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公元1741-1815),江苏淮安人。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曾在江南河库道任贴书(帮写)。由于他长期钻研河务,熟习河工技术,人称之为“老坝工”。
- A、栗毓美
- B、郑国
- C、郭大昌
- D、嵇曾筠
参考答案
更多 “()(公元1741-1815),江苏淮安人。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曾在江南河库道任贴书(帮写)。由于他长期钻研河务,熟习河工技术,人称之为“老坝工”。A、栗毓美B、郑国C、郭大昌D、嵇曾筠” 相关考题
考题
唐末五代,()(公元852—932年):浙江临安人,五代十国初,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封为吴越王。他十分重视兴修太湖水利,大规模地疏河、筑堤、置闸。并于公元915年设立“都水营田使”,又建立了“撩浅军”,统一规划、建设、养护水利工程,是太湖地区古代治水最盛、效果最好的时期。A、周泰伯B、钱镠C、周忱D、林则徐
考题
()早在两千年前即从水流、泥沙角度分析河患成因,提出以水刷沙的主张。特别是“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句名言,为黄河水沙作了量的估计,对后世黄河治理具有重大意义。A、张戎B、郑国C、林则徐D、嵇曾筠
考题
史料记载,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庄宗孝存勖为避其皇祖李国昌之名讳,取董永孝行感天之义,将孝昌改名孝感,孝感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A、公元454年B、公元924年C、公元1089年D、公元490年
考题
我国杰出的治黄专家,人民治黄事业的开拓者()同志,在《治理黄河的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治理黄河的目的,应该是变害河为利河;治理黄河的方针,应该是防灾与兴利并重,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流和支流兼顾”和“以整个流域为对象的”治黄方略。A、王化云B、栗毓美C、嵇曾筠D、林则徐
考题
金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75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后迭经战乱,毁于20世纪50年代。(公元1404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75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后迭经战乱,毁于20世纪50年代。
考题
填空题公元372年,匈奴西迁至伏尔加河,引发了民族大迁移,最后导致()的灭亡。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