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男,14周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而且速度很快,在转弯处撞上对向行走的易某,造成易某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某男的行为() 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属于不可抗力 D构成交通肇事罪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和解析
A根据《刑法》第17条,甲由于过失造成乙的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甲已满14岁不满16周岁,对乙某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某男,14周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而且速度很快,在转弯处撞上对向行走的易某,造成易某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某男的行为() 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属于不可抗力 D构成交通肇事罪A.AB.BC.CD.D” 相关考题
考题
刘某 15 周岁, 放学骑自行车回家, 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到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 因其不满 16 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 属于意外事件C 与张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D 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被告人苏某早上七八点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将自己的小孩送到学校后回家,沿着京保公路良乡段由北向南骑自行车行驶,行至村路口附近,准备从西向东横穿公路进入村中,当苏某的自行车前轮已经越过路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道线时,适逢臧某驾驶摩托车由南向北行驶,因躲闪不及,摩托车的前轮撞在苏某自行车中部,两车均翻倒在地,摩托车倒地滑行六七米,苏某被撞入路东排水沟里,腰椎骨粉碎性骨折,并造成下身瘫痪。而臧某头部着地,造成重度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该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A.苏某构成交通肇事罪B.苏某属于交通违规行为,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C.臧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D.臧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违规,但不构成犯罪
考题
张某,15周岁,某中学初二学生。因对经常殴打他的继父吴某心怀仇恨,某日中午趁家人不注意在吴某的水杯下毒,致吴某死亡。对此,张某: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且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负民事责任D.暂不负刑事责任,满16周岁再负刑事责任
考题
第 7 题 李某骑电动摩托车违章撞伤王某,造成王某手臂骨折。李某送王某到医院治疗,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王某因药物过敏而死。李某的行为对王某的死亡而言属于:( )A.交通肇事罪B.过失伤害罪C.意外事件D.过失杀人罪
考题
在李某停车时,由于车门没上锁,一位小孩(不满14周岁)偷偷地跑到车里,弄坏了车的刹车机制。李某回来后虽然觉得车里的刹车机制可能被人弄坏了,但没有检查,就仍然继续开车,途中车因为刹车失灵撞死了二人,撞伤了一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B.李某犯了交通肇事罪,小孩没有犯罪C.李某犯了交通肇事罪,小孩犯了破坏交通工具罪,都应受刑罚处罚D.李某犯了交通肇事罪,小孩犯了破坏交通工具罪,李某应受刑罚处罚,而小孩因为未满14周岁,不应受刑罚处罚
考题
有关唐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A. 唐某违章驾驶,但没有造成重大事故,故不承担刑事责任B.唐某违章驾驶,造成一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C.唐某属于雇佣工,故应由王某承担刑事责任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题
司机杜某于某日驾驶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行至一下坡处时,将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赵某、卢某撞倒。卢某当场死亡,赵某身受重伤。杜某赶紧将赵某送往医院抢救。在去医院的途中,杜某见四周无人,遂将赵某扔在僻静的桥下,自己仓皇逃走。后赵某由于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杜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罪B.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C.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杜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考题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对王某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关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故意杀人,应负刑事责任
C.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考题
洪某,1990年7月生。2004年9月,洪某将邻居王某小孩(1周岁)抱出并杀害,向王某勒索5万元。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审法院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洪某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刑法》第17条规定的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由于洪某的杀人行为应被绑架行为吸收,而绑架罪不在8种罪名之列,因此,对洪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B:《刑法》第17条规定的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而不是经法院审理后具体确定的罪名,洪某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对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C: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洪某的刑事责任
D:一审法院的判决存在错误
考题
刘某因与丈夫黄某不合,离家不归。一天,其女(12周岁)来到刘某住处,刘某指使其女用家中的毒药毒杀黄某。其女回家后,即将鼠药拌入黄某的饭中,黄某食用后中毒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女儿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B.刘某教唆其女儿杀人,属于共同犯罪
C.对于刘某,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论处;其女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D.对于刘某,应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其女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考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行人赵某重伤休克。甲误以为赵某已经死亡,便抛下赵某逃跑。之后路人将赵某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赵某患有血友病,无法止血,最终死亡。甲成立交通肇事罪,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B:乙开车时因为疏忽大意致人死亡,但乙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乙构成交通肇事罪,且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C:丙驾驶套牌车,在正常行驶时,丁故意快速撞向汽车,试图自杀。丙刹车不及致丁死一亡。丙构成交通肇事罪
D:己违章驾驶将被害人张某撞倒,因为害怕承担医疗赔偿责任,于是倒车碾压张某,致使张某重伤昏迷。已以为张某死亡,就将“尸体”在路边掩埋。事后证明,张某系因被掩埋而窒息死亡。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共用题干
某甲骑摩托车撞伤违章骑自行车的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某甲送某乙到医院治疗,护士丙未作皮试,即给某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某甲的行为对某乙的死亡而言属于意外事件B:护士丙的行为对某乙的死亡而言属于疏忽大意过失C:某甲的行为对某乙的死亡而言属于过失致人重伤D:护士丙的行为对某乙的死亡而言属于过于自信过失
考题
2011年4月6日中午12点10分,赵某(女,15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遇一下坡路,车速极快,在一转弯处将张某(男,68岁)撞到,赵某连人带车一并砸在张某身上,张某当场昏迷过去。赵某急忙大声呼救,赶来的群众急忙送张某去医院抢救。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赵某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考题
甲某男,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没有因果关系D、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贾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贾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贾某的行为对田某死亡而言属于( )。A、过失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交通肇事罪D、意外事件
考题
刘某(15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变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刘某的行为()。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没有因果关系D、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李某,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没有因果关系D、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王某(1993年4月5日出生)在2007年4月5日安放了一枚定时炸弹,2007年4月6日炸弹爆炸,造成多人死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王某实施爆炸行为时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对王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王某涉嫌爆炸罪D、王某对自己在不满14周岁时放置的炸弹,具有撤除的义务
考题
刘某(15周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刘某的行为()。A、因其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与张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D、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吴某(23周岁)酒后驾车行驶,在市区内闯红灯时将过街的妇女郑某撞倒,吴某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郑某带至郊外遗弃,导致其死亡。吴某()。A、构成交通肇事罪,致郑某死亡的行为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B、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C、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D、肇事后遗弃被害人导致死亡,应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考题
单选题贾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贾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贾某的行为对田某死亡而言属于( )。A
过失杀人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交通肇事罪D
意外事件
考题
单选题甲某男,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A
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
属于意外事件C
没有因果关系D
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多选题洪某,1990年7月生。2004年9月,洪某将邻居王某小孩(1周岁)抱出并杀害,向王某勒索5万元。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审法院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洪某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刑法》第17条规定的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由于洪某的杀人行为应被绑架行为吸收,而绑架罪不在8种罪名之列,因此,对洪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B《刑法》第17条规定的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而不是经法院审理后具体确定的罪名,洪某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对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C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洪某的刑事责任D一审法院的判决存在错误
考题
问答题某日,丁某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因车速过快,撞着同方向行走的李某的身体左侧。丁某失去平衡从自行车上摔下,井将李某压在身下。李某当即不省人事,丁某立即将其送到医院,但李某因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事发时,丁某15周岁。丁某应否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可能构成走私毒品罪B李某可能构成运输毒品罪C根据我国《刑法》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李某应对事实二中携带毒品的行为负刑事责任D根据我国《刑法》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李某对事实二中携带毒品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交通肇事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行人赵某重伤休克。甲误以为赵某已经死亡,便抛下赵某逃跑。之后路人将赵某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赵某患有血友病,无法止血,最终死亡。甲成立交通肇事罪,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B乙开车时因为疏忽大意致人死亡,但乙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乙构成交通肇事罪,且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C丙驾驶套牌车,在正常行驶时,丁故意快速撞向汽车,试图自杀。丙刹车不及致丁死亡。丙构成交通肇事罪D己违章驾驶将被害人张某撞倒,因为害怕承担医疗赔偿责任,于是倒车碾压张某,致使张某重伤昏迷。己以为张某死亡,就将“尸体”在路边掩埋。事后证明,张某系因被掩埋而窒息死亡。己构成交通肇事罪
考题
单选题赵某因开车速度过快,将过马路的蔡某撞伤,造成蔡某手臂骨折。赵某送蔡某到医院治疗,由于护士的疏忽导致蔡某因药物过敏而死。赵某的行为构成()。A
交通肇事罪B
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C
意外事件D
过失杀人罪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