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女性患者,24岁,贫血l年。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9/L,红细胞3³1012/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4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溶血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巨幼细胞贫血
  • D、缺铁性贫血
  • E、脾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

更多 “女性患者,24岁,贫血l年。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9/L,红细胞3³1012/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4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缺铁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18岁,头晕、乏力半月就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失血E.急性白血病

考题 女性患者,24岁,贫血l年。血红蛋白809/L,红细胞3X1012/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143。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 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 X 1 09/L,血小板l 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

考题 女性,20岁,贫血2年,平时月经量较多,自感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血常规: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1012/L,网织红细胞0.008,用硫酸亚铁治疗1周后,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无变化,网织红细胞O.036。患者可能诊断为( )A.急性失血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考题 女性,26岁,贫血3年,平时月经量多,平时自感乏力,活动后有心慌气短,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l09/L,网织红细胞0. 011,用硫酸亚铁治疗2周后,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无变化,网织红细胞0. 052.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失血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考题 患者,女,因活动后心悸就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2g/L,平均红细胞体积6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血清铁5µ总铁结合力80µmol/L,血清铁蛋白3µg/L.??考虑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巨?红细胞性贫血E.铁粒?细胞性贫血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 X 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

考题 女性患者,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其余均无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4.0×109/L,网织红细胞0.06。肝、肾功能正常,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追问病史,患者常有月经过多。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肾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慢性周期性上腹痛2年,头晕及活动后心悸、气促1周。血常规: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66g/L。提示该病人A.正常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

考题 (131~133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3岁,有贫血病史10余年,全身检查其他未见异常。口内有残根,不松动,需要拔除。 该患者满足下列哪项可行拔牙A.血红蛋白在709/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B.血红蛋白在809/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C.血红蛋白在809/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0%以上D.血红蛋白在709/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0%以上E.血红蛋白在709/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5%以上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头晕1个月来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40×109/L。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血友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溶血 E、缺铁性贫血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继发感染 B、颅内出血 C、心衰 D、牙龈出血 E、贫血

考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10/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8×10/L,血小板80×10/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 B.继发感染 C.颅内出血 D.心衰 E.牙龈出血

考题 患者,女性,头昏、心悸、颜面苍白3年,吞咽困难。血常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50g/L。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染色过浅。该患者首选的抗贫血药物为()A、叶酸B、口服铁剂C、维生素BD、泼尼松E、雄激素

考题 患者,女性,23岁,面色苍白2年,血常规:白细胞6.5×109/L,血红蛋白46g/L,血清铁54μg/L,该患者诊断考虑为()A、巨幼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考题 患者,女性,24岁,贫血1年。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3×1012/L,网织红细胞0.006,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升为0.014,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缺铁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

考题 患者,女性,67岁,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180/110mmHg。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g/L,血尿素氮27.48mmol/L,肌酐504.2μ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引起该患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铁的摄入减少B、毒素抑制骨髓造血C、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D、毒素抑制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E、肾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考题 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为:男性血红蛋白(g/L)____,血细胞比容(HCT)____,红细胞计数(×1012/L)____;女性血红蛋白(g/L)____;血细胞比容(HCT)____,红细胞计数(×1012/L)____。

考题 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10×1012/L,则其贫血程度为()A、轻度贫血B、中度贫血C、重度贫血D、极重度贫血E、以上均不是

考题 单选题女性,20岁,贫血2年,平时月经量较多,自感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血常规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1012/L,网织红细胞0.008,用硫酸亚铁治疗1周后,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无变化,网织红细胞0.036,患者可能诊断为(  )。A 失血性贫血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女性,24岁,贫血1年,血红蛋白809/L,红细胞3.0×1012/L,网织红细胞2.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用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4.3%,最可靠的诊断是(  )。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10×1012/L,则其贫血程度为()A 轻度贫血B 中度贫血C 重度贫血D 极重度贫血E 以上均不是

考题 单选题女性患者,24岁,贫血l年。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9/L,红细胞3³1012/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4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溶血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细胞贫血D 缺铁性贫血E 脾功能亢进

考题 单选题女性患者,24岁,贫血1年。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L,网织红细胞0.007,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口服铁剂治疗7天后,血红蛋白不升,网织红细胞为0.04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溶血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细胞贫血D 缺铁性贫血E 脾功能亢进

考题 填空题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为:男性血红蛋白(g/L)____,血细胞比容(HCT)____,红细胞计数(×1012/L)____;女性血红蛋白(g/L)____;血细胞比容(HCT)____,红细胞计数(×1012/L)____。

考题 单选题答案正确答案:C38.女性患者,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其余均无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2.5×10/L,白细胞4.0×10/L,网织红细胞0.06。肝、肾功能正常,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追问病史,患者常有月经过多。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巨幼细胞贫血D 肾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8岁,患慢性胃炎5年余,头晕、乏力2月余,按贫血治疗,给予硫酸亚铁口服1周,血常规示白细胞8.0×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60g/L。血涂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网织红细胞0.045,骨髓检查铁粒幼细胞减少,考虑诊断(  )。A 慢性感染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巨幼细胞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