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 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 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 境质量,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1)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增强 决策透明度,积极推动阳光决策。(2)公民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决策过程。这是推进决策科学 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更多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 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 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 境质量,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相关考题
考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A.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B.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C.山水林田湖、环境保护D.山水林田湖草、环境保护
考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意义。
考题
①为生态环境利益设置核心的法律原则,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制度体系
②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核心的价值诉求
③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法律对具有公共性的、体现未来时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态本身价值的生态环境利益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
④这决定了仅仅依托传统的法律部门不能对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
⑤这些法律规范对生态环境提供直接的保护
⑥生态文明需要一个以生态环境价值为核心价值,以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为核心诉求的法律体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②⑤①③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⑥②⑤①
D.③②⑤④①⑥
考题
(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A.建设生态文明
B.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C.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D.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考题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背景链接】
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相关部门近日公布的“满月考”成绩单显示,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一个月增加了15%,比去年年底增加了82%,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发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可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则是基础性工程。
【提出观点】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综合分析】
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指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公众素养,它是公众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持敬畏之心与良好习惯。
具体来看,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水平,即“知”,二是指公众的保护环境行为取向和具体行动,即“行”,它强调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严峻形势使然,也是垃圾分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使然。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尽管垃圾分类从2000年启动试点以来力度不断加码,有的地方还专门立法,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可见,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亟待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习惯、成为新时尚。
【参考对策】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一是应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只有摒弃思想认识之“雾”,才能清除生态环境之“霾”。
二是全社会要自觉端正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职责主动担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态度决定一切,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途。无疑,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相关方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政府来说,行动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对于企业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上;对于公众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就会永驻。
三是尽快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究其原因,公众生态环境素养特别是行为习惯难辞其咎。为此,应依托家庭教育和个人实践全面培育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为显著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提供坚实保障。
考题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关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包括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B 、到2010 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
C、到2030 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D、到2050 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考题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农村(),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污染防治,保护(),建设美丽乡村。A、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B、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C、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D、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考题
2011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一主题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发展的观点,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按自然规律办事,自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加速对自然利用的进程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考题
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推广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人人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与传统消费不同,绿色消费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崇尚节俭、适度,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6月5日,我们迎来第38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通过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推进低碳生活做些什么(10分)
考题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自觉把()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A、经济社会发展B、创新驱动发展C、改革开放发展D、经济制度发展
考题
多选题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A参与者B贡献者C引领者
考题
单选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A
生态环境B
生态文明C
科学发展D
绿色发展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