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
A
对
B
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分级规定正确的是( )。A.以距震中100kin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最大震幅的毫米数分级B.以距震中100kin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最大震幅的微米数分级C.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最大震幅的微米值的对数分级D.以距震源100km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最大震幅的微米值的对数分级
考题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考题
北京时间2014年08月03日16:30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下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考题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震仪记录的地震谱曲线越密,表明大地震动的频率越高B、地震发生后,纵波(P波)最先到达震中C、纵波(P波)的传播方向与地壳振动方向是一致的D、面波最后到达震中,震幅大,波长长,破坏力不大
考题
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当遇到弹性物质不同的分界面时,弹性波在界面产生折射和反射,用地震仪器记录()等信息,分析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而研究岩石的性质,推断地下结构。A、声波、面波B、横波、纵波C、电磁波、地震波D、反射波、折射波、面波
考题
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此次强震的震中在西爪哇省打横地区西南方142千米处的海域。据此回答。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考题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P波传播速度慢于S波B、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C、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明显变慢D、P波只能通过固体,而S波则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考题
单选题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ML表示的是用()计算的震级。A
地震纵波B
地震横波C
地震面波D
地震体波
考题
单选题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当遇到弹性物质不同的分界面时,弹性波在界面产生折射和反射,用地震仪器记录( )等信息,分析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而研究岩石的性质,推断地下结构。A
声波、面波B
横波、纵波C
电磁波、地震波D
反射波、折射波、面波
考题
填空题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地震法、()地震法和()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时,会产生()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检波器把地表的()转换成(),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考题
单选题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地震仪记录的地震谱曲线越密,表明大地震动的频率越高B
地震发生后,纵波(P波)最先到达震中C
纵波(P波)的传播方向与地壳振动方向是一致的D
面波最后到达震中,震幅大,波长长,破坏力不大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