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背景材料: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 的土方有15 万m3,平均运距200m 的土方有10 万m3,平均运距3000m 的土方有8 万m3。
2.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 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施工顺序的优化、施工机械组织优化等。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 的土方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为: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
(3)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50×150000 + 200×100000 + 3000×80000)÷(150000 + 100000 + 80000)= 811m。
更多 “1.背景材料: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 的土方有15 万m3,平均运距200m 的土方有10 万m3,平均运距3000m 的土方有8 万m3。 2.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 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一 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 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lOOOOO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 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如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对拟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送中心实验室进行标 准试验,以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通过其他相关试验确定了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最大 粒径、有害物质含量,最后将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4.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5.取土试验还应确定土的哪些指标?资料中的“标准试验”具体是哪种试验?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总工期2年,起讫桩号为KO+000~K4+213,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每年1~2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1年,桥梁计划施工工期1.5年,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0.5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2。 施工单位拟定了A、B、C、D四个弃土场,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B、C弃土场,采用A、D两个弃土场。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0%。经测算,A弃土场可弃土方15000m3(压实方),D弃土场可弃土方20000m3(压实方)。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1~2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当路堤项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填挖方交界处,不应在1~2月份施工。 (4)弃土堆的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 【问题】 1.说明放弃B、C弃土场的理由。 2.填写出表2中虚框中的数据。(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按费用经济原则,计算A、D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单位:m3,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逐条判断1~2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 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100000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 【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100000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 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如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对拟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送中心实验室进行标准试验,以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通过其他相关试验确定了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最后将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1> 、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 、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 、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4> 、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5> 、取土试验还应确定土的哪些指标?资料中的“标准试验”具体是哪种试验?

考题 施工方案优化主要包括( )。A.施工方法的优化 B.施工顺序的优化 C.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D.施工劳动组织优化 E.资源利用的优化

考题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民用机场场道工程的施工任务,包括土基工程、基层工程、面层工程三部分。在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技术部提出了下列具体要求: (1)该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 1)施工方法和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2)项目总进度计划;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2)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分析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施工条件; 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法,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工点划分和施工顺序; 3)按照施工方法及土石方调配资料,查有关技术定额,计算劳动力、施工机械需要量;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和施工机械分布情况,确定生活供应、材料供应、机械修理等组织工作及其机构分布,计算临时房屋需要量和机械修理设备的需要量。 2.问题 (1)判断项目经理要求重点考虑内容的正确性,指出错误并改正。 (2)此工程编制的方法与步骤,遗漏了哪些重点内容?

考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民用机场场道工程的施工任务,包括土基工程、基层工程、面层工程三部分。在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技术部提出了下列具体要求: (1)该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 1)施工方法和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2)项目总进度计划;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2)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分析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施工条件; 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法,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工点划分和施工顺序; 3)按照施工方法及土石方调配资料,查有关技术定额,计算劳动力、施工机械需要量;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和施工机械分布情况,确定生活供应、材料供应、机械修理等组织工作及其机构分布,计算临时房屋需要量和机械修理设备的需要量。 问题 (1)判断项目经理要求重点考虑内容的正确性,指出错误并改正。 (2)此工程编制的方法与步骤,遗漏了哪些重点内容?

考题 施工方案的优化中主要包括( )。 A.施工方法的优化 B.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C.施工机械组织优化 D.物资采购与供应计划的优化 E.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

考题 路堑开挖可按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及施工季节,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土石方调配方案选用( )。A.全断面开挖 B.横向台阶开挖 C.逐层顺坡开挖 D.纵向台阶开挖 E.横纵台阶联合开挖

考题 施工方案的优化中主要包括()。A、 施工方法的优化 B、 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C、 施工机械组织优化 D、 物资采购与供应计划的优化 E、 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

考题 施工方案的优化不包括( )。 A、施工机械组织优化 B、施工劳动组织优化 C、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D、施工材料的优化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   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100000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   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如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对拟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以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通过其他相关试验确定了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最后将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4.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5.取土试验还应确定土的哪些指标?资料中的“标准试验”具体是哪种试验?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借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100000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 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图1,要求上下错 台同时掘进。 【问题】 1.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2.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3.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总工期2年,起讫桩号为K0+000~K4+213,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每年1~2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55天。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1年,桥梁计划施工工期1.5年,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0.5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2。 表2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表 注:①该路段挖方土满足路基填料相关要求,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1.16,土方调运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土方运输损耗系数为0.03。 ②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1.05,弃方不计土方运输损耗。 施工单位拟定了A、B、C、D四个弃土场,弃土场平面示意图见图2,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B、C弃土场,采用A、D两个弃土场。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0%。经测算,A弃土场可弃土方15000m3(压实方),D弃土场可弃土方20000m3(压实方)。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1~2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当路堤顶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填挖方交界处,不应在1~2月份施工。 (4)弃土堆的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 【问题】 1.说明放弃B、C弃土场的理由。 2.填写出表2中虚框中的数据。(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按费用经济原则,计算A、D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 (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单位:m3,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逐条判断1~2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 总工期 2 年, 起讫桩号为 K0+000~K4+213, 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 每年 1~2 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 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 1 年, 桥梁计划施工工期 1.5 年, 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 0.5 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 2。 注: ①该路段挖方土满足路基填料相关要求, 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 1.16, 土方调运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运输损耗系数为 0.03。 ②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 1.05, 弃方不计土方运输损耗。施工单位拟定了 A、 B、 C、 D 四个弃土场, 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 B、 C 弃土场, 采用 A、 D 两个弃土场。 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 压实度要求达到 90%。经测算, A 弃土场可弃土方 15000m3(压实方) , D 弃土场可弃土方 20000m3(压实方) 。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 1~2 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 填筑路堤, 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 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 当路堤顶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 1m 时, 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 填挖交界处, 不应在 1~2 月份施工。 (4) 弃土堆的高度一般不应大于 3m, 弃土堆坡脚至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 3m。 【问题】 1.说明放弃 B、 C 弃土场的理由。 2.填写出表 2 中虚框中的数据。 (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按费用经济原则, 计算 A、 D 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 (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 单位: m3,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逐条判断 1~2 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 并改正错误。

考题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中资源利用的优化主要包括()。 A.物资采购与供应计划的优化 B.机械需要计划的优化 C.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D.施工劳动组织优化 E.施工机械组织优化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施工单位编制了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重点优化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技术人员根据路基横断面计算出土石方的“断面方数”,经复核后,进行土石方纵向调配。调配时考虑到技术经济条件,尽量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移挖作填,使路堑和路堤中土石方数量达到平衡,减少了弃方与惜方。全标段路基挖方土质为普通土,平均运距50m的土方有150000m3,平均运距200m的土方有100000m3,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有80000m3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如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图}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对逆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要求迸中心实验室世行标准试验,以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通过其他相关试验确定了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靛、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最后将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问题: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 2.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3.计算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计算结果取整数) 4.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5.取土试验还应确定土的哪些指标?资料中的“标准试验”具体是哪种试验?

考题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有()。A、施工方法和土石方调配方案B、施工进度计划C、工地施工组织D、编制依据E、生产要素配置

考题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材料: 某项目部承担了某段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任务,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技术部提出了下列具体要求:(1)该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路基工程的自身特点,在编制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确定施工方法; 2)编制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计划; 3)确定工地施工组织; 4)布置好堆料点、弃土场、行车路线等。 (2)编制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研究分析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施工条件; 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法,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工点划分和施工顺序; 3)按照施工方法及土石方调配资料,查有关技术定额,计算劳动力、施工机械需要量;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和施工机械分布情况,确定生活供应、材料供应、机械修理等组织工作及其机构分布,计算临时房屋需要量和机构分布,计算临时房屋需要量和机械修理设备的需要量;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问题: (1)该项目经理要求重点考虑的内容是否正确和完整?请逐条分析说明。

考题 施工方案优化主要包括()。A、施工方法的优化B、施工顺序的优化C、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D、施工劳动组织优化E、资源利用的优化

考题 下面哪项内容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充分考虑的( )。A、施工方法和土石方调配方案B、按均衡流水法组织施工C、各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D、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

考题 多选题施工方案优化主要包括()。A施工方法的优化B施工顺序的优化C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D施工劳动组织优化E资源利用的优化

考题 多选题路堑开挖可按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及施工季节,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土石方调配方案选用()。A全断面开挖B横向台阶开挖C逐层顺坡开挖D纵向台阶开挖E横纵台阶联合开挖

考题 多选题施工方案的优化中主要包括()。A施工方法的优化B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C施工机械组织优化D物资采购与供应计划的优化E施工劳动组织的优化

考题 填空题公路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和(),使之(),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

考题 多选题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有()。A施工方法和土石方调配方案B施工进度计划C工地施工组织D编制依据E生产要素配置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项目部承担了某段公路工程的施工任务,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两部分。在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技术部提出了下列具体要求:1.该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有: (1)施工方法和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2)项目总进度计划; (3)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4)布置好堆料点、运料线、行车路等。 2.编制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研究分析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施工条件; (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法,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工点划分和施工顺序; (3)按照施工方法及土石方调配资料,查有关技术定额,计算劳动力、施工机械需要量;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和施工机械分布情况,确定生活供应、材料供应、机械修理等组织工作及其机构分布,计算临时房屋需要量和机械修理设备的需要量。 问题: 1.该项目经理要求重点考虑的内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欠妥的?请逐条回答。 2.就编制的方法与步骤,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些重点内容(可只答条款,不要求具体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