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在于借复古手段到达文学变革的目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在明中期文坛掀起了一场波澜,其中激进与保守交错,创新与蹈袭相杂,所体现出的功过是非相互错杂的特征,显示了这股文学思潮自身的复杂性。 从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上看,首先它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李梦阳等前七子在文坛高举复古大旗,与他们重视文学的独立地位、积极探索文学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联系。 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如后七子提出重“辞”而轻“理”的主张,虽有过多地注重文学形式的一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以重形式的手段来摆脱文学受道德说教束缚的要求。而前七子则明确地将复古的目的与文学表现作家真情实感、刻画真实人生的追求联系起来。 尽管如此,前后七子复古活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水准。 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文坛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比如沈德潜,曾标榜前后七子的复古业绩,论诗主张从前后七子的文学论点中吸取内容,重新举起复古旗帜,以为“诗不学古,谓之野体”,并且着眼格调,直接继承了前后七子复古的衣钵。从另一方面来看,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晚明时期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对李梦阳、何景明的文学活动加以肯定,同时他也颇有见地地赞赏民间所传唱的《打草竿》之类作品为“多真声”。这一论调显然与李梦阳“真诗在民间”的说法神理相通。
更多 “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在于借复古手段到达文学变革的目的。” 相关考题
考题
明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发轫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年间,他们以王世贞为核心,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王廷相等人,先后中进士,在京不时聚会,诗酒酬唱,倡导复古,意气风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淸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题
问答题“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主张?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