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伤食泻患儿可用丁香、吴茱萸、胡椒共研细末,每次1.5~3g,黄酒或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更多 “伤食泻患儿可用丁香、吴茱萸、胡椒共研细末,每次1.5~3g,黄酒或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 相关考题
考题 为避免宝宝拒食蛋黄也可用()调成糊状,用勺喂。A、糖水B、乳汁或奶粉C、果汁D、盐水

考题 研末服用,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好的是( )

考题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可用于治疗下列泄泻中的A、伤食泻B、风寒泻C、脾虚泻D、湿热泻E、脾肾阳虚泻

考题 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散剂A.撒布散B.调敷散C.袋装散D.煮散E.吹入散

考题 下面对于单味中药敷贴应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胡椒,研末适量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敷脐治疗便秘B.胡椒,研末适量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敷大椎治疗发热C.马钱子,研末适量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敷于颊车、地仓治疗面神经麻痹,贴于关节治疗关节炎D.五倍子、何首乌,适量研末,敷于肚脐(神阙)、关元、中极治疗小儿遗尿

考题 患儿,10岁。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除内服药外,还可配合的外治法是A.附子末醋调作饼贴足心B.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足心C.白芥子末、面粉水调敷腮部D.青黛散醋调敷腮部E.麻黄水煎,加黄酒,熏洗腮部

考题 制吴茱萸所用的辅料是A.黄酒B.生大黄C.醋D.甘草汁E.黑豆汁

考题 新生15天小儿。大便日行3次,糊状,色黄,稍臭。其诊断是A.正常B.积滞C.伤食泻D.湿热泻E.脾虚泻

考题 黎明前脐周腹痛,肠鸣辘辘有声,痛发即泻,泻后痛减,口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苔薄白,脉沉细,腹泻证型属于 A、湿邪侵袭B、伤食泄泻C、脾胃虚弱D、肝气郁结E、肾虚泄泻

考题 制吴茱萸所用的辅料是A.黄酒B.盐水C.醋D.甘草汁E.黑豆汁

考题 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散剂A.撒布散B.调敷散C.袋装散SXB 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散剂A.撒布散B.调敷散C.袋装散D.煮散E.吹入散

考题 推上七节骨可用于()。A、寒湿泻B、湿热泻C、脾虚泻D、伤食泻

考题 揉龟尾可用于()。A、寒湿泻B、湿热C、脾虚泻D、伤食泻

考题 配制漂白粉溶液时,先在漂白粉中加入少量(),调成糊状,然后再加水搅匀。A、醋B、盐水C、糖水D、水

考题 单选题研末服用,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的药物好的是(  )。A B C D E

考题 单选题上述药物,研末服用,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好的是(  )。A B C D E

考题 单选题配制漂白粉溶液时,先在漂白粉中加入少量(),调成糊状,然后再加水搅匀。A 醋B 盐水C 糖水D 水

考题 单选题患儿泄泻属何常证?(  )A 伤食泻B 风寒泻C 湿热泻D 脾虚泻E 脾肾阳虚泻

考题 单选题自然铜醋淬研细末入散剂,每次的用量是( )A 1~3gB 0.06~0.1gC 1.5~3gD 0.6gE 0.3g

考题 多选题推上七节骨可用于()。A寒湿泻B湿热泻C脾虚泻D伤食泻

考题 单选题新生15天小儿。大便日行3次,糊状,色黄,稍臭。其诊断是(  )。A 正常B 积滞C 伤食泻D 湿热泻E 脾虚泻

考题 单选题研末服用,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好的药物是(  )。A B C D E

考题 单选题此患儿是泄泻何常证?(  )A 伤食泻B 风寒泻C 湿热泻D 脾虚泻E 脾肾阳虚泻

考题 单选题患儿,10岁。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除内服药外,还可配合的外治法是(  )。A 附子末醋调作饼贴足心B 吴茱萸研卷醋调敷足心C 白芥子末、面粉水调敷腮部D 青黛散醋调敷腮部E 麻黄水煎,加黄酒,熏洗腮部

考题 单选题为避免宝宝拒食蛋黄也可用()调成糊状,用勺喂。A 糖水B 乳汁或奶粉C 果汁D 盐水

考题 单选题研末服,每次1.5~3g,效果比煎剂好的是(  )。A B C D E

考题 单选题自然铜醋淬研细末入散剂,每次的用量是(  )。A B C D E

考题 多选题揉龟尾可用于()。A寒湿泻B湿热C脾虚泻D伤食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