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不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2009-11)

A:精神质因子
B:神经质因子
C:内外向因子
D:合理化因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因子结构(六因子结构)包括:因子P,即精神质因子;因子N,即神经质因子;因子I,即内外向因子;因子M,即男子气一女子气因子;因子F,即装好一装坏因子;因子A,即反社会因子。
更多 “不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2009-11)A:精神质因子 B:神经质因子 C:内外向因子 D:合理化因子”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因子中,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 )。A.精神质因子(P)B.神经质因子(N)C.内外向因子(I)D.说谎因子(L)

考题 MMPI因子,M得分的解释与原量表( )的解释是一致的。A.FB.KC.PdD.Mf

考题 性格趋于内向,常伴有情绪忧郁和强迫倾向常见于MMPI因子分析结果中( )得分高的被试者。A.A因子B.P因子C.I因子D.M因子

考题 在MMPI及MMPI-2中,除了临床量表外,还从MMPI的项目中挖掘潜在的测量能力,这些针对性很强的特殊量表,即( )。A.效度量表B.内容量表C.因子量表D.附加量表

考题 不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A:精神质因子B:神经质因子C:内外向因子D:合理化因子

考题 不属MMPI因子结构的是( )单选A. 精神质因子 B. 神经质因子 C. 内外向因子 D. 合理化因子

考题 不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A.精神质因子 B.神经质因子 C.合理化因子 D.内外向因子

考题 MMPI因子,M得分的解释与原量表( )的解释是一致的。 (A) F (B) K (C) Pd (D) Mf

考题 CBCL中的社会能力可归纳成如下因子,即()。(2009-11)A:活动情况B:社交情况C:学习情况D:家庭情况

考题 案例十一: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可以借助因子结构的()分数进行解释。单选 A. A因子 B. I因子 C. N因子 D. P因子

考题 MMPI因子分析只能判别受测者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应与()相互印证。(2009-11)A:两点编码法B:关键项目分析C:结构效度分析图D:图形的整体模式

考题 共用题干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检测结果: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可以借助因子结构的()分。单选 数进行解释。单选 A:A因子B:I因子C:N因子D:P因子

考题 CBCL社会能力部分的因子数是()。(2009-11)A:2B:3C:4D:5

考题 在MMPI症状夸大模式中,分值相当低的是()。(2009-11)A:Q量表B:D量表C:L量表D:K量表

考题 不属于EPQ分量表的是()。(2009-11)A:E量表B:D量表C:P量表D:N量表

考题 MMPI的适用范围是()的人群。(2009-11)A:年龄16岁以上B:年龄10岁以上C: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D:初中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

考题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的记分主要采用()。(2009-11)A:总分B:积极应对分C:因子分D:消极应对分

考题 性格趋于内向,常伴有情绪忧郁和强迫倾向常见于MMPI因子分析结果中()得分高的受测者。A、N因子B、P因子C、I因子D、M因子

考题 下列因子中,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A、精神质因子(P)B、神经质因子(N)C、内外向因子(I)D、说谎因子(L)

考题 MMPI因子分析只能判别受测者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应与()相互印证。A、两点编码法B、关键项目分析C、结构效度分析图D、图形的整体模式

考题 单选题神经症患者一般表现为心身不适感和消极情绪,这往往属于MMPI因子分析中()得分高的受测者。A N因子B P因子C M因子D A因子

考题 单选题在MMPI及MMPI-2中,除了临床量表外,还从MMPI的项目中挖掘潜在的测量能力,这些针对性很强的特殊量表,即(  )。A 效度量表B 内容量表C 因子量表D 附加量表

考题 单选题下列因子中,不属于MMPI因子结构的是(  )。A 精神质因子(P)B 神经质因子(A)C 内外向因子(F)D 合理化因子(L)

考题 多选题多选:在MMPI各因子分中,需要加上1倍K分的因子是(  )。AScBPdCPtDSi

考题 单选题性格趋于内向,常伴有情绪忧郁和强迫倾向常见于MMPI因子分析结果中()得分高的受测者。A N因子B P因子C I因子D M因子

考题 单选题MMPI因子,M得分的解释与原量表()的解释是一致的。A FB KC PdD Mf

考题 单选题神经症患者一般表现为心身不适感和消极情绪,这往往属于MMPI因子分析中(  )得分高的被试者。A N因子B M因子C A因子D P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