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用列举法表示由大于-3且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正确的是()
A.{0,1,2,3,4}
B.0,1,2,3,4
C.{1,2,3,4}
D.1,2,3,4
参考答案和解析
{0,1,2,3,4}
更多 “1、用列举法表示由大于-3且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正确的是()A.{0,1,2,3,4}B.0,1,2,3,4C.{1,2,3,4}D.1,2,3,4” 相关考题
考题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1)最小的正整数 ;(2)最大的负整数;(3)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5)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6)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2的所有数。
考题
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χ2值的条件是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5B.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5C.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小于5D.样本总例数小于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5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5%
考题
集合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组成集合体的个体通常并不必然具有该集合体的所有属性,集合概念是指以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用黑体字显示的概念属于集合概念的是:A.自然数是不小于0的整数
B.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C.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D.教师是知识分子
考题
高中数学《集合》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辽宁省抚顺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集合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描述不同问题;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5)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哪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PPT展示中国著名湖泊的信息表,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生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由此,引出数学中的分类——集合。
(二)探索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类别下物体的特点,发现其具有共同点或相同点,由此引出集合的定义: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并说明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提问1:集合和元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学生说出,元素构成集合,集合中有多个元素。
提出属于不属于的关系,并用符号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元素用小写字母。
由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练习,根据出示不同类型的数组,提出数的集合,简称数集,并通过PPT展示的方式,给出常见的数集及其表示方式: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提问2:回到课前导入表格中,如果想把表格中江苏省水面面积1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组成一个集合,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示方式,教师加以规范,提出第一种表达方式:列举法。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例子体会:列举法一般针对元素数量较少的集合。
提问3:如果想把世界上所有水面面积大于1500平方千米的湖泊构成一个集合,我们还能够用列举法吗?
由此引出描述法的表达方式。
两种方法都掌握之后,师生共同总结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三)课堂练习
例1: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并在练习中强化集合的概念和正确表示方法。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集合及元素的概念与关系;两种表示方法的适用范围。
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哪些?
考题
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χ值的条件是A.两个样本率均大于5%
B.样本总例数小于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5
C.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5
D.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5
E.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5
考题
成组四个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χ值的条件是()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5B、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5C、样本总例数大于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5D、样本总例数小于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5t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5%
考题
关系R和关系S的交运算是()A、由关系R和关系S的所有元组合并组成的集合,再删去重复的元组B、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C、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D、由R和S的元组连接组成的集合
考题
单选题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几?结果正确的是()A
2B
1C
3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