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案例一
以下是某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
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想了想)那就叫“破十法”吧。
案例二
以下是“8和9的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挂图,挂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挂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玩跳绳。
该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民主,因此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加以肯定。过了5分钟,学生的问题还是没有与课题“8和9的加减法”相关。教师觉得这样难免影响教学进度,便急忙抛出问题:
“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请根据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以下是某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
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想了想)那就叫“破十法”吧。
案例二
以下是“8和9的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挂图,挂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挂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玩跳绳。
该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民主,因此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加以肯定。过了5分钟,学生的问题还是没有与课题“8和9的加减法”相关。教师觉得这样难免影响教学进度,便急忙抛出问题:
“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请根据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创设教学情境主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第二,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历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
第三,认真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教学目标的确定;②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③教学情境与教学行为方式的选择;④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⑤教学方案的设计与编制。
第五,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情境教学注重对情境的设置,教师应当尽可能寻找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应当在正式上课前做好试操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第六,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预想的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历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
第三,认真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教学目标的确定;②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③教学情境与教学行为方式的选择;④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⑤教学方案的设计与编制。
第五,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情境教学注重对情境的设置,教师应当尽可能寻找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应当在正式上课前做好试操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第六,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预想的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更多 “案例一 以下是某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 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 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 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 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 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想了想)那就叫“破十法”吧。 案例二 以下是“8和9的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挂图,挂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挂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玩跳绳。 该教师认为教学应该民主,因此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加以肯定。过了5分钟,学生的问题还是没有与课题“8和9的加减法”相关。教师觉得这样难免影响教学进度,便急忙抛出问题: “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请根据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选择阶段用于选择案例的指导思想有()
A、案例是一个故事,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B、案例选择教学目的性必须明确C、案例要有典型性D、案例必须是真实的,近几年发生的故事
考题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A、案例选择→目标确定→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B、目标确定→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C、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目标确定→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D、目标确定→案例展开→案例选择→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考题
单选题对电子商务活动从情景描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作较详尽介绍的案例属于()A
一般问题案例B
设想问题案例C
待决问题案例D
已决问题案例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