以及情感是如何进行表现的。 (2)芭蕾舞的音乐要素以及舞蹈的基本特点。 (3)不同的音乐形象是如何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而表现的。 2.了解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体裁、风格以及情感特点。 3.分析芭蕾舞的舞蹈特点,并进行音乐编创活动。 (1)教师播放芭蕾舞视频,学生初步感知芭蕾舞塑造的音乐形象。 (2)对比《天鹅湖》中的几个选段及《花之圆舞曲》,感受芭蕾舞的动作特点。 (3)教师模仿芭蕾舞当中的基本动作。 4.编创实践活动。 以芭蕾舞《天鹅湖》的音乐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即兴编创活动,播放音频的同时,进行音乐舞蹈的表演,激发学生的音乐编创能力与创造力。 三、展示表演 依据学生的编创形式以及过程,以组为代表,每组派出一名有舞蹈基础的同学来讲述本组的编创思路,并配合表演。在这样的表演过程当中,本堂音乐课结束。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运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七年级欣赏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 【课题名称】非洲的灵感——鼓乐 ? 【教学内容】欣赏加纳鼓乐 ? 【教学目标】 ? 1.从欣赏中提炼节奏,并初步感受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 2.通过参与鼓乐演奏,体验加纳鼓乐的风格特点。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 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 【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胶州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 蹈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 3.通过对胶州秧歌基本的组合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 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略) 2.新课教学 (1)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 ①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其抒发的情感。 ②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 ③舞蹈动作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表现情感的。 (2)解读胶州秧歌定义。 (3)分析、学跳胶州秧歌。 ①分析胶州秧歌体态、动作等特点。 ②学跳胶州秧歌基本动作。 ③教师进一步教授秧歌动作。 (4)编创实践。 以舞蹈《春天》的音乐作为素材,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创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用“拆分 重组”等方法,完成规定音乐的舞蹈编创。 3.展示表演 请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舞蹈鳊创情况,教师点评,请舞蹈基础较好的一组同学展示 表演。音乐课在热烈的表演中结束。

考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基本理念, 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丰收时节》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欣赏《丰收时节》 及综合创编 【主要目标】 1. 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 感受“赛乃姆” 节奏。 2. 通过欣赏、 创编、 表演等实践活动, 围绕“丰收时节” 主题, 尝试创作和表演, 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 (其他目标略) 【学时】 1 【教学过程片段】 一、 导入阶段(略)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欣赏教学 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 2.提问: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 3.师总结。 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主题b。 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7.组织学生表演。 四、总结 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分省(区)地图中去。 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作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 3.课堂小结。 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 五、小结与作业 1.作实践与创造第四题。 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 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1)播放藏族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视频。 (2)通过赏析视频画面中壮丽的草原风光,将同学们的思绪引领到蒙古草原。 2.学唱《嘎达梅林》 播放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视频。 简述腾格尔的艺术经历和经典作品。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音频材料 简述腾格尔创作和演唱《天堂》的背景:认识马头琴。 4.欣赏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音频材料,介绍呼麦的特点;听辨乐队中的马头琴的音色。 5.竖笛演奏《嘎达梅林》——全班齐奏 6. 课堂总结(略) 附:谱例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 【教学内容】 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 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3.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 【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 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关歌舞。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1)播放拉丁美洲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 (2)告诉学生这首歌的音乐特点及音乐风格,引出拉丁关洲的音乐。 2.新课教学 (1)告诉学生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拉丁美洲形成混合性音乐文化的原因。 (2)赏析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老师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学生观赏乐器图片,并体会这首乐曲的情绪。 (3)赏析墨西哥民间音乐《美丽的天使》,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并让学生唱旋律、手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的特点,最后,老师介绍歌曲特点。 (4)播放探戈舞录像片段,老师告诉学生这种舞蹈的类型和特点并列举几种典型探戈风格节奏,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作分组做探戈节奏练习。 (5)欣赏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让学生思考舞曲的节奏和情绪,然后老师出示乐谱,简要介绍乐曲,学生唱谱,教师伴奏。 3.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和交流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及感受。 (2)再次播放歌曲《生命之杯》,学生跟随歌曲演唱,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 【教学目标】 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 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 【教学重点】《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 3.聆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黯然、悲沉) 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这样的感受?(介绍第1分曲展示的内容;第72分曲的圣咏旋律,第78分曲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 5.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讲述各分曲之间的关系。 6.介绍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 7.小结:理解音乐多元文化。

考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通过对下面课例教学过程的分析, ? 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 ? 【课题名称】东南亚风情 ? 【授课年级】七年级 ? 【教学内容】 ? 1.歌曲:《划船曲》《星星索》(印尼) ? 2.乐曲:《竹竿舞》(菲律宾) ? 【教学目标】略 ? 【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了解“克隆钟”音乐风格特点,体验音乐中展现的东南亚风情。 ? 2.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演唱二声部乐曲。 ? 【教学过程】 ? 1.导入 ? 播放亚洲风光视频导入新课。 ? 2.欣赏:感受印尼歌曲《划船曲》 ? (1)欣赏印尼语版本乐曲,感受乐曲浓郁的印尼风格。 ? (2)按节奏朗读歌词,解决弱起节奏这个难点。 ? (3)学习用印尼语演唱歌曲片段。 ? (4)播放印尼国家风光视频。 ? 3.欣赏:感受印尼歌曲《星星索》 ? (1)播放《星星索》片段,找出印象深刻的一句。 ? (2)了解“啊,星星索”的含义,并在意境中做简单的律动,帮助体验乐曲情绪。 ? (3)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并有感情地跟随钢琴伴奏学唱乐曲旋律。 ? (4)用录音软件Cool Edit录下“啊,星星索”的伴唱声,学生跟随自己的伴唱声加入主旋律? 声部。 ? (5)尝试师生、生生合作演绎歌曲。 ? (6)总结“克隆钟”音乐的风格特征。 ? 4.律动:综合活动菲律宾民歌《竹竿舞》 ? (1)聆听音乐《竹竿舞》。 ? (2)尝试为三拍子节奏配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声势练习,并在二拍子节奏中敲击竹竿。 ? (3)为乐曲配上律动——个别展示。 ? (4)鼓励学生即兴发挥,调动学生愉悦地参与到活动中,其他同学选择打击乐器为个别展示的同学伴奏。 ? (5)现场制作伴奏并律动——集体参与。 ? (6)分组合作尝试跳竹竿的律动。 ? (7)合作表演——感受浓郁的东南亚风情。 ? 5.课堂总结 ?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取一个精准、贴切的小标题,如美丽的东南亚、热情的东南亚人民等。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课题名称】《长江之歌》 【教学对象】必修“鉴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长江之歌》 【主要目标】 学习《长江之歌》能够完整演唱。(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老师播放《长江之歌》,学生欣赏 2.视唱歌曲旋律 (1)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老师注意纠错。 (2)学生随琴学习歌曲旋律。 3.演唱歌词 (1)学生朗读歌词。 (2)学生随钢琴填入歌词演唱。 4.拓展延伸 (1)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唱。 (2)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 5.小结作业 (略)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新课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线条之美》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综合艺术——《线条之美》 【主要目标】 1.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赏析与实践活动,体验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的线条美,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 2.能演唱《蝴蝶》的主题旋律;能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教学重点】体验、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略) 2.新课教学: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 (1)音乐中的线条一赏析格里格钢琴曲《蝴蝶》 A.教师钢琴示范,学生模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线条的变化。 B.设问:主题旋律进行的特点?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a.音画视听《蝴蝶》。 b.简介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 (2)舞蹈中的线条一一赏析《雀之灵》 A.教师示范舞蹈,学生辨别教师表现的动物形象。(孔雀舞) B.设问:线条在舞蹈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C.学生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形态,感受舞蹈肢体线条的表现。 D.欣赏《雀之灵》片段,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三道弯”刚柔相济、多姿多彩的线条美。 (3)小结——归纳音乐与舞蹈的线条特征。 3.延伸与拓展(略) 4.总结(略)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新课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线条之美》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综合艺术——《线条之美》 【主要目标】 1·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赏析与实践活动,体验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的线条美,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 2.能演唱《蝴蝶》的主题旋律;能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教学重点】体验、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略) 2.新课教学: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 (1)音乐中的线条——赏析格里格钢琴曲《蝴蝶》 A.教师钢琴示范,学生模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线条的变化。 B.设问:主题旋律进行的特点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a.音画视听《蝴蝶》。 b.简介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 (2)舞蹈中的线条——赏析《雀之灵》 A.教师示范舞蹈,学生辨别教师表现的动物形象。(孔雀舞) B.设问:线条在舞蹈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C.学生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形态,感受舞蹈肢体线条的表现。 D.欣赏《雀之灵》片段,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三道弯”刚柔相济、多姿多彩的线条美。 (3)小结——归纳音乐与舞蹈的线条特征。 3.延伸与拓展(略) 4.总结(略)

考题 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A、民族意识B、爱国情操C、专业技能D、学习水平

考题 课例点评题:对下面七年级唱歌课《青春舞曲》这一课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 【课题名称】《青春舞曲》 【教学内容】唱歌课--青春舞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演唱《青春舞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3.通过欣赏,了解维吾尔族民歌与舞蹈的基本特点。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愉快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表现歌曲乐观向上、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2.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曲目,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及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乐器(电子琴及打击乐器)、PPT课件(欣赏的音乐作品、相关资料与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课件展示:学生收集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新疆的风光图片和当地居民舞蹈视频。 2.师生问好。课件展示:课题。 3.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看到本节课的音乐主题《新疆之歌》,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4.学生相互提问、解答、交流新疆的风光美景、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及音乐特点、熟悉的维吾尔族音乐作品等。 5.向学生进一步介绍相关的知识。 (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 1.导入:提问学生了解熟悉的新疆音乐。师:“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请同学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思考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情绪、曲式结构以及音乐风格。”课件播放谭晶演唱的《青春舞曲》。 2.提问:歌曲的名称。课件出示:曲名。 3.了解:词曲配译作者--王洛宾。课件展示:王洛宾的简介 4.分析:歌曲(4/4,中速稍快,中强mf,热情、活泼、欢快,一段体,民歌风格)。课件:歌曲分析。 5.交流: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动作(指生回答并示范)。 6.感受:新疆舞蹈的律动。课件播放民族唱法版《青春舞曲》,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律动,请跳得好的同学做示范。 7.探究:歌词的韵律和深刻含义。课件播放卡拉OK伴奏版《青春舞曲》,指导学生随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歌曲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人的青春就像歌词中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要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8.突破:演唱难点。指导学生接唱每句尾词,与老师合作完成歌曲。 9.训练:为歌曲伴奏。课件出示节奏型,指导学生用自制乐器或击掌,以固定节奏形式为歌曲伴奏。 10.表现: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11.自评:演唱的优缺点。播放演唱录音,学生自评。 (三)表现创作、拓展提高 1.同学们.我们刚才的演唱属于哪一种声乐演唱形式?声乐的演唱形式还有哪些呢?(独唱、对唱、二重唱、齐唱、轮唱、合唱、表演唱、歌伴舞等) 2.思考:除了演唱之外的表现方式,指派演奏、舞蹈、绘画队的队长。 3.排练:自由分组设计表演,教师随机指导。课件展示新疆风光、民俗图片,播放背景:梦之旅合唱版《青春舞曲》(罗大佑演唱的摇滚版《青春舞曲》、网络歌手B.A.D组合演唱的改编版) 4.表演:演唱队、演奏队、绘画队、舞蹈队,分别依次展示。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和表演,学唱了《青春舞曲》,了解了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及舞蹈的特点。每个人的青春就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考题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八年级欣赏课《春江花月夜》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月夜--多彩的“月光曲”》【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导入,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抒情性与音乐美的特征,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2.“艺术天地”是学生手脑并用的天地,通过“艺术天地”--《春江花月夜》的欣赏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3.通过描写月夜的音乐作品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的了解,使学生产生亲近大自然、亲近艺术的情感体验。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向其他艺术领域拓展及艺术再创作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打击乐器、折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欣赏导入: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曲《沃尔塔瓦河》。语言导入:自然中的艺术美。《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学生较熟悉,由此导入正课并为以下的欣赏作准备。欣赏未知标题音乐《月光和水仙的舞蹈》,请学生用优美的词语讲讲音乐或定标题。(二)音乐长廊展示老师根据音乐完成的美术作品。简介《月光和水仙的舞蹈》中音乐表现手法,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引导学生对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作一番联想与想象。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音频,了解其艺术表现形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三)艺术天地欣赏《春江花月夜》的舞蹈视频。1.要求学生观察舞蹈的艺术表现力。2.模仿舞蹈动作或身段造型。艺术再创作。(用各种道具来创作你心中的“春江花月夜图”)让学生了解艺术家描写月光的手法(一度创作)是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月光的理解(二度创作)。(四)艺术实践活动1.人声模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聆听无伴奏合唱的音响,感受作品的气氛。模唱。学生谈对这个艺术作品的理解。2.师生同跳《跳月舞》。听《阿细跳月》,感受5/8拍的节奏。师生共同选择打击乐器、拍手及舞蹈方式来感受欢快的舞蹈场面。提倡人人参与,并不要求表演得完美:歌曲演唱时提醒学生注意音与音的连贯性,尽量表现出月色朦胧的意境;舞蹈要求手脚并用,随韵律踏准节奏。四、小结课后请学生搜集或创作与“月光”相关的艺术作品。

考题 在《彝族舞曲》一课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舞曲体裁有初步了解”,体现了()教学目标。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技能D、感受与欣赏

考题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一)(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三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三)(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手部动作:甩袖。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四)(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考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瑶族舞曲【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器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导入新课时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们能否说一说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3.欣赏教学(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2)提问: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3)师总结。(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主题b。(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7)组织学生表演。4.总结(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省(区)地图中去。(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做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3)课堂小结。(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5.小结与作业(l)做实践与创造第四题。(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考题 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A、专业技能B、民族意识C、学习水平D、鉴赏能力

考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青春舞曲》要求:(1)设定目标。(2)确定教学重难点。(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过程。

考题 【课题名称】《玛依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哈萨克族音乐的节奏特点,感受哈萨克族民歌热情、高亢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合作等方式,学会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哈萨克音乐的特点,了解音乐对于哈萨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活泼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掌握好音高音准,节奏与节拍。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请学生思考歌曲的内容。 教师总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歌舞风格也不同,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民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你能唱几句吗? 二、新课教授 (1)播放视频《玛依拉》。 (2)出示哈萨克民族的图片。 (3)出示歌谱,学唱歌曲《玛依拉》。首先,教师弹奏钢琴演唱一遍;其次,学生演唱曲谱;最后一遍填入歌词演唱。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把握活泼轻快并富有弹性的音乐风格。 4.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演唱歌曲的前两段,第三段合唱。 三、巩固与提高 (1)欣赏由《玛依拉》改编创作的歌曲《玛依拉变奏曲》。 《玛依拉变奏曲》由《玛依拉》改编创作而成,在《玛依拉》的基础上加了花腔,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 (2)欣赏哈萨克族其他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了解哈萨克族丰富的音乐,体会音乐对哈萨克族的重要意义。 四、课后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在五十六个民族里,无论是哪个民族,都离不开音乐和舞蹈。今天我们学习了哈萨克族的民歌,感受到哈萨克族人民对音乐的喜爱,以及音乐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歌舞。

考题 单选题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A 专业技能B 民族意识C 学习水平D 鉴赏能力

考题 问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八年级音乐学唱课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夜深沉》【教学内容】欣赏、了解民族器乐【主要目标】1. 通过欣赏,了解曲牌音乐的风格。2. 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对民族戏曲音乐的热爱。3. 能够分辨二胡与京胡的音色。【教学活动】1. 多媒体导入(1)播放《贵妃醉酒》的影片。(2)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京胡)(3)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再来听赏一首由京胡演奏的作品,引入课题。2. 欣赏体验(1)完整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这首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总结并介绍《夜深沉》的相关知识。(3)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乐曲中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3. 探究学习(1)展示京胡图片,讲解京胡的特点。(2)听赏音乐主题,并提问学生:旋律、节奏和速度上有哪些特点?(3)播放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选段。(《夜深沉》为背景音乐)提问学生:这段旋律对京剧的表达又有怎样的作用?4. 知识拓展播放古筝独奏《夜深沉》,感受不同民族乐器演奏同一曲牌的不同风格。5. 小结作业(略)

考题 问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青春舞曲》要求:(1)设定目标。(2)确定教学重难点。(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过程。

考题 单选题在《彝族舞曲》一课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民族舞曲体裁有初步了解”,体现了()教学目标。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过程与方法C 知识与技能D 感受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