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居住在香港的吴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大陆出售牟利。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A.伪造货币罪

B.运输伪造的货币罪

C.出售伪造货币罪

D.以上ABC


参考答案

更多 “ 居住在香港的吴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大陆出售牟利。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伪造货币罪B.运输伪造的货币罪C.出售伪造货币罪D.以上ABC ” 相关考题
考题 陈某伙同吴某将自己制作的“美元”5000元兑换给赵某,获人民币40000余元。陈某和吴某的行为构成()。A.伪造货币罪B.持有、使用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诈骗罪

考题 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考题 吴某得知其同事黄某欲去火车站买票,遂请黄某代为购买当天到某市的票,黄某应允。刚出门便遇见其友陆某,因见陆某要去买票,便委托陆某帮忙购买自己和吴某的票。想到平时陆某十分谨慎细致,买票肯定没问题,于是事后也并未告知吴某该情况。谁知陆某因要买的票过多而将黄某和吴某需要的票记混,导致给两者的票都买错。就黄某和吴某的票款损失应如何承担?( ) A.黄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陆某承担 B.吴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陆某承担 C.黄某票款的损失应由其自己承担 D.吴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黄某承担

考题 居住在上海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外地出售牟利。林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伪造货币罪B、运输伪造货币罪C、出售伪造货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伪造的货币罪、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考题 案例4:周某,党员,某银行行长。2005年6月,某公司经理吴某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找到周某请其帮忙。后在周某的帮助下,吴某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事后吴某为表示感谢,将人民币2万元送到周某家中,因周某不在,吴某将此款交给周妻王某。周某回家后,王某将此事告诉了周某。请问: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如果违纪,应如何定性?简述理由。

考题 第 34 题 李某在A地制造了大量假币,并运输到B地出售。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伪造货币罪B.运输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考题 北京市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吴某,1999年7月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决后吴某在被押解去监狱的途中,借口上厕所乘机逃跑。吴某逃脱后,来到朋友姜某家中,讲明自己刚从押解途中逃出,请姜某帮助。姜某开始犹豫不决,吴某威胁他说,如果姜某不帮一把,将揭发姜某1989年10月奸淫邻居一不满14周岁幼女一事。姜某听后,赶紧说好商量好商量,并将吴某藏在家中,然后又上商场按吴的身材买了一身衣服,以方便吴某外逃时穿用。因为没有足够的费用外逃,于是吴某决定先去偷盗些东西变卖后再逃。2000年6月7日深夜,吴某利用自己熟知原工作过的公司情况的便利,潜入公司仓库偷出计算机硬盘8块,磁盘20张,液晶显示器两个以及其他计算机元器件,价值人民币约22 000余元。为了避风头,吴某得手后没有立即转手出卖。一星期后,由姜某以15 000元的价格在朋友中间卖掉,为了报答姜某的“搭救之恩”,吴某又于8月20日深夜潜入一家商店,窃得29寸“康佳”牌彩电一台(价值近3 000元)赠送给姜某。姜某知道后表示接受,2001年3月9日吴某在南方某市被抓捕归案,在审讯中供出了姜某。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行为人吴某又构成何罪? (2)对行为人吴某应如何处罚?最后的刑罚如何确定? (3)行为人姜某遇到脱逃的吴某后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4)对行为人姜某应如何处罚?

考题 甲伪造10万美元后,出售了其中的5万美元假币,还剩5万美元假币没有出售。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A.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 B.以伪造货币罪与出售假币罪定罪处罚 C.以使用假币罪定罪处罚 D.以伪造货币罪与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

考题 姜某等妨害司法案 吴某,男,17岁,整日游手好闲,与一群“好哥们”喝酒打架。董某,女,16岁,曾与吴某谈恋爱,因为看不惯吴某的所作所为,遂与吴某分手,吴某一直纠缠不放。201 1年7月1 3日,吴某找到董某,将其带到一偏僻处,之后强行与董某发生了性关系。董某父母知道后报了案,吴某被依法批准逮捕。吴某的父母聘请律师姜某为吴某担任辩护人,告诉姜某一定帮他们儿子脱罪,不管用什么方法,姜某说他一定能办到。201 1年8月27日,姜某与吴母一起找到董某,两人告诉董某不要指控吴某,就说两人是男女朋友,是自愿发生关系的。吴母许诺董某只要不指控,可以答应她的任何要求。董某没有同意。之后姜某还伪造了一系列证据,证明案发当时吴某并不在现场。案件的目击证人章某,是吴父以前的同学,吴父找到章某请求帮忙,让章某撒谎说因为离的太远没有看清,而且只看到了背影,不确定是不是吴某强奸了董某。吴父还承诺如果章某答应自己的请求,就给章某4万元作为答谢。章某答应了吴父的请求,在出庭作证时没有如实作证。 【问题】 1.律师姜某的行为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应当如何定性? 2.如果姜某曾在代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中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是否与上述行为构成相同罪名?为什么? 3.吴母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4.如果董某同意他们的要求,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5.吴父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6.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