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灌水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叫( )A.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田间灌水均匀度D.田间水利用系数
考题
当灌水量超出()时,只能加深土壤的湿润程度,而不能增加土层中的含水量。A、凋萎湿度B、毛管断裂含水量C、田间持水量D、全蓄水量
考题
大豆土壤含水量在()以下必须及时灌溉。A、凋萎系数B、田间持水量C、有效含水量D、蒸腾系数
考题
灌水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叫()A、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田间灌水均匀度D、田间水利用系数
考题
土壤速效水的范围在()。A、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田间持水量至毛管持水量D、毛管断裂含水量至毛管持水量
考题
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在()。A、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吸湿系数至田间持水量D、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
考题
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A、饱和含水量B、田间持水量C、凋萎系数D、最大含水量
考题
旱田灌溉时,每次灌溉时应达到土壤计划湿润层()。A、田间持水量B、饱和含水量C、60%相对含水量D、90%相对含水量
考题
土壤相对含水量是指土壤实际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数。
考题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为()A、质量含水量B、容积含水量C、土壤水贮量D、土壤相对含水量
考题
某县拟采用喷灌系统灌溉花生,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的85%和65%设计,田间持水率为32%(容积含水率),水利用系数取0.85,最大日耗水量为5.2mm,求灌水周期。
考题
对比简述土壤饱和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凋萎系数(或凋萎点)、吸湿系数。
考题
水分特征曲线pF值为2.7时的含水量是()A、萎蔫含水量B、最大吸湿量C、最大分子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
考题
土壤有效含水量是实际含水量和哪个含水量的差值?()A、田间持水量B、吸湿水含量C、萎焉含水量
考题
某地耕层土层深度为30cm,水分容积百分比为24%,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6%(容积%),则土壤的贮水量为()(吨),灌水定额为()m3/亩。
考题
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A、萎蔫系数B、田间持水量C、毛管悬着水D、全蓄水量
考题
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叫做()。A、萎蔫系数B、下塑限C、上塑限D、田间持水量
考题
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
考题
有效水指从田间持水量到凋萎系数的土壤含水量。
考题
单选题旱田灌溉时,每次灌溉时应达到土壤计划湿润层()。A
田间持水量B
饱和含水量C
60%相对含水量D
90%相对含水量
考题
单选题灌水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叫()A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B
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
田间灌水均匀度D
田间水利用系数
考题
问答题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
考题
单选题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A
饱和含水量B
田间持水量C
凋萎系数D
最大含水量
考题
单选题水分特征曲线pF值为4.2时的含水量是()A
萎蔫含水量B
最大吸湿量C
最大分子持水量D
田间持水量
考题
单选题土壤速效水的范围在()。A
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
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
田间持水量至毛管持水量D
毛管断裂含水量至毛管持水量
考题
单选题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在()。A
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
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
吸湿系数至田间持水量D
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
考题
问答题某县拟采用喷灌系统灌溉花生,已知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按田间持水率的85%和65%设计,田间持水率为32%(容积含水率),水利用系数取0.85,最大日耗水量为5.2mm,求灌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