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1、在生物界中最独特的磷脂单分子层细胞膜可在()中找到。
A.古生菌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参考答案和解析
嗜热古生菌
更多 “21、在生物界中最独特的磷脂单分子层细胞膜可在()中找到。A.古生菌B.细菌C.真菌D.病毒” 相关考题
考题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C、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考题
脂质体是指A.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包囊B.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单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包囊C.将药物包封于磷脂的单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包囊D.将药物包封于明胶组成的单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包囊E.将药物包封于胆固醇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包囊
考题
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下铺成单层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A、单层排列B、均匀稀疏排列C、均匀紧密排列D、双层排列
考题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考题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A、白细胞B、蛙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D、乳酸菌
考题
关于凋亡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异常表达是监测细胞凋亡的靶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0的生理蛋白—磷脂蛋白(annexinv,膜联蛋白)对细胞膜上磷脂酰丝氨酸分子具有很高的亲和力C、正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膜而不显影D、细胞凋亡时,细胞膜被破坏,99mTc—annexinv则通过与暴露于细胞膜外的磷脂酰丝氨酸结合而显影E、以上都对
考题
单选题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细胞膜是脂质单分子层B
细胞膜厚度约为8nm左右C
离子不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D
细胞膜属于半透膜E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