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西学东渐”浪潮,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是在什么时期?
A.16世纪后半叶
B.17世纪后半叶
C.15世纪后半叶
D.18世纪后半叶
参考答案和解析
16 世纪后半叶
更多 ““西学东渐”浪潮,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是在什么时期?A.16世纪后半叶B.17世纪后半叶C.15世纪后半叶D.18世纪后半叶” 相关考题
考题
晚清时期第二次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技术不断传入中国,上海成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策源地,有许多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出版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当时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最多的翻译出版机构是( )A.墨海书馆
B.益智书会
C.土山湾印书馆
D.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考题
晚清时期第二次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技术不断传人中国,上海成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策源地,有许多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出版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当时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最多的翻译出版机构是( )A.墨海书馆
B.益智书会
C.土山湾印书馆
D.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考题
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B.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主要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请回答:该学者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批判思潮仍属于“文化传统的自我裂变、修复与整合”,不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启蒙性质。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请回答: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一改“醉心欧化”的局面,呈现出流派纷呈、选择多元的趋向,请结合国内国际背景分析成因。
考题
填空题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取得突出的发展是在()时期。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