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每一次降水过程将雨量传感器的计数值与自身排水总量比较,如多次发现遇有10mm以上降水量的差值(),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基点位置。
A
>±4%
B
≥±4%
C
>±5%
D
≥±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每一次降水过程将雨量传感器的计数值与自身排水总量比较,如多次发现遇有10mm以上降水量的差值(),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基点位置。A ±4%B ≥±4%C ±5%D ≥±5%” 相关考题
考题
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观测时若有自然虹吸水量,应更换(),然后用()测量储水器内降水,并()在该日降水量观测记录统计表中。当自然虹吸雨量大于()时,且按每次虹吸平均差值达到0.2mm,或1天内自然虹吸量累积差值大于记录量()时应进行虹吸订正。订正方法是将()分配在每次()时的降水量内。
考题
因调试翻斗雨量传感器造成自动气象站多采样,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雨量传感器,每一次降水过程,将计数值与雨量器的降水总量作比较,如多次发现10毫米以上的雨量的差值超过(),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位置。A、±3%;B、±4%;C、±5%;D、±6%;
考题
单选题每一次降水过程将雨量传感器的计数值与自身排水总量比较,如多次发现遇有10mm以上降水量的差值(),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基点位置。A
±4%B
≥±4%C
±5%D
≥±5%
考题
单选题一次较大的、均匀非阵性降水停止后,在测量定时降水量时,发现配合蒸发降水量雨量器中的雨量与定时降水量雨量器中的降水量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两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不同。B
两雨量器必有一个不水平。C
两雨量器的口径大小不同。D
两个雨量筒的距离太远
考题
单选题因调试翻斗雨量传感器造成自动气象站多采样,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
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
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
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
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考题
单选题雨量传感器,每一次降水过程,将计数值与雨量器的降水总量作比较,如多次发现10毫米以上的雨量的差值超过(),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节位置。A
±3%;B
±4%;C
±5%;D
±6%;
考题
单选题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测量误差等于()A
(传感器实际排水量-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B
(传感器实际排水量-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传感器实际排水量C
(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传感器实际排水量)÷传感器实际排水量D
(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传感器实际排水量)÷传感器测得的降水量
考题
单选题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
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
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
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
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