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问题: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问题: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事件是郑和下西洋;特点是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2)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更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问题: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问题: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
问题: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分)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考题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