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建设单位将隧道工程发包给某施工单位,并委托某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管理。该隧道直径为4.8m,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盾构隧道穿越底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和粉砂土。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索赔要求: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与勘察报告相差过多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事件四:针对以上风险,施工单位积极采取风险的控制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向监理工程师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该隧道属于什么类型的隧道?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3>?、风险控制对策有哪些?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索赔要求: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与勘察报告相差过多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事件四:针对以上风险,施工单位积极采取风险的控制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向监理工程师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该隧道属于什么类型的隧道?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3>?、风险控制对策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正确答案】 事件一:项目部可以索赔的工期10天,费用30万。
因为地质条件变化是发包方责任,所以可以索赔;
事件二:不可以索赔。
上述原因是项目部施工不当造成的,所以不能索赔;
事件三:地质条件与勘探报告不相符项目部可以索赔5天工期,25万元费用。
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正确答案】 隧道长度:
868一100=768m,属于中隧道。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为:
768÷(8×1.2)=80天。
【正确答案】 ①回避;②损失控制(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等);③自留;④转移,如保险、非保险(担保、分包、转让)。
因为地质条件变化是发包方责任,所以可以索赔;
事件二:不可以索赔。
上述原因是项目部施工不当造成的,所以不能索赔;
事件三:地质条件与勘探报告不相符项目部可以索赔5天工期,25万元费用。
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正确答案】 隧道长度:
868一100=768m,属于中隧道。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为:
768÷(8×1.2)=80天。
【正确答案】 ①回避;②损失控制(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等);③自留;④转移,如保险、非保险(担保、分包、转让)。
更多 “某建设单位将隧道工程发包给某施工单位,并委托某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管理。该隧道直径为4.8m,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盾构隧道穿越底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和粉砂土。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索赔要求: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与勘察报告相差过多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事件四:针对以上风险,施工单位积极采取风险的控制对策,将损失降到最低。 ?、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向监理工程师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该隧道属于什么类型的隧道?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风险控制对策有哪些? ” 相关考题
考题
盾构法施工隧道的主要步骤为( )。
A.在拟建隧道的起始端和终结端各建一个工作并,盾构在起始端工作井内安装就位
B.依靠盾构千斤顶推力将盾构从起始工作井的墙壁开孔处推出
C.盾构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同时不断出土和安装衬砌管片,直至进人终结端工作井
D.盾尾脱出后,及时向衬砌背后的空隙注浆,用以防止地层移动和稳定衬砌环位置
E.盾构穿越工作井再向前推进
考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O+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面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11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处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 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 + 100,终点里程为 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土层主要为淤泥质黏 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 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 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 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 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 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 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口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事件四:盾构通过某一断面,为避免该单面断面在开挖前发生沉降或隆起,项目部拟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定土压控制值并保持掘进中稳定。(2)根据地层条件选择适宜的改良材料与注入压力、注浆量等参数。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考题
某公司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隧道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投标时勘察报告显示,盾构隧道穿越地层除终点200m 范围为粉砂土以外,其余位置均为淤泥质黏土。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施工至隧道中间位置时,从一房屋侧下方穿过,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穿越后很长时间内房屋沉降继续发展,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 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 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 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 事件一中,洞口土体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 针对事件二的情况,施工单位应该提前采取哪些措施?
4. 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为何盾构穿越很长时间房屋依然发生沉降,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5. 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6.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
考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有少量地下水。盾构初始掘进前,根据相关因素确定了始发段长度为50m。项目部拟定的盾构始发施工流程如下:
安装始发基座→盾构组装调试→C→安装洞门密封→洞门凿除→D→始发掘进,盾尾通过洞门,压板加固,壁后注浆→初始掘进。盾构始发示意图如下: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洞门出现小范围失稳,项目部采取措施对土体临空面进行封闭。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事件四:为了减少地层变形,项目部确定的地层监测要求及项目如下:
(1)在隧道中心线及其两侧范围内设定变形监测点;
(2)地面和隧道内监测点不在同一断面上布设;盾构通过后,监测数据应同步收集;
(3)必测项目有地表沉降、沿线建筑物变形和地下管线变形。
【问题】
1.指出示意图中A、B设施的名称。决定盾构初始掘进长度因素有哪些?
2.指出盾构始发施工流程中C、D的名称。
3.事件一洞口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4.指出事件一中项目部针对小范围洞门失稳应采取的措施。如果土体坍塌严重,如何处理?
5.事件二中,项目部能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二次注浆的目的是什么?
6.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7.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8.改正事件四中地层监测要求的错误之处,并补充施工必测项目。
考题
某公司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隧道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DK10+868,
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投标时勘察报告显示,盾构隧道穿越地层除终点200m范围为粉砂土以外,其余位置均为淤泥质黠土。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施工至隧道中间位置时,从一房屋侧下方穿过,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穿越后很长时间内房屋沉降继续发展,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洞口土体加固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针对事件二的情况,施工单位应该提前采取哪些措施?
4.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为何盾构穿越很长时间房屋依然发生沉降,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5.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6.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III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IV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
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
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
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考题
某建设单位将隧道工程发包给某施工单位,并委托某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管理。该隧道直径为4.8m,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盾构隧道穿越底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和粉砂土。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索赔要求: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与勘察报告相差过多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向监理工程师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该隧道属于什么类型的隧道?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面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处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某隧道工程,分为A、B、C 三段,中间B 段为过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A、C 隧道形式均为矩形。A 隧道起始里程桩号为k3+450m~k3+780m,C 隧道起始里程桩号为k6+180~k6+460m,根据地层和现场条件,A 段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C 段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
B 段隧道衬砌结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内径8.0m 管片环宽1.2m。整个圆环分成8块管片组成,每块管片间的连接用环向和纵向M36 螺栓紧固。
对于A 段盖挖法隧道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在导墙施工前,依据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形状(拐角和端头等)、墙体厚度和深度划分了导墙施工段,并在现场用膨润土配置了泥浆液。
C 段明挖隧道施工的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部采用3 道φ609 钢管支撑,钢支撑安装的施工艺流程为:
问题:
1·本工程B 段盾构需要管片多少片?
2·根据背景,写出本工程隧道盾构始发井在A、C 隧道的哪一侧,说明理由。
3·地下连续墙导墙的作用?
4·地下连续墙槽段的划分依据还有哪些?
5·简述钢支撑的支撑体系除了支撑钢管和预应力设备以外还有哪些构件组成?说明钢支撑中在支撑之前施加预应力的作用。
考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问题: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
【问题】
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某公司在省城中标一地铁区间隧道标段,隧道长l080m,内径5m.埋深14-17m。隧道穿过闹市区,位于城市主干道下,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有关参数对工作面土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设定。
土压平衡盾构排土量控制我国目前多采用()方法A
重量控制B
容积控制C
检测运土车D
用计量漏斗检测
考题
多选题盾构法施工隧道的主要步骤为()。A在拟建隧道的起始端和终结端各建一个工作井,盾构在起始端工作井内安装就位B依靠盾构千斤顶推力将盾构从起始工作井的墙壁开不孔处推出C盾构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同时不断出土和安装衬砌管片,直至进入终结端工作井D盾尾脱出后,及时向衬砌背后的空隙注浆,用以防止地层移动和稳定衬砌环位置E盾构穿越工作井再向前推进
考题
问答题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事件3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 4.8m 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 天,增加费用30万。事年二:盾构侧面下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 万。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 天,费用增加增加25 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 环/天。问题: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事件1、2、3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0+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问答题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考题
单选题某公司在省城中标一地铁区间隧道标段,隧道长l080m,内径5m.埋深14-17m。隧道穿过闹市区,位于城市主干道下,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有关参数对工作面土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设定。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控制()A
出土量B
土仓压力C
泥水压力D
盾构姿态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