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
B36.04
C36.07
D36.1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通过两次观测可求出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为0.2m,一共观测了3个测站,按测站数反号成比例分配可以求得P点的高程值为36.04m。
更多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B36.04C36.07D36.10” 相关考题
考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 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考题
图1-2为一闭合水准路线,已知BM1的高程为50.376m,各测段的实测高差及测站数均注于图中,请在表1-1中,计算与调整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求出 1、 2、 3、4点的高程。
考题
(2011 年) 如图,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 1、 2 测定未知点 P 的高程, 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 其中 Hi 为高程, hi 为高差, ni 为测站数。 P 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考题
如图,南两个尸: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考题
如图,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为高程,为高差,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米。
A.A.36.00
B.B.36.04
C.C.36.07
D.D.36.10
考题
从已知高程点,经过4个测站水准测量,测定未知点高程,已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8mm,每测站高差测量中误差为2mm。则未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m(结果取至整数)。A:±9B:±10C:±12D:±16
考题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A、-0.006;+1.232、-1.034B、+0.006;+1.232、-1.034C、-0.006;+1.238、-1.028D、+0.006:+1.238、-1.028
考题
从已知水准点A用支水准路线测得未知点1的高程,往测高差为8.000m,返测高差为-8.006m,HA=50.000m,则()是错误的。A、高差闭合差fh为-0.006mB、高差闭合差fh为0.006mC、高差h1A为8.003mD、高差hA1为-8.003mE、1号点的高程H1为41.997m
考题
已知水准点高程为1107.531m,现利用该点放样绝对高程为1107.931m 的±0点,且已知水准点标尺读数a=1.500m,则b应为()。A、1.200mB、1.900mC、1.100mD、1.500m
考题
单选题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A
-0.006;+1.232、-1.034B
+0.006;+1.232、-1.034C
-0.006;+1.238、-1.028D
+0.006:+1.238、-1.028
考题
单选题从已知高程点,经过4个测站水准测量,测定未知点高程,已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8mm,每测站高差测量中误差为2mm。则未知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m(结果取至整数)。A
±9B
±10C
+12D
±16
考题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A
已知点观测已知点B
未知点观测已知点C
未知点观测未知点D
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考题
单选题已知A点的高程为HA=20.000m,支水准路线AP往测高差为-1.436,反测高差为+1.444,则P点的高程为( )。[2016年真题]A
18.564mB
18.560mC
21.444mD
21.440m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