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

A.筛选可用于遗传实验的豌豆

B.验证自己提出的遗传假说

C.提出新的遗传假设

D.验证基因之间是否存在连锁


参考答案和解析
验证自己提出的遗传假说
更多 “2、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A.筛选可用于遗传实验的豌豆B.验证自己提出的遗传假说C.提出新的遗传假设D.验证基因之间是否存在连锁”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子二代中,红花(显性)与白花(隐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为()。

考题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用F1高茎豌豆(Dd)自交,F2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A、1:1B、2:1C、3:1D、4:l

考题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

考题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A、自交、杂交和测交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D、杂交、测交和自交

考题 孟德尔选择了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后,产生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B、3:1C、4:1D、2:1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两大遗传定律使用的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考题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考题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属于假说内容

考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是()A、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考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遗传现象 ②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③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④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考题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2∶1;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④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⑤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A、①②B、③⑤C、③④D、①③

考题 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 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②采用从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④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⑤找出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考题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面进行了证明。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种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考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纯合高茎紫花豌豆(DDRR)和矮茎白花豌豆(ddrr)为亲本杂交,F1自交获得F2。已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为进一步探究F2中的高茎紫花豌豆的基因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乙组:采用自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丙组:采用测交的方法对部分豌豆进行基因型鉴定。 ①你认为以上三组鉴定方法中,()组的方法最简便。 ②在乙组中,若某株豌豆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DDRr。 ③在丙组中,若某株豌豆的测交后代有高茎紫花和矮茎紫花,则该株豌豆的基因型是()。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提出的问题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考题 孟德尔对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时,对子一代的处理方式是()。A、杂交B、自交C、侧交D、回交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B、F2的性状分离比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考题 下列各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考题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A、测交B、杂交C、自交D、正交

考题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C、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D、雌雄配子的比例

考题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A、豌豆的杂交实验B、豌豆的自交实验C、豌豆的测交实验D、豌豆的反交实验

考题 单选题孟德尔对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时,对子一代的处理方式是()。A 杂交B 自交C 侧交D 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