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施工单位因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骗取中标,被有关主管部门取消3个月投标资格。则该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应为()。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因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骗取中标,被有关主管部门取消3个月投标资格。则该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应为()。A 3个月B 6个月C 1年D 2年” 相关考题
考题
《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中规定,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对虚假招标、串通投标、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失信违法行为,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处理决定做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 6个月,该规定体现了( )。A:公平、公正的原则B:职权法定的原则C:社会监督的思想D:运用信用公示制度进行行政监督的思想
考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投标人以非法手段骗取中标的表现。A、以行贿方式谋取中标B、投标时递交虚假业绩证明、资格文件C、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D、投标文件中故意在商务上和技术上采用模糊的语言骗取中标,中标后提供劣质货物、工程或服务
考题
投标人以非法手段骗取中标的表现形式有( )。A.非法挂靠或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
B.投标时递交假业绩证明或资格文件
C.投标人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的
D.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E.假冒法定代表人签名,递交假委托书
考题
《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中规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虚假招标、串通投标、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失信行为,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6个月。该规定体现了()。
A.公平、公正的原则
B.职权法定的原则
C.社会监督的原则
D.运用信用公示制度进行行政监督的思想
考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市场出现的虚假招标、串通投标、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失信违法行为,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处理决定做出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6个月。A、28B、45C、30D、20
考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市场出现的虚假招标、串通投标、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失信违法行为,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处理决定做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个月。A、3B、6C、8D、12
考题
根据《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关于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限制招标投标当事人资质等方面的行政处理决定,所认定的限制期限长于6个月的,公告期限为6个月
B、原行政处理决定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公告部门应当及时对公告记录予以变更或撤销,并在公告平台上予以声明
C、被公告的招标投标当事人认为公告记录与行政处理决定的相关内容不符的,可以向公告部门提出书面更正申请,公告部门在作出答复前停止对违法行为记录的公告
D、行政处理决定在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公告部门应当停止对违法行为记录的公告
考题
根据《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行政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考题
《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行政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记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为()。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考题
某施工单位因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骗取中标,被有关主管部门取消 3个月投标资格。则根据《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该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应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考题
招投标工作已基本结束,亦已排出中标候选人,某承包集团公司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招标人发现中标侯选人在投标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招标人认为中标侯选人属“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意欲取消其中标资格是否可以?如市招标办通知招标人(业主)该中标侯选人中标,怎么办?
考题
投标人有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A、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B、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C、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D、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考题
下列违规选项中属于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资格的是()。A、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B、投标时递交虚假业绩证明、资格文件C、以行贿谋取中标D、投标文件中故意在商务上和技术上采用模糊的语言骗取中标,中标后提供劣质货物、工程或服务
考题
问答题招投标工作已基本结束,亦已排出中标候选人,某承包集团公司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招标人发现中标侯选人在投标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招标人认为中标侯选人属“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意欲取消其中标资格是否可以?如市招标办通知招标人(业主)该中标侯选人中标,怎么办?
考题
单选题下列违规选项中属于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资格的是()。A
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B
投标时递交虚假业绩证明、资格文件C
以行贿谋取中标D
投标文件中故意在商务上和技术上采用模糊的语言骗取中标,中标后提供劣质货物、工程或服务
考题
多选题投标人有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A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B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C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D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E在订立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
考题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因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骗取中标,被有关主管部门取消1年投标资格。则该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期限应为()。A
3个月B
6个月C
1年D
2年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