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玻璃电极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
考题
玻璃电极在()溶液中,测得值比实际值偏低。A.pH>10B.pH=10C.pH
玻璃电极在()溶液中,测得值比实际值偏低。A.pH>10B.pH=10C.pH
考题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玻璃电极的()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的pH值变化而变化B.电极电位始终不会变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而变化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考题
玻璃电极法测定水质PH值时,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的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
考题
当所测水样的pH>10时,应选择含锂的pH玻璃电极,以减小误差。
考题
低pH值的玻璃电极在高pH值介质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A、酸B、碱C、零点D、量程
考题
玻璃电极测定高pH值(pH9)溶液的pH值时,应注意()。A、酸误差B、碱误差C、操作误差D、仪器误差
考题
当溶液中[H+]浓度很低时,玻璃电极测pH时受钠离子干扰显著,造成所测pH值偏低,这种误差称为"钠差"。
考题
用玻璃电极测定PH=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5℃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为0.209V,当缓冲溶液由未知液代替时,测得电动势为0.312,则此溶液的PH=()。
考题
玻璃电极测定PH<1的溶液,PH值读数偏高,叫做“酸差”;测定PH>10的溶液PH值偏低,叫做“碱差”。
考题
在PH9的溶液中,玻璃电极产生的“钠差”能使测得的PH值较实际的PH值偏高。
考题
用Ph玻璃电极测得Ph=10.3的标准溶液结果为Ph=9.3,再用该电极测得Ph=0.5的标准溶液结果为Ph=2.0,试分析原因。
考题
玻璃电极有的碱误差使测得的pH值较实际的pH值()。A、稳定B、偏高C、偏低D、相同
考题
玻璃电极产生的“酸差“和“碱差”是指()。A、测NA+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B、测OH-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C、测定pH高时,产生“碱差”;测定pH低时,产生“酸差D、测pOH时,产生“碱差”;测pH时,产生“酸差”
考题
普通pH玻璃电极测量pH>9的溶液时()。A、会产生钠差B、产生酸误差C、测得的pH值偏低D、测得的pH值偏高
考题
PH玻璃电极在()溶液中,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偏低。A、PH>10B、PH<1C、PH=7D、PH<7
考题
工业PH计的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当把玻璃电极插入被测试样时,在PH敏感玻璃膜内部溶液和被测溶液之间建立起()的平衡状态,此时的电极电势为。A、电压B、电势C、氯离子D、氢离子
考题
玻璃电极法测定水的pH值时,在pH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通常称为钠差。A、偏高B、偏低C、不变
考题
当溶液pH﹥10时,pH玻璃电极易受被测溶液()影响,使电极电位与溶液pH值偏离线性关系A、氧化剂B、还原剂C、胶体物D、Na+
考题
普通pH玻璃电极测量pH9的溶液时()。A、会产生钠差B、产生酸误差C、测得的氢离子浓度偏底D、测得的pH值偏高
考题
在25℃时,玻璃电极法测pH,溶液每变化一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pH()mV。A、10B、20C、59.1D、29.5
考题
测定pH=10-13的碱性溶液时,应使用()作为指示电极。A、231型玻璃电极B、221型玻璃电极C、普通型玻璃电极D、甘汞电极
考题
单选题当溶液pH﹥10时,pH玻璃电极易受被测溶液()影响,使电极电位与溶液pH值偏离线性关系A
氧化剂B
还原剂C
胶体物D
Na+
考题
单选题玻璃电极法测定水的PH值时,在PH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通常称为钠差A
偏高B
偏低C
不变
考题
单选题普通pH玻璃电极测量pH9的溶液时()。A
会产生钠差B
产生酸误差C
测得的氢离子浓度偏底D
测得的pH值偏高
考题
判断题当所测水样的PH值大于10时,应选择含钾的PH玻璃电极,以减小误差。()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玻璃电极法测定水质PH值时,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的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