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组织的维新团体是(  )

A.强学会
B.孔教会
C.保国会
D.兴中会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维新运动期间,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等维新派积极创办报刊、组织维新团体。其中,1895年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紧接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机,康、梁等于1898年组织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孔教会是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发起组织的,它反对资产阶级共和国,主张复辟;兴中会是孙中山组织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考生要注意区分。
更多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组织的维新团体是(  )A.强学会 B.孔教会 C.保国会 D.兴中会” 相关考题
考题 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考题 戊戌变化又百日维新是晚清时期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 A、严复B、梁启超C、康有为D、魏源

考题 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考题 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的维新派人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考题 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失败C、德国强占胶州湾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考题 “万木草堂”是()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在广州设立的学堂。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考题 “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出自()。A、梁启超B、严复C、谭嗣同D、康有为

考题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维新派创办了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由()任总理,主持一切事务;聘请()为中文总教习。A、康有为、梁启超B、梁启超、谭嗣同C、熊希龄、梁启超D、梁启超、唐才常

考题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的签订B、《中法新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德国强占胶州湾

考题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胶州湾被以下哪一国家强占()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考题 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

考题 在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后成为倡导维新运动旗手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

考题 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考题 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有()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E、胡适

考题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康有为B、梁启超C、冯桂芬D、谭嗣同

考题 清末倡议变法的维新派领袖是()A、康有为B、谭嗣同C、康光仁D、梁启超

考题 《仁学》是维新运动时期一部重要的论著,它的作者是()。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严复

考题 以下资本家参加维新运动的是()A、张謇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

考题 下列属于维新派的有()A、康有为B、梁启超C、章太炎D、谭嗣同E、严复

考题 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时,()痛心疾首,上书光绪,陈言变法图强的紧迫性,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五书》。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蔡元培

考题 “公车上书”的直接诱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马关条约》的签订C、德国强占胶州湾D、《辛丑条约》的签订

考题 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考题 单选题从1897年底,列强在华掀起割地狂潮,其中强占胶州湾的是()。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德国

考题 单选题清末倡议变法的维新派领袖是()A 康有为B 谭嗣同C 康光仁D 梁启超

考题 单选题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

考题 单选题“万木草堂”是()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在广州设立的学堂。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谭嗣同

考题 单选题以下资本家参加维新运动的是()A 张謇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