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B.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C.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D.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本题为观点类意图判断题。第二步,文段开头列举现象说明17、18世纪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接着列举有哪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器物西传,比如丝绸、瓷器、扇子、墙纸、漆器等,这些都给欧洲人以清新的感受。尾句总结说明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运用瓷器、漆器等物品,在风景花园里也会用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说明17、18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国文化格外盛行。同义替换得到D项。因此,选择D选项。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说17、18世纪中国神秘的问题。B项:文中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问题,看不出商业交流频繁,主体不对应。C项:文段只说西方盛行中国文化元素,但并没体现达到了鼎盛时期,无中生有。
更多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B.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C.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D.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相关考题
考题 在16世纪.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瓷器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有关中国瓷器可以验毒的观念在当时很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如果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开裂。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珍贵以及附加的诸多传奇色彩。即使拥有少量中国瓷器的王公贵族,也没人会真正拿瓷器来使用,而是作为贵重的物品加以珍藏.只在重要的宴会才拿出来象征性地使用。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段文字主要说明16世纪中国瓷器:A.在欧洲没有实用价值B.被欧洲人神秘化C.在欧洲的收藏状况D.对欧洲社交文化的影响

考题 中国的陶瓷器从西汉开始就通过陆上古代丝绸之路传人中亚和欧洲.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又通过海路远销南洋、中东和非洲,中国因此被西方人视为“瓷国”.( )

考题 古代西方人所说的“光辉夺目,人巧几竭”,是指中国什么产品()。A.陶器B.瓷器C.丝绸D.漆器

考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是()。A.瓷器、玉器和茶叶 B.瓷器、中药和丝绸 C.茶叶、玉器和中药 D.瓷器、丝绸和茶叶

考题 在16世纪,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瓷器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有关中国瓷器可以验毒的观念在当时很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如果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开裂。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珍贵以及附加的诸多传奇色彩,即使拥有少量中国瓷器的王公贵族,也没人会真正拿瓷器来使用,而是作为贵重的物品加以珍藏,只在重要的宴会才拿出来象征性地使用,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段文字主要说明16世纪中国瓷器( )A.在欧洲没有实用价值 B.被欧洲入神秘化 C.在欧洲的收藏状况 D.对欧洲社交文化的影响

考题 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哪些物品传入西方?()A、丝绸B、漆器C、瓷器D、铁器

考题 自()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考题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A、瓷器B、茶叶C、香料D、丝绸

考题 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主要包括()A、丝绸B、瓷器C、茶叶D、漆器

考题 中俄边贸口岸“恰克图”开放以后,俄国商人最想要从中国获得的商品就是中国的()。茶叶当时在俄罗斯有最大的消费群体,甚至在这个欧洲都是最挣钱的东西。A、茶叶B、丝绸C、瓷器D、衬衫

考题 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A、丝绸B、茶叶C、黄金D、瓷器

考题 古代西方人所说的“光辉夺目,人巧几竭”,是指中国什么产品()。A、陶器B、瓷器C、丝绸D、漆器

考题 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考题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的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人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表达了欧洲人的共同看法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考题 单选题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考题 单选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运往欧洲。300多年来欧洲各国从仿造中国瓷器到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这体现了()。 ①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考题 多选题“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A瓷器B茶叶C香料D丝绸

考题 多选题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哪些物品传入西方?()A丝绸B漆器C瓷器D铁器

考题 判断题欧洲了解和认识中国最早是通过丝绸和瓷器。[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主要包括()A丝绸B瓷器C茶叶D漆器

考题 单选题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A 丝绸B 茶叶C 黄金D 瓷器

考题 单选题古代西方人所说的“光辉夺目,人巧几竭”,是指中国什么产品()。A 陶器B 瓷器C 丝绸D 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