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3~35 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接地 方式可采用( 〉。
A.消孤线圏接地;B.高电阻接地; 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考题
一条长1km的10kV的三芯电缆的电容量可达0.58μF,可见电缆对地存在静电耦合电容,因此采用电缆利于()。A、改善功率因数B、提高线路输送容量C、降低线路损耗D、减小接地电流
考题
有一条由三相单芯电缆组成的线路长400m,采用()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A、护套一端直接接地B、护套两端直接接地C、护套交叉互联接地D、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阀片接地
考题
电缆金属护套采用两端接地,与实行交叉互联接地比较,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可以有效提高()。
考题
有一条110kV电缆线路长600m,采用()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A、单端接地,另一端经保护器接地B、交叉互联C、两端接地D、不需接地
考题
有一条单芯电缆线路长400m,宜采用()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
考题
海底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层,宜采用两端直接接地,中间接头处交叉互联的接地方式()。
考题
单芯电缆线路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可采用()A、护套一端接地B、两端接地C、交叉互联接地D、不接地
考题
超高压交流单芯电缆线路采用()接地方式效果更好一些。A、护套一端接地;B、护套两端接地;C、护套交叉互联:D、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
考题
有一条110kV电缆线路,长400m,采用()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A、护套一端接地;B、护套两端接地;C、护套交叉接地;D、随便接地。
考题
电缆长度100m及以上时,宜隔每400m(()方式)或()m(AT供电方式)划分区段且在每个区段应实施接地绝缘分隔。
考题
线路接地装置,按接地装置的安装地点来分有()A、用户线路设备接地装置B、架空电缆接地装置C、架空杆路接地装置D、地下电缆接地装置
考题
3~10kV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3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考题
同一路径的城市地下电缆数量在()根以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电缆隧道敷设方式。A、18B、24C、30D、50
考题
电缆长度100m及以上时,宜隔每400m(直供方式)或()m(供电方式)划分区段且在每个区段应实施接地绝缘分隔。
考题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带电检测时,单芯高压电缆线路接地方式采用()或交叉互联接地。A、双端接地B、不接地C、直接接地D、单端接地
考题
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有困难的基站,也可以采用()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
考题
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钢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有困难的基站,也可以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
考题
有一条电缆线路长400m,采用()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A、护套一端接地;B、扩套两端接地;C、护套交叉互联;D、随便接地。
考题
超高压、超长距离的交流单芯电缆线路采用()的接地方式效果更好一些。A、护套一端接地;B、护套两端接地;C、护套交叉互联;D、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
考题
有一条300m长的充油电缆线路,供油的方式应采用()供油最适宜。A、重力箱一端;B、压力箱一端;C、一端重力箱一端压力箱;D、两端压力箱。
考题
单选题10kV侧有电缆线路6条,其中两条长4.5km,两条长5km,两条长7km,中性点应选用()方式。A
直接接地B
经电阻接地C
不接地D
经消弧线圈接地
考题
单选题35kV侧有架空线路5条,其中一条长10km,两条长15km,两条长20km,中性点应选用()方式。A
直接接地B
不接地C
经消弧线圈接地D
经电阻接地
考题
单选题同一路径的城市地下电缆数量在()根以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电缆隧道敷设方式。A
18B
24C
30D
50
考题
单选题3~10kV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3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
不接地B
消弧线圈接地C
低电阻接地D
有效接地
考题
单选题35kV侧有架空线路7条,其中一条长20km,两条长25km,两条长30km,两条长35km,中性点应选用()方式。A
直接接地B
不接地C
经消弧线圈接地D
经电阻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