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粗车的表面粗糙度Ra 一般为()。 

  • A、3.2-6.3μm
  • B、6.3-12.5μm
  • C、12.5-25μm
  • D、25-100μm

参考答案

更多 “粗车的表面粗糙度Ra 一般为()。 A、3.2-6.3μmB、6.3-12.5μmC、12.5-25μmD、25-100μm” 相关考题
考题 有一铜棒外圆精度为IT6,表面粗糙度要求Ra=0.8,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C、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D、粗车-半精车-精车-磨-研磨

考题 平板的表面粗糙度值一般为()。 A、Ra0.8μmB、Ra1.6μmC、Ra3.2μmD、Ra6.3μm

考题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中纳米级表面粗造度为()。 A、表面粗糙度Ra≤0.03μmB、表面粗糙度Ra≤0.05μmC、表面粗糙度Ra﹤0.005μmD、表面粗糙度Ra﹤0.003μm

考题 对于黑色金属,加工精度为IT6级,表面粗糙度为Ra 0.4μm的外圆表面,采用的加工路线为()。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C.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D.粗车--半精车--精车--精密加工

考题 车孔精度一般可达(),表面粗糙度RA()um。

考题 带轮工作表面粗糙度要适当,一般为()mm。A、Ra0.8B、Ra1.6C、Ra3.2D、Ra6.4

考题 粗车→半精车工件平面表面粗糙度为0.05。

考题 钻孔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A、Ra=25-12.5μmB、Ra=6.3-3.2μmC、Ra=0.8-0.4μmD、Ra=3.2-1.6μm

考题 当铸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模具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考题 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要求为IT12-IT11,表面粗糙度为Ra6.3-Ra3.2时,终了加工应该是精车才能达到。

考题 低表面粗糙度磨削的三个级别;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为Ra()的磨削称为精密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的磨削称为超精密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低于Ra()的磨削称为镜面磨削。A、0.2~0.1μmB、0.05-0.025μmC、0.01μm

考题 蜗杆两牙侧表面粗糙度一般为()。A、Ra3.2B、Ra1.6C、Ra0.8D、Ra1.25

考题 加工带有键槽的传动轴,材料为钢并需淬火处理,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um,其加工工艺为()A、粗车-铣-磨-热处理B、粗车-精车-铣-热处理-粗磨-精磨C、车-磨-铣-热处理D、车、热处理-磨-铣

考题 粗车尺寸公差等级为(),表面粗糙度值为Ra=(25μm-12。5μm)。A、IT13-IT12B、IT12-IT11C、IT11-IT10D、IT10-IT9

考题 台阶和沟槽的表面粗糙度一般Ra为3.2~1.6μm。

考题 铣削加工的精度一般为(),表面粗糙度Ra值为()。

考题 精密加工是指()的加工技术。A、加工精度为0.1μm、表面粗糙度为Ra0.1~0.01μmB、加工误差小于0.1μm、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μmC、加工精度为1μm、表面粗糙度为Ra0.2~0.1μmD、加工精度为2μm、表面粗糙度为Ra0.8~0.2μm

考题 平板的表面粗糙度值一般为()。A、Ra0.8μmB、Ra1.6μmC、Ra3.2μm

考题 铰孔可以达到的精度一般为(),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μm。

考题 粗磨的表面粗糙度Ra 一般为()。 A、0.012-0.2μmB、0.2-0.8μmC、0.8-1.6μmD、1.6-6.3μm

考题 精车的表面粗糙度Ra 一般为()。 A、1.6-3.2μmB、3.2-6.3μmC、6.3-12.5μmD、12.5-25μm

考题 半精车的表面粗糙度Ra 一般为()。 A、1.6-3.2μmB、3.2-6.3μmC、6.3-12.5μmD、12.5-25μm

考题 塑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一般为0.8—0.2μm。

考题 半精车尺寸公差等级为IT10-IT9,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0.8)μm.

考题 单选题有一铜棒外圆精度为IT6,表面粗糙度要求Ra=0.8,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A 粗车-半精车-精车B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C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D 粗车-半精车-精车-磨-研磨

考题 多选题可使零件外圆面加工椿度为IT8及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的终了加工方法是()A粗磨B半精车C精车D精细车E精磨

考题 单选题注射模的主流道通常设计成()。A 圆锥形,表面粗糙度为Ra0.8B 圆柱形,表面粗糙度为Ra0.8C 圆锥形,表面粗糙度为Ra3.2D 圆柱形,表面粗糙度为Ra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