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位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屈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性红斑

B、硬红斑

C、变应性血管炎

D、孢子丝菌病

E、瘰疬性皮肤结核


参考答案

更多 “ 一位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屈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节性红斑B、硬红斑C、变应性血管炎D、孢子丝菌病E、瘰疬性皮肤结核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患儿,男,6岁,因不慎被开水烫伤,双上肢被烫伤,创面渗出较多,水疱较饱满,皮温增高,有剧痛。该患儿烧伤面积和和深度的诊断是 ( )A、9%,Ⅰ°烧伤B、15%,浅Ⅱ°烧伤C、15%,深Ⅱ°烧伤D、18%,浅Ⅱ°烧伤E、18%,深Ⅱ°烧伤该患儿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因创面没有感染,暂不需处理B、吸出水疱内液体,外用烧伤药如五黄油C、可先涂碘伏,准备去痂处理D、立即采用红外线照射处理E、立即使用压力衣处理该患儿无感染等并发症,其预后情况 ( )A、约1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B、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C、约3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D、约3周可愈,可出现肥厚性瘢痕E、约4周可愈,可出现肥厚性瘢痕

考题 硬红斑的皮损特征是好发于A、小腿屈侧的硬结,可破溃B、小腿伸侧的硬结,不破溃C、小腿屈侧的硬结,不破溃D、小腿伸侧的硬结,可破溃E、全身散在的硬结,可破溃

考题 患者,女性,45岁。腰腿痛伴双小腿间歇性跛行半年。有糖尿病病史4年。查体:双小腿背外侧及足部麻痛,下蹲片刻可缓解。双足及小腿外侧,马鞍区痛觉稍减弱,双跟腱反射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最可能的诊断是A.椎间盘脱出嵌顿B.神经根管狭窄症C.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D.雷诺综合征E.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考题 女性,30岁。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节性红斑B、硬红斑C、变应性血管炎D、孢子丝菌病E、皮肤结核

考题 30岁女性,主诉双小腿反复出现硬结半年余,伴低热、乏力。皮损数周可破溃,愈后遗留瘢痕。查体:双小腿曲侧对称散在分布豌豆至蚕豆大小暗红色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连,个别皮损表面破溃有淡黄色脓液,可见瘢痕和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性红斑B、硬红斑C、变应性血管炎D、孢子丝菌病E、皮肤结核

考题 30岁女性。主因双小腿反复发作结节、疼痛、破溃半年就诊,查体:小腿皮下可触及鸡蛋大小结节,与皮肤粘连,有的损害呈暗红色,质硬,有压痛。周围呈红褐色,小腿屈侧可见萎缩性瘢痕形成。哪种病的可能性最大 A、结节性红斑B、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C、硬红斑D、丘疹坏死性结核疹E、孢子丝菌病

考题 血管性皮肤病叙述正确的是()。 A、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B、过敏性紫癜常伴发血小板减少C、结节性红斑皮损常发生于双小腿曲侧D、结节性红斑皮损易破溃,破溃后易出现萎缩E、色素性紫癜性皮炎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考题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双膝、双腕、近端指间关节、双踝关节肿痛伴乏力、低热、晨僵半年余”来诊。实验室检查:RF 106 kU/L,ESR 69 mm/h。拟诊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出现的X线表现为 A、关节端骨质疏松B、关节间隙狭窄C、关节面穿凿样破坏D、软骨下骨质硬化E、关节骨性强直

考题 气胸下列临床情况可出现的临床体征对应的是: A.外伤后颈部.胸部皮肤握雪感B.青年女性患者,低热2周,伴胸痛,轻微咳嗽.咳痰,查体:单侧呼吸音消失C.瘦长体型青年患者,剧烈咳嗽后出现憋气.胸闷D.反复发作性的双肺哮鸣音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