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次/分)()。

  • A、60
  • B、80
  • C、100
  • D、120
  • E、140

参考答案

更多 “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次/分)()。A、60B、80C、100D、120E、140”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女。足月剖宫产,生后20小时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精神反应差,拒乳。次日出现嗜睡、尖叫、抽搐,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颅内出血B、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新生儿胆红素脑病D、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E、新生儿破伤风

考题 孕妇在家中早产。患儿生后7天出现烦躁不安,张口困难,面肌痉挛,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窒息B、新生儿败血症C、新生儿硬肿症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颅内出血

考题 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

考题 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次/分) A.60 B.70 C.80 D.90 E.120

考题 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

考题 患儿男,孕39周出生,生后4小时。吸引器助产出生,出生时羊水粪染,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肌张力正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6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A.新生儿低血糖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D.新生儿硬肿症 E.新生儿破伤风

考题 某患儿生后发生严重窒息经30秒有效正压通气后,心率为50次/min应立即开始(),操作者将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置于新生儿(),按压深度为();同时进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与正压呼吸的比例为()。

考题 患儿,出生时Apger评分为3分,生后2天,患儿仍嗜睡,瞳孔缩小,偶可出现惊厥,头颅CT可见枕叶密度降低。该患儿诊断考虑为()A、核黄疸B、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新生儿硬膜下出血D、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E、新生儿窒息

考题 孕妇在家中早产。患儿生后7d出现烦躁不安,张口困难,面肌痉挛,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窒息B、新生儿败血症C、新生儿硬肿症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颅内出血

考题 患儿,女出生时Apgar评分3分,生后2天,嗜睡,肌张力低,瞳孔缩小,时有惊厥,头颅扫描,可见右时有低密度影,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核黄疸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新生儿窒息D、亲生儿硬膜下出血E、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

考题 患儿,生后4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呼气性呻吟,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胸廓凹陷,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窒息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新生儿颅内出血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E、感染性肺炎

考题 患儿,女,出生时Apgar评分3分,生后2d,嗜睡,肌张力低,瞳孔缩小,时有惊厥,头颅CT扫描,可见右叶有低密度影。该患儿最可能诊断为()A、核黄疸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新生儿窒息D、新生儿硬膜下出血E、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生后4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呼气性呻吟,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胸廓凹陷,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 新生儿窒息B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 新生儿颅内出血D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E 感染性肺炎

考题 单选题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 )A 60次/分B 70次/分C 80次/分D 90次/分E 100次/分

考题 单选题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次/分)()。A 60B 80C 100D 120E 140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生后12小时。出现呼吸困难,鼻扇,呻吟,胸部X片示:两肺呈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应诊断为(  )。A 新生儿湿肺B 新生儿窒息C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D 新生儿肺炎E 新生儿呼吸暂停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孕39周出生,生后4小时。吸引器助产出生,出生时羊水粪染,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肌张力正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6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A 新生儿低血糖B 新生儿败血症C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D 新生儿硬肿症E 新生儿破伤风

考题 填空题某患儿生后发生严重窒息经30秒有效正压通气后,心率为50次/min应立即开始(),操作者将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置于新生儿(),按压深度为();同时进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与正压呼吸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