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患者,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

A、陈旧型心肌梗死

B、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先心室间隔缺损

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参考答案

更多 “ 男性患者,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室间隔缺损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 相关考题
考题 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病室间隔缺损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考题 患儿男性,5岁,因2天前剧烈活动后突感心前区疼痛,随即出现心悸、胸闷、气促求诊,体检无紫绀、杵状指;心界无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扪及震颤,P2正常。应考虑A、 室间隔缺损B、 房间隔缺损C、 动脉导管未闭D、 肺动脉瓣狭窄E、主动脉窦瘤破裂

考题 男性,33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 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病室间隔缺损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考题 男性,36岁,阵发性心前区闷痛1年,曾有活动后晕厥史来诊。体检:胸骨左缘下段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同导联Q波>1/4R波,时间<0.04秒,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B、左心室造影C、左心导管检查D、心电图E、心音图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室间隔缺损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室间隔缺损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考题 男性患者,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先心室间隔缺损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

考题 男性,36岁,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一年,曾有活动后晕厥史来诊。体检:胸骨左缘下段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同导联Q波>1/4R波。时间<0.04秒,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 B.左心导管检查 C.左心室造影 D.心电图 E.心音图

考题 男性,36岁。劳累后心悸胸闷,气促,心前区闷痛4年,曾有站立时晕厥史,体检:胸骨左下缘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应考虑诊断为A.陈旧型心肌梗死 B.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先心室间隔缺损 E.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