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路基填筑用天然沙砾、土石混填料是否要做液、塑限试验?
参考答案
更多 “路基填筑用天然沙砾、土石混填料是否要做液、塑限试验?” 相关考题
考题
某路基工程中对土样进行液塑限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对塑性指数Ip描述正确的是( )A.塑性指数Ip为天然含水率与塑限之差
B.塑性指数Ip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差
C.塑性指数Ip越大,土的可塑性越好
D.塑性指数Ip为液限与塑限之差
考题
某路基工程中对土样进行液塑限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5、液塑限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对于高液限土,允许差值要求不大于( )。A.0.5%
B.1.0%
C.1.5%
D.2.0%
考题
路基施工前,需要做以下哪些工作( )。
A.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工地试验室
B.路基填筑前,需要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样进行试验
C.沿线每500m宜有一个水准点
D.普通土样的试验指标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颗粒分析、击实、CBR
E.所有的土样需要做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和膨胀量试验
考题
不属于路基横向裂缝的原因。( )A.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B.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C.路基顶填筑层作业段衔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D.路基顶下层平整度填筑厚度相差悬殊,且最小压实厚度小于20cm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问题:
1.K14+230~K16+380可否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说明理由。
2.通过事件一中的试验,还应得出哪些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3.事件二中还需要获取哪些施工参数
4.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错误做法。
考题
下列属于路基纵向开裂病害原因的有( )。A.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
B.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土
C.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
D.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E.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通过事件一中的试验,还应得出哪些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错误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事件二中还需要获取哪些施工参数?
考题
多选题引起路基纵向开裂病害的原因有( )。A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足B路基填料直接使用了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C同一填筑层路基填料混杂,塑性指数相差悬殊D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E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K14+230~K16+380可否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说明理由。
考题
多选题铁路路基填料需要一级定名和二级定名,分组别需要做()试验A液塑限B颗粒级配C颗粒密度D击实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