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含碳量1.2%的钢,当加热至Ac1~Acm时,其组织应是()。
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珠光体和奥氏体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考题
过共析钢加热到ACm点时( )。
A、渗碳体开始至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D、渗碳体自奥氏体中析出完毕
考题
当钢加热到 723℃以上时其内部的珠光体就转变为()组织。
A、铁素体B、马氏体C、奥氏体D、渗碳体
考题
珠光体是( )的机械混合物
A、 铁素体和渗碳体B、 铁素体和奥氏体C、 奥氏体和渗碳体D、 奥氏体和马氏体
考题
钢在平衡状态下的基本组织,主要有()、()、和()。A、索氏体、奥氏体、珠光体B、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C、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D、渗碳体、马氏体、屈氏体
考题
亚共析钢由奥氏体相区缓慢冷至室温的组织为()。A、珠光体和一次渗碳体B、珠光体和铁素体C、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D、珠光体
考题
含碳量0.45%的钢,当加热至AC1~AC3时,其组织是()。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珠光体和奥氏体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考题
亚共析钢加热到Acl线时,其室温组织中的()首先转变成奥氏体A、珠光体B、奥氏体C、铁素体D、渗碳体
考题
按金相组织分,不锈钢除有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外,还有()不锈钢。A、珠光体B、贝氏体C、珠光体+渗碳体D、奥氏体+铁素体
考题
40钢加热到740℃时其组织为()A、珠光体+铁素体B、奥氏体C、奥氏体+珠光体D、奥氏体+铁素体
考题
处于平衡状态的亚共析钢室温显微组织包括()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
考题
T12钢从770℃缓冷到室温时的显微组织为()A、珠光体+铁素体B、珠光体+渗碳体C、珠光体D、铁素体+渗碳体
考题
珠光体的性能介于奥氏体和渗碳体之间,结构钢很多是珠光体。
考题
亚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A、奥氏体+渗碳体B、铁素体+渗碳体C、奥氏体+珠光体D、铁素体+珠光体
考题
亚共析钢结晶的最后组织是()。A、珠光体B、珠光体+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珠光体
考题
共析钢冷却到GS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珠光体B、奥氏体C、珠光体+渗碳体D、铁素体
考题
碳质量分数为1.2%的钢,当加热到Ac1~ACcm时,其组织应为()。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D、珠光体和奥氏体
考题
碳质量分数为1.2%的钢,当加热到AC1~ACcm时,其组织为()。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珠光体和奥氏体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考题
钢在平衡状态下的基本组织,主要有()。A、索氏体、奥氏体和珠光体B、铁素体、渗碳体和珠光体C、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D、渗碳体、马氏体和屈氏体
考题
锻钢时一般加热后获得()组织。A、渗碳体B、珠光体C、铁素体D、奥氏体
考题
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晶核最容易在()的相界面上生成。A、铁素体与渗碳体B、铁素体与珠光体C、渗碳体与马氏体D、渗碳体与珠光体
考题
将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时,钢中珠光体将向()转变。A、铁素体B、渗碳体C、奥氏体D、马氏体
考题
共析钢在常温下的晶体组织为()。A、铁素体和珠光体B、珠光体C、珠光体和渗碳体D、奥氏体
考题
莱氏体组织在常温下是()的机械混合物。A、珠光体+奥氏体B、珠光体+渗碳体C、渗碳体+铁素体D、奥氏体+渗碳体
考题
单选题莱氏体组织在常温下是()的机械混合物。A
珠光体+奥氏体B
珠光体+渗碳体C
渗碳体+铁素体D
奥氏体+渗碳体
考题
单选题按金相组织分,不锈钢除有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外,还有()不锈钢。A
珠光体B
贝氏体C
珠光体+渗碳体D
奥氏体+铁素体
考题
单选题将含碳量为1、5%的铁碳合金加热到65摄氏度时,其组织为(),加热到1100摄氏度时其组织为奥氏体。A
珠光体B
奥氏体C
珠光体+渗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