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佛教传入中国后,虔诚的佛教徒建筑了无数寺院,还在山崖雕刻石窟和石造像,又称“摩崖造像”。请问在摩崖造像中最大的坐佛和卧佛分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
更多 “佛教传入中国后,虔诚的佛教徒建筑了无数寺院,还在山崖雕刻石窟和石造像,又称“摩崖造像”。请问在摩崖造像中最大的坐佛和卧佛分别在哪里?”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23~25 题 西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佛教初传的历史标志是“ (1) ”。东汉时期在 (2) 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我国最早的佛教艺术雕刻是江苏省连云港 (3) 佛教画像石刻。第23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考题
石窟是佛教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由于佛教和佛教雕刻艺术都是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因此早期的佛教雕刻大多呈现出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从北齐晚期开始我国的佛教雕刻逐渐进入了中国化的进程。我国现存最大的北齐石窟雕塑艺术代表是()。A、龙门石窟B、响堂山石窟C、麦积山石窟D、敦煌石窟
考题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A、固原须弥山石窟B、天水麦积山石窟C、洛阳龙门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
考题
单选题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海螺作为乐器的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记载,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乐中。其中的海螺指的是()A
左旋香螺B
法螺C
印度圣螺D
闪电椰子涡螺
考题
单选题中国寺院里最普遍的艺术形式是:()A
石窟B
彩塑C
摩崖造像D
雕刻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