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1. 名词解释 (1) 地下硐室围岩 (2) 围岩压力 (3)软岩 (4) 等应力轴比 (5) 无拉力轴比 (6)锚杆


参考答案和解析
地质因素;工程因素
更多 “1、1. 名词解释 (1) 地下硐室围岩 (2) 围岩压力 (3)软岩 (4) 等应力轴比 (5) 无拉力轴比 (6)锚杆” 相关考题
考题 软岩、收敛变形较大的围岩地段,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的预加应力应不小于100kPa。()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复合式衬砌隧道的选测项目有( )。A.围岩体内位移 B.围岩压力 C.周边位移. D.支护衬砌内应力 E.锚杆轴力

考题 关于锚杆支护的作用,说法不合理的是()。 A.铺杆可利用其较高的抗压性能承受围岩的大压力 B.锚杆用较高的抗剪强度阻止岩体沿滑面的滑动 C.锚杆靠钢材的高模量可以约束围岩的变形 D.锚杆靠其抗拉强度来对抗围岩扩容变形的张力

考题 洞室围岩进行支护是因为( )。 A.地下岩体中开挖洞室,打破了岩体的应力平衡;围岩向洞室方向发生位移,寻求新的平衡,需进行支护 B.完全是为了工程使用上的需要 C.为了调整围岩中的应力分布 D.地下岩体中开挖洞室,打破了岩体的应力平衡;围岩向洞室方向发生位移,寻求新的平衡,此时岩体自稳;若围岩强度不足或有不利的软弱结构面,围岩岩块掉落或发生过大的变形,则需要进行围岩支护

考题 关于散体围岩压力的普氏计算方法,其理论假设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岩体由于节理的切割,开挖后形成松散岩体,但仍具有一定的黏结力 B、硐室开挖后,硐顶岩体将形成一自然平衡拱,作用在硐顶的围岩压力仅是自然平衡拱内的岩体自重 C、形成的硐顶岩体既能承受压应力又能承受拉应力 D、表征岩体强度的坚固系数应结合现场地下水的渗漏情况,岩体的完整性等进行修正

考题 下列关于隧道支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喷射混凝土分为干喷和湿喷现基本采用干喷 B.随机锚杆是加固整体围岩的 C.系统描杆是加固个别松动岩块的 D.在软岩或地下水多的软岩中,锚杆强度不够时可打入钢导管注浆加固

考题 某水工建筑围岩体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50MPa; (2)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70; (3)岩体中结构面起伏粗糙,呈闭合状态;结构面延长一般为2m左右; (4)围岩中地下水呈点滴状; (5)围岩中主要结构面走向与隧洞轴线交角80°,结构面出露于边墙,倾角20°; (6)围岩中主应力值分别为σ1=10MPa,σ2=σ3=5MPa,洞轴线与中主应力平行。 该水工建筑物隧道围岩的类别为(  )级。A.Ⅰ B.Ⅱ C.Ⅲ D.Ⅳ

考题 某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围岩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 (2)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 (3)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 (4)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5)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6)岩体弹性波速为3000m/s。 该围岩类别为(  )级。A.Ⅰ B.Ⅱ C.Ⅲ D.Ⅳ

考题 某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围岩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 (2)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 (3)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 (4)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5)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6)岩体弹性波速为3000m/s。 该围岩类别为( )级。 A. I B. II C. III D. IV

考题 下列不属于隧道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的是( )。A:洞内围岩内部位移 B:拱顶下沉 C:锚杆轴力 D:衬砌内部应力 E:围岩压力

考题 某隧道所处围岩比较软弱,且无地下水,因此采用超前锚杆进行支护。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超前锚杆与隧道轴线外插角宜为( )。A、1-2° B、5-10° C、10-15° D、15-20°

考题 软岩、收敛变形较大的围岩地段,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的预加应力应不小于100kPa。( )

考题 采用预应力锚杆时,应满足( )等条件。A:岩体成孔困难 B:围岩收敛变形较大 C:预加应力不小于100kPa D:锚固端必须锚固在稳定岩层内

考题 由于应力重新分布而在井巷、硐室及采煤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内和支护物上引起的力就称为()。A、重力B、围岩应力C、动压D、矿山压力

考题 关于洞壁围岩支护压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扩大塑性区,会加大硐室围岩的支护压力B、围岩内聚力增大,可减小维持围岩稳定所需的支护力C、维持围岩稳定所需的支护力受天然地应力和岩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大D、在围岩不至失稳的情况下,扩大塑性区,会加大硐室围岩的支护压力

考题 硐室围岩发生破坏主要是因为()A、径向正应力σ r大于围岩破坏强度B、环向正应力σθ大于围岩破坏强度C、径向剪应力τ r大于围岩剪切强度D、环向剪应力τθ大于围岩破坏强度

考题 关于锚杆支护的作用,说法不合理的是()。A、锚杆可利用其较高的抗压性能承受围岩的大压力B、锚杆用较高的抗剪强度阻止岩体沿滑面的滑动C、锚杆靠钢材的高模量可以约束围岩的变形D、锚杆靠其抗拉强度来对抗围岩扩容变形的张力

考题 ()是指由在地下岩体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引起的作用在井巷、硐室等周围岩体中或支撑物上的压力。A、深井地压B、井巷地压C、井巷动压D、冲击地压

考题 单选题由于应力重新分布而在井巷、硐室及采煤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内和支护物上引起的力就称为()。A 重力B 围岩应力C 动压D 矿山压力

考题 单选题关于锚杆支护的作用,说法不合理的是()。A 锚杆可利用其较高的抗压性能承受围岩的大压力B 锚杆用较高的抗剪强度阻止岩体沿滑面的滑动C 锚杆靠钢材的高模量可以约束围岩的变形D 锚杆靠其抗拉强度来对抗围岩扩容变形的张力

考题 单选题关于锚杆对围岩的作用过程,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 锚杆作用时,锚头和巷道周边围岩有同样的变形B 锚杆作用时,锚尾和深部围岩有同样的变形C 利用锚杆的刚度,通过锚头和锚尾约束围岩变形D 锚杆头提供围岩抗力,锚杆尾提供约束围岩变形作用

考题 单选题()是指由在地下岩体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引起的作用在井巷、硐室等周围岩体中或支撑物上的压力。A 深井地压B 井巷地压C 井巷动压D 冲击地压

考题 单选题关于锚杆对围岩的作用过程,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 锚杆作用时,锚头和巷道周边围岩有同样的变形B 锚杆作用时,锚尾和深部围岩有同样的变形C 利用锚杆的刚度,通过锚头和锚尾约束围岩变形D 依靠锚尾的预应力压紧而约束围岩变形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类围岩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坚硬的整体围岩,在压应力区应采用锚杆稳定B 块状围岩,应以锚杆为主要的支护手段C 层状围岩,一般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即可,出现滑动面时则需要用锚杆加固D 软弱围岩,需要立即喷射混凝土,有时还需要加锚杆和钢筋网才能稳定围岩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软岩巷道、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维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软岩巷道通常要采用提高支护强度的手段。B对于底鼓巷道,宜采用管棚、前探梁等超前支护。C对于破碎围岩,则应根据围岩稳定状态及时封顶、加固围岩;D对于工作面有涌水或易冒顶的围岩,则采用深入巷道帮角位置的底脚锚杆是有效方法E使用锚注技术固结破碎围岩,既有利加固围岩又可提高锚杆的抗拔力。

考题 填空题地下结构体系是由()和()组成。其中前者是承受荷载的主体,而后者约束围岩变形。 ①岩体 ②支护结构 ③喷混凝土 ④锚杆 ⑤围岩

考题 单选题软岩巷道具有围岩松软、围岩变形大的特点,对于工作面有涌水或易冒顶的围岩,下列措施中,不宜采用的是( )。A 管棚B 锚索C 前探梁D 锚杆注浆

考题 多选题软岩巷道一般具有围岩松软、变形量大、围岩长期不稳定等特点,支护施工比较困难。软岩巷道的支护手段包括采用( ),提高支护强度的同时扩大支护控制范围.A联合支护B封底支护C采用高强锚杆支护D提高锚杆长度支护E预应力锚索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