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竞赛 问题列表
问题 2004年6月3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农药厂突然有14名工人出现胸闷、呕吐、眩晕、腹痛、冒冷汗的症状,3人出现意识不清,遂至其厂医院就诊。查体:呼吸急促、分泌增加;心搏过缓,血压下降;小便失禁、瞳孔缩小、食物模糊、唾液分泌过度、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和肌肉无力。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碱酯酶均降低(2000U/L)(酶法)。简述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问题 简述如何预防肺结核。

问题 男性,32岁,因间歇发热40余天,咳嗽、咳痰1周前来就诊。 患者于40余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呈间歇性,体温波动于37.4~38.6℃之间,无畏寒及寒战。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及抗生素(具体不详)均无效。伴明显的全身乏力、盗汗厌食。1周以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呈白色黏液样,服止咳化痰药无效。发病以来进行性体重减轻,约18kg左右,大便稀,2~4次/分,小便尚可。 既往体健,曾有不洁性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结核、肝炎病史,否认结核病人接触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查体:T38.1℃,P98次/分,R21次/分,BP130/80mmHg。 慢性病容,消瘦,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颈部及腋窝有多处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可活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未闻及异常杂音。腹平软,肝肋缘下2cm,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分。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Hb86g/L,WBC2.3*109/L,N64%,N36%;尿常规:蛋白(+)。 免疫学检查:CD4+/CD8+1.0,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散在点片状阴影。 问:请作出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诊断依据。

问题 如何预防疫情的发生?

问题 2011年5月10日9时,某市某高校一大学二年级女生李某,出现发热(体温38.5℃)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以“上感”治疗,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女生被转诊至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发现:神志清楚,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9.0℃,眼结膜充血,脉搏78次/分,血压120/75mmHg,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胸片X线照片未见异常性改变。实验室检测WBC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GR)80.35、淋巴细胞1.0*109/L。并采集咽拭子样本后送检,5月14日,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初步诊断:甲型H1N1流感。从2011年5月10日13时至5月15日20时,李某痛宿舍及同层宿舍女生中,共有22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体温均超过38.5℃。采集体温在38.5℃以上的22例患者咽拭子经荧光定量PCR或RT-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18名甲型H1N流感病毒呈阳性,马上送往医院治疗。在所有19位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有10例病人心肌酶升高;4例病人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3人胸片提示有肺炎阴影,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其他检验均未发现异常。请回答咽拭子样本采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问题 如何预防疫情的发生?

问题 请根据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问题 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同期厂外无类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霍乱弧菌(O1),并及时控制了疫情。简述本次调查的步骤。

问题 男性,40岁,农民,因多食、多饮、消瘦半年,双下肢麻木半个月来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至500g以上,最高达75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伴尿量增多,曾看过中医,服中药治疗1个多月无好转,未验过血。半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有时呈针刺样疼痛。病后尿便正常,睡眠好。既往体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 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无浑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感觉减退,袭腱反射消失,巴氏征(-)。 实验室检查:Hb125g/L,WBC6.5*109/L,N65%,L35%,PLT235*109/L。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酮体(-),镜检(-);空腹血糖11mmol/L。 问题:请作出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诊断依据。

问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伤寒和副伤寒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问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霍乱/细菌性痢疾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

问题 对食物中毒病人的调查应注意哪些环节?

问题 2006年9月18日晚上7点,某市CDC接到某镇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9月18日下午3点左右,该镇中心卫生院发现两例疑似霍乱病人,到18日下午5时,该院已经累计收治了8例疑似霍乱病人,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痛、米咁样大便,无腹痛、无发热。根据采集的病史初步获悉:9月17日中午,8例病人均参加了该镇陈女士在当地某餐馆举办的生日宴会。接到报告后,该市CDC立即派出由流行病学、检验、消毒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前往该镇调查。发病地点是一个近海的渔港,产业主要以渔业为主。调查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仔细询问了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初步诊断:霍乱(疑似)。同时,该市实验室从8例病人大便中,均检测出O139霍乱弧菌,经调查组细菌专家核实,实验结果正确。调查组结论:此次疫情为霍乱暴发。简述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

问题 女性,65岁,退休工人,因与家人生气时突然昏迷4小时就诊。 患者于4个小时前因家庭琐事与家人争吵,正生气时突然剧烈头痛,继之很快昏迷不省人事,曾吐过1次,呈喷射性,吐出食物,无大小便失禁、抽搐和咬破舌头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余年,未进行系统治疗,既往无类似病史,无心、脑、肝肾疾病及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家族史中父亲因高血压病死亡。查体:T36℃,P80次/分,R20次/分,BP165/100mmHg。 昏迷,双眼向右侧凝视,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左侧上下肢瘫痪,左侧巴氏征(+)。 实验室检查:Hb124g/L,WBC6.8*109/L,N68%,L32%,PLT240*109/L。 问题:请作出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诊断依据。

问题 简述室内空气污染事故的调查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