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采用哪些方法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采用哪些方法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接地线的施工,错误的是()。A.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B.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
C.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刷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D.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不得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考题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时,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 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方法有( )。
A.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于50km的5cm后沥青层或护cm的砾石层;
B.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护栏
C.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
D.引下线接近地面部分设置护套
考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设立阻止人员进人的护栏或警示牌。护栏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A.1.5m
B.2.7m
C.3.0m
D.4.5m
考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称为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用于减小雷电流在所需防护空间内产邕的电磁效应的防雷装置,由( )组成。A.屏蔽导体
B.等电位连接体
C.电涌保护器
D.接闪器
E.引下线
考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 )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A.钢筋气压对焊
B.焊接连接
C.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D.绑扎法
考题
在建筑物防雷中,当仅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 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 )处预埋接地体连接板并设断接卡。
A. 0.3m; B 0. 5m; C. 0.8m; D. 1.0m。
考题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哪些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A、建筑物金属体B、金属装置C、建筑物内系统D、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考题
根据《数字移动通信(TDMA)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为保证防雷与接地的质量,分支线应直接与()相连,严禁串联连接。A、接地干线B、保护地阻件C、总接地端子D、建筑物内的输送管道及类似的金属件
考题
下列关于避雷针(线)接地线连接的论述正确的是()。A、避雷针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热剂焊(放热焊接);B、避雷针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热浸锌制品;C、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筒体底部应至少有2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D、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测量引下线两端和引下线连接处的电气连接状况,期间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A
0.1Ω;B
0.2Ω;C
0.3Ω;D
0.4Ω。
考题
单选题关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施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明敷引下线沿最短路径接地B
接地体可利用建筑物基础钢材C
引下线与接闪器及接地体的连接要拧紧,不松动D
避雷针应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电气连接
考题
单选题《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接地体、引下线的材料、规格,铜质单根扁钢的最小截面面积为()mm2,最小厚度为()mm。A
100,5B
50,10C
50,2D
100,2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