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青铜群钻在刀尖处磨出r=0.5~1mm的圆弧,其作用是()

  • A、减小孔壁粗糙度
  • B、提高生产效率
  • C、提高孔的形状精度
  • D、提高钻削时的切削速度

参考答案

更多 “青铜群钻在刀尖处磨出r=0.5~1mm的圆弧,其作用是()A、减小孔壁粗糙度B、提高生产效率C、提高孔的形状精度D、提高钻削时的切削速度” 相关考题
考题 标准群钻在钻头的()上对称地磨出月牙槽,形成凹形圆弧刃。 A、前刀面B、副后刀面C、后刀面D、棱带

考题 薄板群钻的特点是() A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 . 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 . 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 . 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考题 对于薄板群钻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 . 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 . 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 . 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考题 修磨钻()的群钻,主要是磨出二重顶角,较大的钻头甚至磨出三重顶角,以减小轴向抗力,提高耐磨性。A、黄铜B、青铜C、铸铁D、碳钢

考题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作用是什么?使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有哪几步?在什么移动指令下才能建立和取消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

考题 标准群钻圆弧刃上各点的前角,比磨出圆弧刃之前减小,楔角增大,强度提高。

考题 薄板群钻的刀尖是指()的交点。A、横刃与内刃B、内刃与圆弧刃C、圆弧刃与副切削刃D、横刃与副切削刃

考题 标准群钻是在标准麻花钻上磨出()形成凹形圆弧刃,降低钻尖高度。A、第二顶角B、单边分屑槽C、横刃D、月牙槽

考题 ()的结构特点是,在标准麻花钻的基础上磨出月牙槽,磨短横刃,磨出单面分屑槽。A、铸铁群钻B、薄板群钻C、深孔钻D、标准群钻

考题 针对麻花钻在钻削大直径钢件孔时排屑不顺应采取的措施是()。A、磨出分屑槽B、磨出内凹圆弧刃C、磨出双重锋角D、磨前刀面

考题 标准群钻上磨出月牙槽形成圆弧刃()。A、使扭矩减小B、增大轴向力C、切削不平稳D、加强定心作用

考题 标准群钻磨出圆弧刃后,主切削刃分成三段能()和(),减小切屑所占空间使排屑、流畅。

考题 为了减小标准群钻的切削阻力,修磨出圆弧刃后,圆弧刃上各点前角比原来()。A、减小B、增大C、不变

考题 薄板群钻外缘处刀尖和钻心处,钻尖在高度上仅差2毫米。

考题 群钻上磨出月牙槽,把主切削刃分成了外刃、圆弧刃和内刃三段。

考题 精孔钻削时,钻头的刀尖处研磨出()mm的小圆角。A、R=0.1B、R=0.2C、R=0.3D、R=0.4

考题 标准群钻的特点是在标准麻花钻的基础上磨出(),磨短()刃,磨出()分屑槽。

考题 薄板群钻,外缘处磨出锋利的两个刀尖,与钻心刀尖相差仅(),形成三尖。A、0.1~0.5mmB、0.5~1.5mmC、1.5~2.5mmD、2.5-3.5mm

考题 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未注圆角R≤0.5,提示在选择精加工车刀时,其刀尖圆弧半径应取R≤0.5mm

考题 标准群钻磨出圆弧刃可将钻心处()增大,改善钻头的切削性能,降低切削力和切削热。A、主偏角B、后角C、横刃斜角D、前角

考题 ()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A、小孔钻B、铸铁群钻C、薄板群钻D、钻削黄铜

考题 薄板钻又称为三尖钻,钻心尖应(),两圆弧槽深应比板厚再深1mm。A、高于外缘刀尖1~1.5mmB、高于外缘刀尖2~2.5mmC、低于外缘刀尖1~1.5mmD、低于外缘刀尖2~2.5mm

考题 钻黄铜的群钻与标准群钻相比较还具有外缘处前角()、横刃()、刀尖角的尖角处磨有过渡园弧等特点。

考题 标准群钻刃磨出月牙槽,形成圆弧刃,圆弧刃上各点前角(),减小了切削阻力,可提高切削效率。A、增大B、减小C、不变D、均有可能

考题 判断题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未注圆角R≤0.5,提示在选择精加工车刀时,其刀尖圆弧半径应取R≤0.5mm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薄板群钻的特点是()A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考题 单选题标准群钻磨出圆弧刃可将钻心处()增大,改善钻头的切削性能,降低切削力和切削热。A 主偏角B 后角C 横刃斜角D 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