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量子力学的解释,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主要由下列哪个原理决定?()
A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
B
最小作用量原理
C
刘维尔原理
D
泡利不相容原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根据量子力学的解释,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主要由下列哪个原理决定?()A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B 最小作用量原理C 刘维尔原理D 泡利不相容原理” 相关考题
考题
教师在讲授“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关系时.发现了几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组,每组包括三种元素,如锂、钠、钾;钙、锶、钡。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和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当按原子量排序与元素化学性质冲突时,他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调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问题:
(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分)他们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有人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请回答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
考题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A.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性质
B.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
C.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浓度
D.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
E.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温度和底液离子的影响
考题
门捷列夫于1871年的《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发表了第二个化学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原子量的( )。A.线性函数
B.非线性函数
C.周期函数
D.非周期函数
考题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A、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性质B、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C、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浓度D、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E、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温度和底液离子的影响
考题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现周期性变化C、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考题
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最显著的是第三周期元素和第ⅣA族元素C、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单质一般都没有同素异形体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考题
单选题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A
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性质B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C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浓度D
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E
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温度和底液离子的影响
考题
填空题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决定于()的周期性,这个规律叫做()。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