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已知q=1.1,则加料液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

  • A、0.1:1
  • B、1.1:1
  • C、1:1.1
  • D、1:1

参考答案

更多 “已知q=1.1,则加料液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A、0.1:1B、1.1:1C、1:1.1D、1:1” 相关考题
考题 加料加香生产前必须检查()与料罐内料液标识是否一致。

考题 含有60%轻烃的原料,以每小时1000Kg加料量进入精馏塔,要求塔顶产品出90%的轻烃,塔底出来的残液中含轻烃小于10%,试计算每小时产量和残液量各是多少?

考题 在精馏过程中,当xD、xW、xF、q和回流液量一定时,只增大进料量(不引起液泛)则回流比R()。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

考题 进料液体量占总进料量的比率,称为()。A、液相分率B、液体浓度C、液汽化D、汽液化

考题 加料量偏(),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

考题 各等级、牌号的料液由于配方物质及()的差异,使各等级、牌号的料液外观颜色、料液的粘度、感官香气也产生不同差异。A、配方比例B、料液产地C、料液温度D、加料量

考题 实践中如何判断加料量适当?

考题 不能提高药液滤过效率的是()A、增大滤过面积B、减低料液温度C、加压或减压D、加助滤剂E、增加料液温度

考题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釜残液的流量为50kmol/h,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为150kmol/h,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则该精馏塔的进料为()。A、泡点进料B、露点进料C、冷液进料D、气液混合物进料

考题 已知精馏q线为y=2x–0.5,则原料液的进料状况为()。A、过冷液体B、饱和液体C、气液混合物D、饱和蒸气

考题 下列是产生塔板漏液的原因()。A、上升蒸汽量小B、下降液体量大C、进料量大D、再沸器加热量大

考题 有73%的甲醇溶液,以每小时13吨的加料量进入精馏塔,塔顶产生99%甲醇,塔底出来的残液中含甲醇0.1,试计算每小时产量和残液量?

考题 在精馏塔的全塔物料衡算中,原料量等于馏出液量加釜液量。

考题 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液货舱总容积与总载重量之比为()。A、1.2~1.8B、1.1~2.0C、1.3~1.45D、1.5~2.1

考题 加料量偏少,反应温度过()会导致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

考题 尾气含苯超标原因:()。A、冷却不好,尾气温度高B、循环液泵不上料C、吸收液量不够或已饱和D、氯化加料量过大

考题 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的原因有:()。A、苯中噻酚化物含量高B、加料量偏少C、反应温度过高D、回收苯中氯苯含量偏高

考题 量过环己醇的量筒为何要加少量水洗涤?且要将此洗液倒入加料用的滴液漏斗中?

考题 填空题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0.40,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0.90(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2,则料液的热状况参数q=()。

考题 填空题加料量偏(),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

考题 填空题已知进料热状况参数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是()(过冷液体)。

考题 多选题尾气含苯超标原因:()。A冷却不好,尾气温度高B循环液泵不上料C吸收液量不够或已饱和D氯化加料量过大

考题 单选题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釜残液的流量为50kmol/h,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为150kmol/h,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则该精馏塔的进料为()。A 泡点进料B 露点进料C 冷液进料D 气液混合物进料

考题 填空题连续精馏过程的进料热状态有()种。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是()。理论板图解时,在F、x,x,q、x,R,操作压力P等参数中,与()无关。

考题 单选题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液货舱总容积与总载重量之比为()。A 1.2~1.8B 1.1~2.0C 1.3~1.45D 1.5~2.1

考题 填空题加料量偏少,反应温度过()会导致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

考题 多选题氯化液颜色发黑,比重偏高的原因有:()。A苯中噻酚化物含量高B加料量偏少C反应温度过高D回收苯中氯苯含量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