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血管造影DSA医学成像技术 问题列表
问题 关于CT容积扫描的一般要求,错误的是A、基于滑环技术的扫描架连续旋转运动B、检查床双向连续移动C、球管冷却性能必须提高D、采用螺旋扫描加权图像重建算法E、大容量的内存

问题 CT的优点不包括A、CT得到的图像层厚准确,无层面以外结构干扰B、CT得到的图像清晰,密度分辨力高C、可做定量分析D、可做图像后处理E、可做穿刺活检检查

问题 关于矩阵与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B、矩阵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C、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D、显示矩阵往往小于或等于采集矩阵E、像素越多,图像质量越高

问题 关于CT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奖项中,错误的是A、1972年4月,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宣读了关于CT的第一篇论文,宣布了CT的诞生B、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C、亨斯菲尔德于1972年获得McRobert奖D、亨斯菲尔德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E、与亨斯菲尔德一起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是考迈克

问题 关于CT机械运动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A、包括扫描机架、滑环、定位光源和扫描床B、滑环根据结构形状,分为盘状滑环和筒状滑环C、根据X线产生部分接受电压的高低,可分为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D、滑环导电刷通常有两种类型:金属导电刷和混合导电刷E、扫描床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承重和床面材质

问题 CT扫描一般采用较高的千伏值(120~140kVp),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减少光子能的吸收衰减系数B、降低骨骼和软组织的对比度C、增加穿透率,使探测器能够接收到较高的电子流D、使用较高的千伏值可增加探测器的响应系数E、为了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问题 关于CT原始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B、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C、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D、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E、与重组图像的质量有关

问题 关于矩阵与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B、矩阵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C、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D、显示矩阵往往小于或等于采集矩阵E、像素越多,图像质量越高

问题 关于扫描野的叙述,错误的是A、扫描野或称有效视野B、扫描野是扫描前设定的可扫描范围C、在定位相扫描后,扫描野不可以再次设置D、理论上,重建视野只能小于扫描野E、有效视野的大小仍可改变

问题 关于CT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3年,美国的Douglas boyd博士开发出电子束CTB、1989年,滑环技术应用于CT设备C、1992年,研制成功多层(4层)螺旋CTD、2003年,16层螺旋CT研制成功E、2007年,推出首台双源和双探测器系统的CT扫描仪

问题 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部分容积效应主要有两种现象:部分容积均化和部分容积伪影B、部分容积均化影响CT值的准确测量C、部分容积伪影产生于衰减差别过大的组织D、部分容积伪影最常见的现象是在头颅横断面扫描时颞部出现的条纹状伪影E、部分容积伪影与射线硬化作用无关

问题 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部分容积效应主要有两种现象:部分容积均化和部分容积伪影B、部分容积均化影响CT值的准确测量C、部分容积伪影产生于衰减差别过大的组织D、部分容积伪影最常见的现象是在头颅横断面扫描时颞部出现的条纹状伪影E、部分容积伪影与射线硬化作用无关

问题 在CT成像中,错误的是A、物体对比度是相邻两个物体之间在图像中的显示能力B、物体对比度与物体的大小有关C、物体对比度与物体的原子序数有关D、物体对比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E、物体对比度与重建的算法无关

问题 双源CT可以利用两个X线球管发射不同的能量,错误的是A、骨骼的CT值:80kV时,670HU;140kV时,450HUB、对比剂的CT值:80kV时,144HU;140kV时,296HUC、对血管和骨骼进行直接减影D、可对某些组织,如肿瘤组织进行特征性识别E、对人体的体液成分进行识别

问题 关于CT层厚的叙述,错误的是A、准直宽度是指CT机球管侧和受检者侧所采用准直器的宽度B、在多层螺旋扫描方式时,决定层厚的是所采用探测器排的宽度C、有效层厚指扫描时实际所得的层厚D、层厚越小,误差越大E、层厚的误差与扫描所采用的方式和设备的类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