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公司于2009年10月16日生产饮料一批,共计1500瓶,来自第一生产车间,批号09—10—16。这批产品需要质量检查后才能上市。质检员王字是个新手,他不知道检查这批饮料质量的工作程序。需要抽样方法和抽样多少。因为结果要的急,他只好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每个箱子取出一瓶共6瓶去分析。部门主任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请分析王宇的错误之处,并协助他写出完成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
更多 “ 某公司于2009年10月16日生产饮料一批,共计1500瓶,来自第一生产车间,批号09—10—16。这批产品需要质量检查后才能上市。质检员王字是个新手,他不知道检查这批饮料质量的工作程序。需要抽样方法和抽样多少。因为结果要的急,他只好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每个箱子取出一瓶共6瓶去分析。部门主任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请分析王宇的错误之处,并协助他写出完成工作程序。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侵犯著作权案,李某是出版社编辑,王某是发行商。李某利用了编辑的有利条件,偷偷在核定数量之外加印了一批市场上畅销的《鬼吹灯》,让王某去卖,王某出卖后将获得利益与李某平分。后二人归案。王某的供述是:“他(李某)当时告诉我有一批《鬼吹灯》,是出版社加印的”,李某的供述是:“他应该知道这批书是盗版的,我当时告诉他有一批《鬼吹灯》,是出版社加印的,现在出版界谁不知道加印的就是盗版的呢”。那么,根据这两份证据能否认定王某有明知是盗版书而帮助销书的共同故意?( )。A.能,凡是加印的都是盗版的B.能,两人的供述中都承认是加印的C.不能,两人的供述不同D.不能,“加印的就是盗版的”只是事后的推断
考题
2001年5月,李某是生产酒的个人企业主,他在该市的街上的一个个体商贩手中,购得了一批印有某知名饮料商标的标识包装,他经加工后将该商标标识用于自己生产的酒产品,并将该酒批发给各零售商,使该批饮料流入了市场。王某是一个个体工商户,他从李某手中购买了一批饮料打算销售,其邻居家邓某适逢家办酒席,因为方便邓某便从王某手中购得上述的几箱酒。在办酒席当晚,邓某因为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结果当晚就昏迷不醒,还出现呕吐抽搐现象,其他宾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酒精中毒情况。邓某送至医院后经诊断为酒精深度中毒,成为植物人。问题:(1)该案例涉及到哪几个法律关系问题。邓某可向谁要求索赔?(2)谈谈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考题
李老板经销我公司产品已经三年了,3个月前他进的一批果汁还有200箱没有卖出去,李老板让你帮他把这200箱果汁退回公司,否则他就不进公司新上市的八宝粥产品,但公司规定产品无质量问题不准退货。请问你该如何让李老板尽快配合公司新品上市?
考题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A模式是在供需双方均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况下使用,如( )。A.单件小批生产批SXB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A模式是在供需双方均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况下使用,如( )。A.单件小批生产批B.质量不稳定产品批C.新产品试制的产品D.入库批E.生产方稳定的批,采购方采购的第一批
考题
对于产品具有多个质量特性且分别需要检验的情形,只有当该批产品的( )被接收时,才能判定该批产品最终接收。A.一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B.二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C.多次(五次)抽样方案检验结果D.所有抽样方案检验结果
考题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A模式是在供需双方均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况下使用如( )。 A.单件小批生产批SXB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A模式是在供需双方均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况下使用如( )。A.单件小批生产批B.质量不稳定产品批C.新产品试制的产品D.入库批E.生产方稳定生产的批,采购方采购的第一批
考题
抽样检验的对象是一批产品,一批产品的可接收性即通过抽样检验判断批的接收与否,可以通过样本批的质量指标来衡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理论上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pt
B.在理论上不可以确定一个批接收的质量标准pt
C.若单个交检批质量水平p≤pt,则这批产品可接收
D.若p>pt,则这批产品不予接收
E.在实际中除非进行全检,否则不可能获得p的实际值
考题
某装订车间的三个工人要将一批书打包送往邮局,要求每个包内所装书的册数同样多,第一次,他们领来这批书的7/12,结果打了14个包还多35本,第二次他把剩下的书全部领来了,连同第一次多的零头一起,刚好又打了11个包。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
A. 1500
B. 1050
C. 860
D. 760
考题
统计推断的工作过程正确的是()。A、一批产品(检测、数据整理)→样本(随机抽样)→样本质量评价(推断、分析和评价)→总体的质量B、生产过程(随机抽样)→样本(推断、分析和评价)→样本质量评价(检测、数据整理)→总体的质量C、一批产品(随机抽样)→样本(检测、数据整理)→样本质量评价(推断、分析和评价)→总体的质量D、一批产品(推断、分析和评价)→总体的质量(随机抽样)→样本(检测、数据整理)→样本质量评价E、生产过程(随机抽样)→样本(检测、数据整理)→样本质量评价(推断、分析和评价)→总体的质量
考题
已知一批人身高的标准差是32.76cm,体重的标准差是5.43kg,试比较这批人身高和体系的变异情况()A、体重变异小B、体重误差小C、不可比,因为不知道抽样误差D、不可比,因为不知道变异系数
考题
问答题王健已经在鸿信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了7年。在这期阈,他工作勤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领导很赏识他,并赋予他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几年中他从普通的程序员晋升到了资深的系统分析员。虽然他的工资不是很高,住房也不宽敞,但他对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是比较满意的,并经常被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公司经理经常在外来的客人面前赞扬他:“王健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去年7月份,公司有申报职称指标,王健属于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给了一个学历比他低、工作业绩平平的老同志。他想问一下领导,谁知领导却先来找他:“王健,你年轻,机会有的是。”最近王健在和同事们的聊天中了解到 他所在的部门新聘用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程序分析员,但工资仅比他少5O元。尽管王健平时是个不太计较的人,但对此还是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很生气,他觉得这里可能有什么问题。在这之后的一天下午,王健找到了人力资源部李主任,问他此事是不是真的?李主任说:“王健,我们现在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程序分析员,而程序分析员在人才市场上很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人才,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请你理解。”王健问能否相应提高他的工资。李主任回答:“你的工作表现很好,领导很赏识你.我相信到时会给你提薪的。”王健向李主任说了声“知道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开始为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忧虑。问题:用双因素理论解释王健的忧虑、困惑。
考题
单选题已知一批人身高的标准差是32.76cm,体重的标准差是5.43kg,试比较这批人身高和体系的变异情况()A
体重变异小B
体重误差小C
不可比,因为不知道抽样误差D
不可比,因为不知道变异系数
考题
单选题某企业从不同厂家采购3批批量不同但型号相同的电子管,最为合理的做法是().A
合并成一批交检,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取样B
合并成一批交检,采用分层抽样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C
对这3批产品用不同抽样方案分别验收D
对这3批产品按固定的抽样比例抽取样本进行验收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