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在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可以考虑()。

  • A、向大气排放
  • B、向水体排放
  • C、空间的使用
  • D、物理属性

参考答案

更多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在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可以考虑()。A、向大气排放B、向水体排放C、空间的使用D、物理属性” 相关考题
考题 ()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新建的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B.改建的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C.扩建的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D.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考题 在环境因素识别中须考虑的方面包括( )A.向大气的排放B.向土壤的排放C.向水体的排放D.能量释放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无组织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当有多个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源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属于同一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无需考虑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达标情况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向某小型封闭海湾排放水的工业项目,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污水排放量B:海湾面积C:海岸线长度D:污水排放周期

考题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考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船舶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B:禁止向水体排放船舶含油污水C: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执行当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考题 下列行为中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A:机关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评价B: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评价C: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控制D:事业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管理

考题 下列各项,《水污染防治法》作禁止规定的是()。A.向水体排放和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B.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物 C.向水体排放热水 D.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 E.向水体排放污水

考题 环境因素或影响包括()。A、大气排放B、水体排放C、废弃物管理D、土地污染

考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6.1.2条款,组织应保持的文件化信息包括()。 A、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B、重要环境因素C、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D、法律法规清单

考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组织建立环境目标时需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A、风险和机遇B、人员能力C、信息反馈D、业务过程

考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以确定其范围。A、边界和适用性B、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C、活动、产品和服务D、过程

考题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因素包括:()。A、向大气、水体、土地的排放B、能源的使用C、原材料的使用D、能量释放(如热、辐射等)

考题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哪些方面()A、向大气和水体的排放;B、固体废弃物的管理;C、土地和噪声污染;D、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考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确定的环境的状态和特征。A、环境绩效B、环境状况C、环境影响D、环境因素

考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下列哪项说法不确定?()A、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到生命周期的观点B、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只要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要考虑到生命周期的观点,但并不要求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C、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需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D、组织不必单个考虑每个产品、组件或原材料以确定和评价其环境因素

考题 在ISO-14001标准体系中,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评价的准确性,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外,还应考虑()问题。A、大气排放B、水体排放C、废物管理D、材料的利用

考题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等多个方面。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向土壤的排放;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E、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

考题 《水污染防治法》不禁止的行为是()。A、利用渗井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B、在水环境质量标准内排放含热废水C、向水体倾到城市垃圾D、向水体排放酸液

考题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考题 各部门在识别环境因素之前,应收集如下有关的信息:()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向土地的排放D、能源使用E、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废物和副产品F、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G、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排放H、以上都是

考题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A、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继续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考题 单选题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B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D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适时进行修订

考题 单选题各部门在识别环境因素之前,应收集如下有关的信息:()A 向大气的排放B 向水体的排放C 向土地的排放D 能源使用E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废物和副产品F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G 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排放H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向某小型封闭海湾排放水的工业项目,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污水排放量B 海湾面积C 海岸线长度D 污水排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