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申论 问题列表
问题 问答题1)某酒店一包厢,6名顾客“酒足饭饱”后离开。记者注意到,餐桌上至少还有一半的菜没吃完,一盘鱼几乎没动,一盘羊肉还剩一大半,甜点和水果基本没动,一瓶已经打开的葡萄酒,还剩下三分之二……  记者打听了一下,上述这餐饭花了将近2000元。“他们好像有生意往来,晚上喝了很多酒,但没怎么吃菜。”酒店服务员说,类似交际应酬的饭局,基本上都点菜超量,也很少人会打包。  做生意的林先生经常宴请客户,在他看来,尽管知道点的菜可能吃不完,但如果不够丰盛,就显得太不体面,生意或许会受影响。“很多时候,菜才吃了三盘左右,大家就开始猜拳喝酒了。”林先生说。  像这样的“面子饭”,在很多酒店成了主角。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这种应酬宴席,人们往往倾己之力,备上最好的酒菜,每桌三四干元很正常,四五千元的也习以为常,高端的甚至每桌上万元的也有。而真正开席后,却往往因为拼酒而顾不上吃菜,有些菜甚至没人动过。主人又碍于面子,不愿意打包。有时候工作人员打包好了,主人却已和客人寒暄离场。  在某中餐酒楼的茶水区墙壁上,“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提示牌醒目地贴在墙上。经理钟某告诉记者:“这张提示牌一直都贴,大部分客人还是能够将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的,但是也有例外,在我们这里就餐的客人大约有三分之一都会出现剩菜较多并不愿打包的现象,特别是商务宴请或婚宴。有时候安排好的一桌人有几人缺席,一桌菜就会剩下很多。”  “餐厅服务员在客人点菜的时候会不会主动建议少点一些?”记者问道。  “通常的茶食、饭食,因为要计茶位,点餐的时候服务员都会提醒客人先上着,不够再点。但是婚礼或商务宴请那些,很多市民还是更注重面子和待客礼仪,比如有些举办婚宴的人指定必须要有鸡、鸭、鱼、肉或海鲜类菜式。请外地生意合作伙伴吃饭一定要酒足饭饱才算尽到地主之谊等。”  就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市饮食协会相关负责人黄先生,他告诉记者,由于饮食业竞争激烈,点菜时主动提醒食客不要过量点餐的商家的确较少。  2)吴先生:一顿饭38道菜倒掉近一半  因工作关系,最近参加了几次单位的公款宴请,每次十来个人参加,桌上的菜一般在20道以上,从昂贵的海鲜到本地产的甲鱼、野鸡、野猪等,各种山珍海味一应俱全。一桌菜一般价值在4000元以上,喝上四五瓶高档五粮液,再加上每人一包高档香烟,每次公款吃喝花费不低于l万元。让人心里纠结的是,菜上得太多,根本吃不完,最后上的几道菜往往连筷子都没动,就被服务员倒进潲水桶。  最让我感到揪心的,是某单位在一家高档大酒店一次宴请,大包间足有200平方米。一桌主客加在一起共21人。我仔细数了数,从宴席开始到结束,共上了38道菜,除了几个小菜外,多为高档海鲜和本地高档特色菜,1420元一瓶的高档白酒喝了10瓶,1500元一条的高档烟开了3条。我问过结账的人,这一桌宴席共花费24800多元。宴席直到大多数人喝得头昏脑涨、打着饱嗝才结束。我看了看桌上的菜,接近一半没吃掉,另有四五道菜根本没人动筷子。在这种场合,一般人都好面子,谁都不好意思打包,剩下的菜全部被服务员倒进了潲水桶,估计浪费的菜价值不下1500元,实在可惜。  王先生:看见公款吃喝剩那么多菜,心疼!  在某家连锁酒楼,公务、商务宴请主要集中在酒楼的十几个包房。据服务员介绍,其中一间包房内是一个公务宴请活动,就餐标准是十五人四千元,一人均消费270元左右。客人走后,记者和酒楼厨师走进去发现,有四五个菜基本没动,其中一道菜叫全家福,价值688元,里面的食材主要是鲍鱼、鱿鱼、大虾等,但就是这样一个大菜,客人却只吃了不到一半。在另一间包房,菜品浪费更为严重,三四道大菜客人都只吃了不到一半,最后服务员只能将他们作为厨余垃圾倒掉。酒楼经理说,餐厅的食物浪费主要集中在包房。总厨师算了一笔账,餐厅内平均每位客人用掉4斤菜、1斤肉和1斤主食,根本吃不完,每天要倒掉两千多斤剩菜。事实上,记者调查的这家酒楼属于中档,包间人均消费两三百元就算高的,而比这档次更高的场所在全国有很多。有媒体调侃说,公款吃喝的陋习行之有年,点一大桌菜,让客人吃到撑,喝酒喝到昏,主人才有面子。反正“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  “我开饭店十几年了,说句实话,我最喜欢和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打交道,感觉他们的钱多得花不完,宴请客人大方,客单价也高,但看见公款吃喝剩那么多菜,我还是心疼!”郑州一家高档饭店的负责人王先生说。  3)宴请在中国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逢事必吃已是中国的一大习俗,特别是在职场公关和生意谈判上,宴请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包间是密谈“私事”的“第二会议室”,酒席是讨价还价的“第二谈判桌”,此时宴请的意义已不在吃喝,其级别的高低、规模的大小,关系着事情的成败;此刻浪费与否也和胃口无关,醉翁之意不在酒,再贵的饭菜,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比,皆算是小钱儿。  其实,相似的情景同样存在于民间。中国人本来就好客,经典表现是在宴请上特别慷慨,哪怕自己回头再去“窝头咸菜”。再加上“物极必反”,我们过去总为请不起客人吃饭而尴尬,现在富裕了,请起客来一定要大大方方,痛扫昔日之寒酸。所以才会出现餐桌上过度地大吃大喝,出现某些地区庆祝喜事要连吃三日的奢华之象。而任何事物,一旦演变成习俗,就会积重难返,譬如说宴请,当奢侈之风在整个社会形成后,你想免俗就会被视为“吝啬鬼”。于是,即使那些不想在“舌尖上浪费”的人们,迫于习俗的压力,也要在宴请时作出违背个人意愿的事。  在中国,餐饮浪费除集中表现在餐馆、饭店过度消费的酒席上,还突出表现在学校,特别是大学的食堂里。记者去天津某大学中的一座食堂就餐,随便采访了正在收拾着剩饭的两位清洁女工,她们告诉记者,每天中午,仅她们所在的这一层楼的餐厅,扔掉的早中餐剩饭就有8大桶,那桶半人高,能装四五十公斤。记者站一边观看,发现吃空餐盘者极少,有些饭菜没动多少就被送到清洁女工这里,后者把餐盘往桶里一倒,剩米饭、剩馒头就瞬间变成垃圾。此校有两座大食堂,每座两三层,仅这一层扔掉的剩饭就有8大桶,所有楼层加起来该有多少桶?天津数十家大专院校,全国数万家大专院校,加起来浪费的饭菜该有多少?  学生吃饭绝非公款消费,为何也会如此浪费?一是因为上行下效,当整个社会从南到北、从上到下都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时,还有多少人能给青少年作出节省粮食的榜样?其次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一些养育方式,也使很多青少年从小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去供应短缺,孩子又多,家家父母自小教给孩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糟蹋粮食的孩子会受到家长的责骂,甚至是惩罚。到了独生子女的时代,家家对孩子娇生惯养,很多孩子吃饭挑食,养成了不吃就扔的习惯,记者不止一次看到,有的大学生饭菜端来吃上几口后不满意,立刻把餐盘一推,重新去买其他的饭菜;有的干脆一次性买来好几份菜,拣其中对口的吃点,其余全部倒掉。  万千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军,他们马上就要走向社会了,他们早在家里、在学生时代就已养成了“舌尖浪费”的恶习,试想他们是否也会成为整个社会“舌尖浪费”的后备军?结果应当是肯定的。  4)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不节约粮食,我们就可能面临粮食危机。  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1/4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  在2015年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目前中国还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当今中国,大量贫困人口视粮食如生命。  广西大学农学院李教授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访问时表示:根据初步调查,每个家庭或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被浪费了,一般人认为这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才10%嘛,还有90%都用掉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大的方面,从国家的层次考虑的话,那么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5)加拿大的食物浪费与人们对待食物的方法和态度有关,也反映了加拿大物产丰富和生活富裕的现实。食物浪费不仅影响经济,也影响环境。浪费食物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食物垃圾被填埋、焚烧,会生产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长远看,减少食物浪费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对其政策、战略作出大量调整,也需要各级政府之间以及行业内部进行协调。建议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减少食物浪费现象。根据专家的意见,消费者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例如:不要过多储存易腐烂食物,购买食物时查看保质期,避免购买大包装食物,根据一周的用餐计划购买食物,把剩菜剩饭放进冰箱并及时吃掉,不要把冰箱装得太满,把过于成熟的果蔬做成饮品或当作烘烤食品原料等。  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餐厅浪费行为最严的国家。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浪费现象,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从幼儿园起,德国的孩子们就会受到节俭就餐的教育,孩子们就餐时老师会按需分配食物,一次不能太多,有需要的孩子可再加。在家里,孩子若浪费食物,也会被罚以劳动。在德国,政府不能随便请客吃饭,政府的财务制度卡的很严,报销手续复杂。即便是普通宴请,也要首先填写请客申请表,详细说明请什么人、大概价格、请客目的,然后交给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  6)根据《南京市深化“文明餐桌”行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南京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文明餐桌”行动宣传海报。餐桌上要设有“不剩饭、不剩菜”“一滴汗、一粒粮”等内容的提示牌;菜单不仅要提供菜品价格,还要明确相应价格的菜品分量。  南京市旅游委员会主任金先生说:“在客人点菜的过程中要友情提醒,比如根据人数、消费情况,做一些适度的提醒。”  根据《武汉市剩饭剩菜自律公约与处罚办法》,武汉将定期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剩饭、剩菜现象进行检查,餐饮消费者进餐时浪费严重的,餐饮经营单位应酌情进行提醒、劝导和告诫,不听劝导和告诫且态度恶劣、情节严重的,在媒体曝光。  对于不积极配合“文明餐桌”行动的餐饮企业西安则规定了三级处罚标准。西安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姜先生说:如属首次检查不合格,由督查人员给予警告。由“文明餐桌”行动办公室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检查不合格的,在“文明餐桌”行动相关单位的门户网站、西安文明网及相关新闻媒体专栏上予以公布;连续三次检查不合格的,由文明办取消其文明单位称号或取消其申报文明单位资格,取消“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店称号或创建资格,并在全市新闻媒体上公布。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三)请以“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3)总字数800~1000字。

问题 问答题1)几乎所有中国孩子胸前都曾飘扬过红领巾,人人都知道它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对于初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与向往。然而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绿领巾”本身并不惹人厌憎。有不少城市在尚不到入队年龄的一年级新生中间试行“绿领巾”,将它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标记,衬着一张张稚嫩笑脸,像新长出的树苗一般可爱而充满希望。  但这一次,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却被老师当成“激励没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被学生们解读为“差生”的身份标志。记者采访时发现,孩子们一离开学校就赶快摘下“绿领巾”藏进书包,听见系“绿领巾”的孩子说:“不戴怕老师说,我学习就这样,戴上绿领巾也没用”,系红领巾的孩子说:“你学习差,只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放学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十四中的学生走出了教室,穿红色校服的同学显得格外显眼。这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包24中优秀生”的大字。  没能穿上红校服的同学对媒体表示,“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无论是“绿领巾”还是“红校服”,这种有色教育无疑都是一种冷暴力、软暴力。这种暴力的特点在于,行为者不是通过殴打、体罚等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而是以冷淡、放任、嘲讽的态度区别对待学生。从实践来看,后者比前者更为可怕。正如心理专家所指出的,较之殴打、体罚给孩子造成的身体伤害,“冷暴力”给孩子造成的隐性伤害更不容易被发现,也是危害最大的。  包头市河东区教育局已对此事作出处理,要求包头二十四中停止学生穿红校服的做法,并在一周内收回发放的全部红校服;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打电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说明情况,挽回因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局还表示,将就此事在全区中小学校进行通报,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意见,不得以任何形式区别对待学生。  2)“孩子表现不好,就在他脸上盖个蓝墨水的印章,这跟古代给犯人脸上刺字有什么区别”。有家长向《南方都市报》投诉称,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上芬小学有老师在表现不好的学生脸上盖章以示批评。  记者在该校三年一班教室内看到,有3名孩子脸上分别有红、蓝两种颜色印章。涉事老师称,该校有一项争优创先的学生评比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她个人考虑欠妥,将原本应该盖在本子上的印章用在学生脸上。上芬小学副校长向孩子及家长表示歉意,并称会认真反思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会犯错,孩子犯了错,给点小小的“惩罚”是必要的,但这种手段在使用时要慎之又慎,否则会起到不良效果。  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儿有高低。生态自然之规律尚无法改变,与其对小学生的教育来说,想通过一些“无知”、“激进”、“拔苗”、“速成”等方式来提升,是不可能的。“绿领巾、红校服、蓝印章”等事件又一次挑战教育理性了,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的人,都该意识到,需要坚守的仍然是“遵循教育规律”这一教育的底线!  值得警醒的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除了家长投诉、媒体曝光的案例以外,还有多少荒唐的有色教育在被一些学校与教育者沿袭?对此,不仅教育者要反思教育行为的对错,多一份教育智慧,少一份教育浮躁。教育部门也不能止于要当事教师退款道歉,而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以平等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教育发展迅速,一座座校舍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书声琅琅,一个个园林化校园相继落成,反观农村教育落差太大。不可否认,上世纪末,我国农村教育就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14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1%。但是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必保的重点。早在1993年我国政府就提出,到2000年这一指标达到4%,据数据统计,当时这一指标为246%。199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255%,2015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4%,但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5%左右的水平。  4)“我从2008年到A农村小学当校长以后,就经常听到老师们的诉苦。”提起农村老师面临的困境,A校校长江某深有感触。  江校长回忆说,他刚到A校,就骑着摩托车驱车十几公里走访几所最贫穷、边远的小学查看情况。“第一眼见到,寥寥数十学生,几名老师,校舍非常简陋,更不用说实验室、图书室了。第一感觉就是很凄凉,而那里的老师们却对我说:‘习惯了’,听了心里感动又很难受。”他还说,老师的事业就是良心工程,他们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工作生活着,他们的境况值得同情,奉献值得尊敬。  江校长向记者介绍了A学校老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这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大部分是民办转公办教师,青年教师大部分参加专科或本科的自考、函授。专业水平12%左右的教师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工作,52%处于适应期教师,专业较好的教师占31%左右,骨干教师仅占5%左右。  记者了解到,许多老师仍然没有学生意识、问题意识,离开教材教参无法上课;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材料作用认识不清,备课上课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大部分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但大都以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目标,对学生是否有真正的发展关注不够,“严而不活”、“灌而不思”、“教而不启”是大部分课堂的真实写照。  江校长笑说他20多年的教龄了,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农村小学老师大多数都是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而这1000多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压力很大。  “大学本科毕业生刚进校做老师时,扣除三金后,每个月只剩下880元的薄薪,只比本地最低工资水平850元/月多了一点点。这样的工资待遇,自然留不住年轻老师。”一位年轻老师说道。  此外,在这里上学的农村学生中,38%吃不到肉类,偶尔吃一次,也不到一两,61%的学生吃不到蛋类,80%的学生吃不到奶制品,39%的学生吃不到豆类,35%的学生每天只能吃到一种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萝卜等。大部分学生吃的菜是从家带的咸菜、辣椒酱。  “长期这样的饮食会引起能量——蛋白质缺乏、钙缺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身体抵抗能力差等现象。”江校长说。  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落后于城市同龄儿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贫困农村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值低于城市学生。  5)当前,社会各界对异地高考政策关注度很高,各种立场观点纷纷扰扰,让人雾里看花难得真切。  对于异地高考,大部分城市本地户籍群体选择站在了反对一方。网络上反对异地高考的声音一直都有,但并未形成很大声势。直到20余名反对“异地高考”的京籍人士到北京市教委表达反对异地高考的诉求,当场与非京籍学生家长代表发生语言争执。坚持争取孩子在北京“异地高考”的家长们被称为“异闹”,微博上许多反对异地高考的京籍人士把自己的微博头像改成统一的“反异闹、促文明、护文化”的原形标识,圆心里写着北京二字,下面配着一个被咬出一个缺口的幼苗图案,以比喻他们眼中外地人对他们所在城市的“蚕食”。  北京一位初中生的家长表示,虽然理智上认同放开异地高考的观点,但从现实考虑看,还是不愿意。“现在的高考政策,外来人口子女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一旦放开异地高考,很难从技术上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高考移民’作出区分,很容易让某些人钻了空子。说心里话,应该没有一个北京的家长会愿意的”。  2015年末,北京市现有常住人口达2170.5万,已超出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在1800万人”的调控目标。在这2170.5万常住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占常住人口的35%。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从2001年的1397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243立方米,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地铁客运量已从2005年的68亿人次/年增加到2011年的219亿人次/年,9条线路的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京籍家长们担心,如果放开异地高考政策,北京恐怕难以承受。  来自四川的家长王道运现在北京是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他表示对于像自己这样常年在北京工作却没有户口的家庭而言,开放异地高考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未来能否落实,即使落实自己的孩子能否成为受惠者,他并没有把握。“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在这个城市收入尚可、生活体面,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什么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王运道表示,虽然期盼异地高考,但并不愿意拿孩子的教育做赌注,无期限等待。“我给自己划定一个期限,如果到孩子小学毕业,还不能解决北京高考问题,我会选择结束在北京的事业,回到四川工作、生活。”  家长易琪谈到,她在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之前,和大多数“沉默”的外来人口一样,接受着不能在北京异地高考的事实。但直到有一次,她的孩子获得了“三好学生”,但学校并未上报。学校给出的理由简单而现实:你的孩子非北京户口,拿了也浪费,不如给其他孩子,更有价值。“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不想孩子从小就接受不公平待遇,那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伤害,恐怕不能健康成长。”易琪呼吁其他家长加入到呼吁教育公平的队伍中。  某专家指出,教育部和各高校以地域为依据对不同省份的考生进行区别对待,使他们在受教育机会上彼此差别巨大,侵犯了他们的平等受教育权,无利于教育公平。  6)2016年3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从2013年开始,我国异地高考“破冰”。当年,有4500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获得在流入地高考、参加录取的机会。发展到2015年,29个省的异地高考人数达7万人。今年广东全面开放异地高考,一省就将有9000多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获得异地高考机会。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正式发出通知,明确了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界定,适度放宽了报考条件的要求,如对合法住所的界定把城中村也纳入其中,居住证三年期限若有中断也同样有效等,这些举措被媒体称为“全面开放异地高考”。毫无疑问,它将对其它城市的异地高考政策提供借鉴,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也可以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  7)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三)参考“给定资料”,以“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的阳光下”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50分)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的阳光下”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有关,但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问题 问答题1)1867年,约瑟夫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工作,常常一边放羊一边看书。在他埋头读书时,牲口经常撞倒放牧的铁缝栅栏,跑到附近田里偷吃庄稼。牧场主对此事十分恼怒,威胁要将他辞掉。约瑟夫经过观察发现,羊很少跨越长满尖刺的蔷薇围墙。于是,-个偷懒的想法浮上心头:何不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他把细铁丝剪成小段缠在铁丝栅栏上,并将铁丝末端剪成尖刺。这下,想要偷吃庄稼的羊只好“望网兴叹”,约瑟夫再也不必担心会被辞退了……  约瑟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小发明竟然造就了这样宏大的景观,也没想到他最初用来限制羊的带刺铁丝网,不久就被用来限制人了:带刺铁丝网除了在监狱、集中营、战俘营中用来圈住人外,还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人把这种铁丝网列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因为这项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制度的创新。有经济学家说,铁丝网催生了美国西部的早期产权制度(铁丝网帮助牧场确定了边界,并因此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才是铁丝网最大的贡献。  铁丝网的发明也由此启示人们,新技术的创意和发明,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制度的改变,都有直接的关联性。  近百年来,人类的科技只能用突飞猛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来看今天的世界,他会认得汽车、电话、飞机,也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他绝对会对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核能一无所知。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也使人类思考的方向有所变化。由此带来的,是对人类不断创新的深刻认识。而技术的更新具有一种加速度的特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子产品例如电脑、手机等的更迭,更是呈现出几何级数的速度,更新换代往往在两三年内就得以完成。以致有人认为: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  习近平在2014年6月9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习近平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咯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2)(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月28日上午,在××博览中心,第七届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颁奖仪式举行。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63所学校的267支队伍参加了角逐,野战“活点”沙盘、意世界、笔记本防护装置、蜜蜂之家等作品获得了特等奖,另外,全息3D成像、仿生鲶鱼、防丢宝、煤气智能报警系统、安全小车系统、太阳光雨水发电等颇为接“地气”的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参加大赛的作品涉及面更广,专业领域包括了家居、医疗等多方面,并且评委在评分中更加注重作品的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  (小标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午9点,颁奖仪式预约举行,依次办法了60个三等奖、40个二等奖、15个一等奖与5个特等奖。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年轻获奖队员鱼贯上台领奖,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团队参赛的快乐和创意成真的成就感。某工程大学的一位参赛选手告诉记者:这次参赛他们从创意设计到做成成品总共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少不了同学们通宵达旦的钻研,“在团队合作中,大家都听队长的,对自己分工的活认真仔细,遇到难题一起研究。现在获得了三等奖,非常有成就感。”  而在会场上,也有不少企业代表对这些创新技术非常感兴趣。一位企业家表示,年轻人有梦想,感想敢干,看好他们作品的市场前景,鼓励他们创业,如果有机会会与大学生团队开展合作。  (小标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光雨水发电器,非常适合多雨的南方。”“交通事故警报APP,发生事故后,软件会自动发信息给你的家人。”看到这些品种繁多的获奖作品,真让人有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感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的获奖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新颖有特色、生活味道十足的作品,不仅又防丢钥匙的智能锁,还有各种趣味盎然的新发明。北京某大学的发明团队发明了一款“M-Fish只能鱼缸”,这款鱼缸可以与手机联通,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发送信号,控制鱼缸的充氧量,精确把握鱼食喂养。  某大学分校的参赛团队研发的“舒心电风扇”,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制造的感应风扇,如果人体皮肤靠近,风扇就会自动关停,这样可以预防小孩子不小心将手伸进电风扇之中受伤,或者具体太近造成感冒。太原某大学团队设计的煤气智能报警系统,通过计算火焰,煤气流量等,能够及时发现煤气有没有泄露,从而报警。  (小标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奖作品中,那些与人身安全相联系的几款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获得一等奖、由湖北某师范学院团队研发的安全校车系统,就是从新闻中心校车闷死儿童的时间有感而发、创造出一款防止在校车中遗落儿童的软件。据获奖团队介绍,他们4个伙伴用四五个月的时间,从多套方案中挑选了2套,这款作品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根据探头、座椅压力等信号综合计算,判断车内是否有人遗落,并且批量生产的成本适合市场推广。  具有市场潜力并且经过市场验证的作品更是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的一款“蜜蜂之家”作品是某科技大学团队研发的。他们曾经将自己的作品带到田间地头,“我们去湖北的蜂农农场呆了3个月,就是想实地检测一下这款产品到底有没有用。”团队队长小程说,他们通过实地检验,发现作品真的可以解决蜂农养蜂中的温度控制问题。该作品的实用性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成功摘金。  3)长三角地区生猪的重要产区P市,其养猪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记者走进P市,探寻信息化时代这种后养殖模式究竟改变了什么。  “村里以前有34000到35000头猪,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P市某村村委会李主任说。  该村有2000多户村民,位置比较偏僻。养殖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不少农户的收入来源之一。以前村民随意倾倒猪粪,随意处理病死猪,村里环境越来越差。要恢复环境,拆除违建猪舍,起码要知道村里有多少头猪。这个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村委会主任。  据P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林先生解释,以前,如果上面要求统计生猪养殖的某一项数据,他们就要将任务派到各镇、街道,镇、街道再把任务派到村、社区,由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每个养殖户家中询问状况,汇总统计之后,逐级上报。一般来说,完成一项统计最快也要1个月。  除了费时费力,准确度也是个问题。等到各村农户一家家跑下来,数据交上去,时间情况总会和报上去的不太一样,因为生猪输了是动态的。要对生猪养殖户进行管理,还涉及到诸多相关的问题:猪舍面积多少,沼气池、沼液池、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情况如何,是否按照生猪数量收取养殖污染处置费……必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生猪养殖进行精细化管理。  下午2时,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小徐来到二组村民老曹家。猪舍里,一窝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猪仔见到生人来了,吓得挤成一团。  “一、二、三……”小徐一只只数了起来。前两天,老曹家的母猪生了12头仔猪。而一周前来统计的时候,这窝猪仔还没出生。  跑了十几家农户的猪舍后,小徐回到村委会,登录进入电脑上的“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找到老曹家的档案。档案里,农户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治污设施、猪舍面积、养殖规模、存栏头数、出栏、出生、仔猪、母猪、肉猪情况等清清楚楚。  小徐动动鼠标和键盘,将仔猪数量从“0”改成了“12”。接着根据刚刚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逐户进行修改。随着老曹家仔猪数量的变化,全村、全镇、全市仔猪数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在实时更新,效率高,更准确,而且每家农户都建立了一个档案,方便管理。病死多少,出栏多少,存栏多少等一清二楚。”林先生对新系统赞不绝口。  截止目前,系统里有“一户一档”养殖基本信息2.45万户,其中,现有存栏生猪养殖户0.94万户,退养户1.51万户。而整个系统里包括养殖生出管理、动物防疫管理、动物检疫管理、流通监管、溯源管理五个模考,涵盖50类数据情况的记录统计,还能实时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变动情况也很明晰。  为了配合这套系统,P市仔人员配置方面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网络,96个行政村里,村村都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更新。从上到下,构建一张信息网。  除了一些类似于“人口统计指标”的基本情况,生猪养殖业要减量提质,生猪养殖污染和养殖安全问题必须要解决。这套系统在这方面也大有作为。  生猪养殖污染曾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和“村规民约”的要求,村民们按照自家养殖的生猪数量,向村里缴纳费用来治污。养几头猪、交多少钱。虽然已经有“村规民约”的约束,但由于以前生猪数量不明晰,因此在执行上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通过将缴费信息录入系统,对照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等基本情况,一旦出现数字对不上的情况就能及时发现,杜绝村民随意处置病死猪和畜禽废弃物的可能性,确保了制度的全面推行和长效管理。  小徐向我们展示了一张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纳证明,在系统里,记者看到,和纸质证明相对应的,该农户的收费金额、存栏头数、收费标准、收费凭证编码等很清楚。继续点开,还能看到该农户在这段时间的所有养殖行为详情,比如母猪产下猪仔情况,出栏前检疫证明情况等,都可以随时查看。  最近一个月,系统内记录了1053户养殖户的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费登记信息、57户养殖户能繁母猪的收费登记信息,同时由于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基本实现了从仔猪出生免疫、出售检疫、屠宰检疫的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此外,该系统已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能更大程度地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一旦出现问题,也能更准确、迅速地追溯到源头。  4)如果说50后、60后是“广播一代”,70后是“电视一代”,那么80后、90后则是“网络新一代”。有人说,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网络新一代”其实是更有希望的一代。  过去很多做父母的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稚气地向你提问:“我是怎么来的?”而今天,向家长提出这种问题的小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网络新一代”更愿意在网上寻找答案。实际上,自主的社会观察是“网络新一代”的普遍特点。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渠道,也培养了他们自由探索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更愿意对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形成自主的观察。  无疑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给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新一代”生活在-个传统与现代交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激荡的时代,这种社会现实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多元价值观的选择。同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并暴露在网上,这种情况下,在青少年中建构起来的主流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将受到冲击。  “网络新一代”可以毫无顾虑的在网上批评任何人任何事,毫不掩地自己的观点。他们在网络上善于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在思想表达上形式活泼,善于使用讽刺和调侃。他们用自编或改造的歌曲、视频以及网络签名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们创作的许多段子在诙谐幽默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表达出对人对事的鲜明态度,让人拍案叫绝。  同时,正因为网络表达的自由随意,“网络新一代”在网络表达中偏激言论较多,甚至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有些人发帖时使用的过激言论和污言秽语,其恶俗裎度让人震惊。  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有一家世界知名的软件企业印孚瑟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12万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6岁。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腾讯是世界排名第三的互联网企业,其1万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也不过26.8岁。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创办者和管理层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可以说,互联网是真正由“网络新一代”所掌握的产业。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承认具有明显的体力优势和社会经验优势。而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和新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比体力、经验更为重要的资源和力量,成人的经验和体力优势在青少年的信息和技术优势面前,其比较优势弱化甚至丧失了。相对于父辈,青少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水平普遍更高。  在近些年的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网络新一代”都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在青少年经常使用的一些网站论坛上被顶起来的帖子,很快就会被几十万、几百万人看到,并迅速向整个互联网传播开来。随身携带的手机或其他手持电子设备可以使青少年随时随地上网,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出声音、表明态度,并汇聚成强大的公共意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看到“网络新一代”多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成功动员。现在,网上活跃着数不清的规模不一的青年自组织QQ群、论坛、网络游戏等。“网络新一代”形成的新动员方式对我们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塑料的发明曾经给人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塑料在垃圾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若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  汽车的尾气、空调和电冰箱中的氟利昂都在破坏大气层。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和流行也使全世界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全球数以万计的原子弹更是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世纪的信息技术将人类活动的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另一方面,就像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的那样,为了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物质,人们牺牲了时间和当前的快乐,只是将幸福简单地与拥有汽车、浴缸和其他机械产品的数量划上等号,芒福德将之称为“无目的的物质至上主义”。在计算速度越来越快、人工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的潮流之下,人类的个性开始被故意忽略和遮蔽,陷入的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单向度技术目标的误区。有评论家因此指出:“当发展着的物质科技生产力忽略、脱离开民众精神力的时候,就会丧失它应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真正本质,而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化力量。”  观察家认为,未来科技最关键的发展方向是走人性化之路。闪烁着“人性”之光的产品将越来越多地出现,高科技产品也将被进一步赋予灵动的生命,在科技和人性之间嫁接桥梁。人性化的科技反映的是人类以下的思考;科技产品如何为人服务?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一种新的积极的变化?科技如何人性化?在盲目的物质化导向这一危途中,人性化之路将赋予高科技产品以新的价值观,那就是用大写的人性的的光芒去逼视高科技这一之前高贵神秘,自视甚高的怪兽,使其形秽,让普通人也能看到这中间的无知和愚蠢来。  人性化的科技因此是在科技和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目标和社会使命之间去追求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智慧和态度。  6)日前,世界知名未来学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的凯文·凯利接受了采访,其间,凯利围绕着自己的《科技想要什么》等在技术思想领域的重要著作,回答了“新技术”与“人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现摘要整理如下:  A)在《科技想要什么》中我想表达的是,我对技术本质的疑虑以及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的技术诞生,但我们还没有理论和框架,让我们来理解科技面对的是什么。我们一直在发展科技,但我们是否要考虑: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被科技征服?科技是宇宙的一部分吗?它是好的那部分吗?我们是该限制它还是要发展它?  B)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判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这种貌似宿命的技术现实,本质上是人所无法控制的,但获得拯救的机会也恰在于此:“救赎即植根发育于技术的本质之中。”技术元素向共生性发展,这种发展也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  C)技术是进化的延伸,就像进化是宇宙的延伸那样,我们会认为技术对生命是种挑战,但事实上科技也是一种生命。技术也有像进化一样的历程,毕竟技术对宇宙、对生命都有积极的好处。技术具有生命的普遍特征,理解了技术的理论也就能理解进化论。  D)技术元素的确准备操纵物质,包括人类,重组各种内部结构,但是技术将为其注入感知能力和情感,注入更多“非工具性”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应该培养科技的感情。目前科技还不具备感情,但我认为今后我们会赋予科技感情。“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  E)科技是一种“新文化”,或者说,“科技是第三种文化”,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直接和大众进行对话,而不是通过人文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所占领的媒体一直控制着舆论方向--他们说:“认为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今天,倡导“科技是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们却更倾向于绕过中间人,致力于用关注知识的读者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向公众传达他们最深邃的思想。  F)在过去二十年,互联网给人类的生活和知识带来方便。而现在,是另一个起点。而今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前的所有成果都是今天的基础,我想激励年轻人现在就是创造新事物最好的时代,不仅是互联网,对所有领域来说,现在都是创造新事物的最好时代,创造新事物,离不开技术创新。我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特别强调一句话: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  (三)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

问题 问答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肯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涌,浑浊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能在这里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定会觉得空前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黄河在这里完成了她的交响乐中最华美壮丽的乐章。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浓缩了中华古都的繁华盛况,弥散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世界绘画的瑰宝。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唱出了黄河儿女的心声与愿景,世代流传。屹立在孟门山上的大禹雕像又会令瞻仰者忆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英雄业绩……黄河之水从源头到入海口,汩汩滔滔,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了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有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此外,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从广义上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仅完成60%左右,实际上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明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27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湿地减少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在。  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亚马逊河的7000条支流正逐渐干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砍伐沿河岸50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20%的森林,其他80%的森林可以根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型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5条水渠流入湖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水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渔场等,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如富氧物质的70%、总浮游物的80%、氮磷总量的50%和粪便的98%都已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更是他牵肠挂肚的一件大事。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样?”毛泽东在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毛泽东接着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雄伟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毛泽东视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敬畏黄河,审慎思考着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壮语。在视察时只是殷殷嘱咐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3年2月,毛泽东在外出视察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与负责水利工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探讨。1954年冬,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专门听取了治黄工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1955年6月,毛泽东又听取了河南省委有关治黄工作的汇报。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黄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耍地位,对于黄河建设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支持。1980年7月23日,他来到花园口视察黄河大堤,询问黄河的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在黄河主航道旁,仔细观察了黄河主流的流量,就防止泥沙淤积的问题与有关同志交换意见,他感慨地说:“维持黄河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1999年6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5)东汉永平12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  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也本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前苏联也先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的一千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时,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曾愈演愈烈,而在约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而全盘皆活。  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某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都受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将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再次,注重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第四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问题 问答题(五十五)  【给定资料】  1.近日,深圳南山区被网友称为亚洲最豪华的天桥整改完成。这座有“小鸟巢”之称的天桥,据官方介绍,建设耗资5000万。这座亚洲最豪华的天桥因为设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未能很好地服务市民,引来诸多抱怨。网友吐槽,虽造价不菲,却长期存在电梯停运、桥面积水、上千LED灯晚上不亮等问题。当地一位市民吐槽,“路线太绕,上去下来一趟只想哭”。公共文化设施极尽奢华,其低下的利用率却让当地政府陷入尴尬。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造价达11亿元,然而运行一年半之后,其冰上舞台仅使用一次。整个艺术中心每块玻璃幕墙外罩,每洗一次得4万元。  如此高昂的代价为何只换来极低的使用价值?有专家表示,一味追求豪华,将一些本该更关注实用性、真正惠及公众的公共文化设施,最后建成了“面子工程”。正因为过于豪华,所以让公众望而却步。中国造了很多公共设施,但相当一部分还只是“官家设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设施。  2.一些地方不断将公共设施推向“钱”途。在北京,承载应急避难功能的朝阳区太阳宫公园大片绿地被毁,用于建“水上乐园”。该市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内,也建有高尔夫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多处高档消费场所。这些公共设施为谁而建?显然不是一般公众能消费得起。据说公园内的建筑、草地每年租赁收入达1200万元。  一些本该为公众服务和免费使用的公共设施,变身为少数人享有的专有设备,变身为一些人赚钱的工具。正如专家所指出的,公共设施被商业化,变卖的不仅仅是公共设施本身,还有附着其上的公共权益。有关专家认为,有效遏制还得靠法规、靠管理、靠监督。怎样确保已经颁布的法律规定得到严格执行,怎样督促有关部门严格管理,怎样保障舆论监督严格落实,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3.最近一段时间,一股大建豪华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的风气在各地蔓延,公办养老院更是争相攀比,一家比一家建得好。然而,就在各地政府为了门面和政绩,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高级豪华养老机构建设之时,大量生活危困、急需享受社会福利的老年人却在排队苦苦等候进人为数不多的低端养老机构。  社会福利事业是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其目的是为了扶危济困,稳定社会。然而,政府却花大量财力物力兴办高档养老院和福利院,专家认为,在床位大量不足的情况下,应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建立更多定位于低收入老人的养老机构。  4.2012年6月3日,辽宁沈阳有着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的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在8秒钟内被爆破拆除。沈阳绿岛体育中心占地45.5万平方米,办足球比赛可容纳3万多人,建成至今,它只经历了唯一次顶级的辉煌,那就是孙悦在沈阳办的那次演唱会。8亿元投资瞬间变成浮云,这次爆破创下了国内最大全钢结构建筑爆破的纪录。同时也因其不到9年的使用时间而创下了沈阳最短命的大型建筑被终结的纪录。  从被冠以豪华、地标、最大等字样的体育中心。到沦落为一个仓库,再到最后被爆破拆除,绿岛体育中心终结命运的理由是使用率太低,而未来这片曾经承载着沈阳球迷无限希望的绿茵场上即将矗立的是耀眼的商业地产项目。  与此同时,2013年全运会在沈阳举办。为承办赛事,沈阳市需提供全运会各类场馆38个,目前,全运会场馆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着。  和沈阳绿岛体育中心有着同样命运的是哈尔滨工人体育馆,1976年动工修建,1992年变身为鞋城,2006年难逃拆除厄运。山东菏泽已经20岁的牡丹体育场,也在岁月中改变着自己的模样,各色经营门面充斥其问,运动场地上杂草丛生,杂物堆积,只有空荡荡的看台在默默等待,可是它能等来运动的回归吗?可是,即便是在这些豪华运动设施开设时,每小时高昂的收费也让普通市民和球迷被挡在门外。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陷入尴尬处境,“平民化”应是体育设施建设的出路。  5.根据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的今后五年总体目标任务。如何实现这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目标,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截至2010年底,我国各类体育场地面积已超过100万个,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6万多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万余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近3500个,“雪炭工程”400多个,各类体育公园、体育广场、户外营地共6000余个。  需要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发挥地方政府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主体作用,通过积极的财政支持改善群众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开始逐步向公众开放。然而因为安全、管理和物耗等问题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比例较低,校方开放的积极性也不高。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健全,管理维护又到位,如果对外开放将极大地缓解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的现状。因此,这些年市民希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要完全推广开并不容易。  6.2010年11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与东风路科技市场附近的自来水管道发生爆裂。爆管让郑州市文化路一带“水漫金山”,直接影响了文化路附近的车辆通行,数百万人喝水受到影响。发生爆裂的管道已经使用了28年之久,在1982年郑州市白庙水厂建厂时就开始“服役”。仅2010年,郑州市西南区域就发生大小4起供水管道爆管事故。爆管事故导致周边多个街区停水。  爆管发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抢险指挥部,启动送水车,向学校、医院等重点机关、单位送水,同时从其他水厂向西区调水,加大补压井的出水量。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管网处抢修人员迅速赶至事发地点,这次抢险,公司将管道换成了球墨铸铁管道,抗压强、弹性好、耐腐蚀性强。很多受停水影响的市民对这次恢复供水的速度表示赞赏,但类似停水事件背后的地下管网“坏一次,修一次,修了再坏,坏了再修”的状况,让不少市民不解。  市自来水总公司管网处副主任张振杰说,柿园水厂有7条供水主干管,最初铺设的时候都在道路的两边,但随着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这些主干管不是处在快车道下面,就是被后来建设的立交桥压着。据了解,2007年12月,郑州市曾对该处往南部供水的4条主干管进行改移,不过由于部分管道处在道路中间,施工机械无法靠近,向东的3条主干管至今还被立交桥压着,此次爆管的,就是未改造的老供水管道。  对于为何在管道上修立交桥,有关部门各执一词,互推责任。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逐渐增多,自来水管、电缆管道、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等新管网也不断增加,盘根错节的地下管网非常复杂,旧的地下管网数据不全,新的管网需要继续铺设,城市的发展对公共设施突发事件评估以及城市应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  【问题】  F市政府准备大力推动全市相关工作部门大力推进公共设施科学规划建设,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指导意见。  要求:  (1)对意见内容要点进行提纲挈领的陈述;  (2)措施具体、有针对性;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问题 问答题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15分)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问题 问答题1)“良辰吉时已到,婚礼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2012年10月6日中午,在江南某村,一对“85后”新人的传统结婚仪式正在举行。  “这对小夫妻年纪不大,倒愿意举办农村的传统婚礼,真稀奇。”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据了解,这是当地几名大学生村官策划的第一场农村传统婚礼。  看惯了西式婚礼的走红毯、切蛋糕、倒香槟等流程,这场农村传统婚礼,让年轻的新郎新娘感到别有一番韵味。  新郎东平怀着欣喜而忐忑的心情望着新娘丽丽。在婚车上,新娘用糙茶洗好脸后,就盖上大红盖头,小鸟依人般挽着新郎的手走下婚车,鞭炮声中,新郎新娘踩着印有“喜”字的麻袋走进堂屋,麻袋又称“代代子孙”,寓意新人早生贵子。这是,空中下起了一场“花瓣雨”,围观的孩子欢呼雀跃。  “接下来是‘过火盆’,红红火火。”在婚庆策划人员的提示下,新郎新娘绕着院中的三堆火走三圈后,正式进入堂屋。婚庆策划人员和记者说,新人跨过门槛时要先抬右脚,这是“顺脚”,寓意婚后的日子顺顺利利。  堂屋主桌上摆放着成双的龙凤花烛、果品和用于挑起红盖头的喜称“称心如意”,“新郎官,你不看看新娘长啥样嘛?”人群中有人喊道,新郎笑着拿起“称心如意”,小心翼翼地挑起红盖头一角,露出新娘的嘴角。“虽然他们并不像古时候那样等到拜堂才头一次见面,但挑红盖头是传统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写进了策划书。”婚庆策划人员说。  大学生村官W是婚庆策划主力之一,她与同为村官的Z和L策划了这场农村传统婚礼。W表示,他们十分看好传统婚庆仪式的前景,也希望能借此施展自己的策划能力。  记者在婚礼结束后向婚庆策划人表达了自己观摩婚礼的感动心情。当被问到为什么要策划一场传统婚礼的时候,W说:“与新式婚礼比较,传统婚礼更注重过程和仪式,半年前这对新人就按严格的传统习俗精心策划和准备,这种漫长的筹备过程让新郎新娘都显得格外郑重,他们也非常接受这种传统婚礼,我相信对这一对新人来说,这也是一次心理和精神的升华过程,这种传统婚礼仪式会影响他们一辈子。”Z则补充说:“传统婚礼仪式不仅仅是一种世代沿袭的乡村习俗,也承载着传统精神的内涵,甚至是传统文化的某种载体和形式。传统文化与习俗在某种意义上观望着农村青年的文化和精神的归属感,甚至传承着某种民族精神。”  2)某网站发表了如下一篇文章:  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中国的面貌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因为这种速度自豪。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或许正在我们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  祖宗流传下来的国宝,有许多在海外才能看到,有人统计,世界上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的中国文物。这意味着我们及我们的后人,要想一睹那些先人留下来的珍宝,不得不漂洋过海。  在某国倒卖中国文物贩子的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一些文物大省,集团性的盗墓以及贩卖文物已经形成了行业。近几年全国盗挖古墓案有10多万起,被毁古墓20多万座,即使是一些有人管理的地上文物也没能幸免。外国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却不断得以充实。  据我国长城学专家董先生介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万里长城,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基本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残破不全,三分之一已不复存在。北京市郊一段在考古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明长城被人挖去做砖石,做了植树用的“鱼鳞坑”。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中间却有一段长城碍事,村长一声令下,这段历史遗产顷刻间湮灭。  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譬如鲁迅笔下的“社戏”、“五猖会”,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皮影戏,农村过去家家过年贴的剪纸和年画……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长城、故宫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和博物馆中的恐龙标本一样,失去了实用性,是死的东西。而那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大多是活的。活生生的文化遗产的流失,就更令人感到心痛。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国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村村寨寨的节庆活动没人张罗了,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挤走了民间故事和皮影戏。过去的农村姑娘各个会绣嫁妆,现在结婚时则到集市上去买廉价而缺少灵气的印花纺织品。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这些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民间文化的消失,其速度远快于生物物种的灭亡速度,而后果和生物物种的灭亡同样严重。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数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他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这样下去,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则是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少地方斥亿万巨资打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拆掉古城而改建的粗制滥造的“仿古街”比比皆是,有些地方还把一些历史传说和文学故事中有道德污点的人物也尊为“名人”供奉。以上种种均反映了对文化的曲解,这种曲解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  3)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间一间的院子走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有人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陛下“故都的秋”了,菊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我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而只是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发展的路子。”2012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这位中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做了题为《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的主题报告,讨论如何将“艺文”融入人居环境。  游客张女士说,来豫园本来只是随便逛逛,听导游讲解之后才发现好些建筑都有故事有门道。站在豫园九曲桥上,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景观确实不错。  豫园旅游区是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等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九曲桥、湖心亭尤其享有盛名。民俗工艺小商品、上海及全国特色小吃、上海本土文化及民间文化在此得到重生与发展,成为市民节庆庙会地。豫园作为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被誉为“东南名园冠”。豫园商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大规模扩建,成为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族风格,豫园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综合体。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园商城退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正月有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三月有中华美食节,四五月是春季庙会和茶文化节,夏季有少数民族风情节,秋季有描绘和赏菊啖蟹节,冬季有冬至膏方节等。尤其是元宵灯会在春节期间的上海最有人气,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因此成为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素有“芙蓉镇”的美誉。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古老质朴的蓝印花布、色彩鲜艳的刺绣;有式样各异的花灯、编织、剪纸、泥塑;有粗犷洒脱的灶壁画,特别是享誉国内外的金山农民画;有久负盛名的枫泾四宝:丁蹄、状元糕、五香豆腐干、枫泾黄酒;还有许多蕴藏在民间的传奇故事,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所有这些家乡民间文化原有的特色,为枫泾古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人们用“枫泾寻画”四个字概括古镇的魅力,可谓一语双关,既有诗情画意,又留有悬念,充分表达了枫泾古镇美丽如画的景色,又告诉人们枫泾拥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枫泾留下的是历史的原貌,是原来真实的景,不增加什么新东西,在保护过程中原样原修,保留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本来的风貌,从而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原真性。  同时枫泾不是保留一座桥、一块碑、一个房子、一座店铺,而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的整体保留。整理的水墙门,如同周庄的前街后河、乌镇的水格房,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它与枫泾古镇引人入胜的桥、房子、街道、廊,相得益彰,构成的是浑然的一个整体。  4)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收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航海者就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起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上还立天妃身为供奉。  妈祖就是这样一位天神。中国沿海的地方或内陆河道,以及世界各地有华侨聚 集的大小埠头,几乎都有她的宫庙。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3千多座妈祖庙以及2亿多崇信者。她的影响力从南方沿海辐射开去,遍及港澳台以及亚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地区。  公园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林姓人家,因为不爱啼哭,起名林默。因她识些天文,懂点医理,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所以为乡人所信赖。附近渔民也渐渐相信她可以“预知吉凶”,从而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将她神化成可以“逢凶化吉”的保护神。她过世不久,当地乡民便在莆田湄洲岛为她建庙祭祀,这座“落落数像”的简陋祠庙,也是最早的妈祖庙,当时已经香火非常旺盛。  在民间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佛教也将妈祖演绎进自己的神话世界,称林默是东海龙王的女儿,有一次游玩遇险,被观音菩萨完就,从而成为观音的侍女,并渐渐幻化为与观音菩萨平起平坐的主神。儒家也对这一优质的文化载体予以高度重视,对妈祖神话进行了儒家式的“改造”,增添了惩恶扬善的故事,力图去除妈祖浓厚的巫女色彩,将其塑造成为儒家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对妈祖进行加封行赏。公元1281年,忽必烈边诏封妈祖为“护国明着天妃”。虽然妈祖是汉族人,可加上一个“天”字,成为天神,那就没有种族划分的界线了。元朝统治者对这位深得民心的海神推崇备至,源于对海运的重视和依赖:一方面是元时海外贸易的持续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供应京师的海上运输线。公元1329年,元朝的皇帝曾派遣“天使”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香之旅,耗时半年,行程万里,沿途拜谒淮安、苏州、杭州、绍兴、温州、福州、湄洲、泉州等重要港口的十五座妈祖庙,并代表皇帝呈献祭文。至此,妈祖已升为国家级的航海保护神。而清代的妈祖信仰进入发展的全盛期,从康熙到同治,有六位皇帝十余次加封,妈祖的称号也由明代的天妃升至天后,封号长达64个字,在同时代女神中名号最长,地位尊贵,无以复加。  妈祖信仰的范围在明清时代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和当时的移民潮有关。譬如四川,明清时代的客家移民由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妈祖作为老家的神明也就在巴蜀扎根落户。清代中后期,巴蜀地区的妈祖庙已超过两百座。  当贫瘠的土地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时,明清时代大量广东福建的民众不断流动,每到一处,都要兴修妈祖庙。譬如澳门妈阁庙,起初便是由漳州、泉州、潮州三地商人修建,称为三州会馆,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即便是澳门(MACAU)的名字,业余妈阁庙有关。台湾的妈祖信仰也十分普遍,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妈祖的信仰,也随着先民的南渡遍布于南洋各地。  面朝大海,高度42.3米,全球最高妈祖圣像于2012年9月28日落成,作为第六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界的重要活动,2500余名游客和表演家以鼓乐、舞蹈等传统民俗方式,向这位和谐女神致敬。一条从水中央建起的6.5公里长的通道将来自港澳台的游客带到了妈祖圣像面前。他们虔诚地站立在圣像下,见证着这座妈祖圣像的落成。  从台湾赶来的某女士说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坐落在海上的妈祖圣像。妈祖圣像的落成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妈祖信仰的盛行,还在于她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她的亲和力更是别的神灵无法比拟的。如今,海外还有游子没有归家,他们还需要神灵护佑,还需要妈祖守望。那么,就让我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的名义祈祷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吧。  5)平阳鹤溪百年缸窑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而且还曾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去年,平阳县公布了第一批县级历史文化村镇,鹤溪因缸窑而榜上有名。  早在上周时期,浙南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最原始的制陶技术。这一点可以从平阳龙山头石棚墓中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得到证明。瑞安的陶山瓷窑、泰顺大安陶窑等,均凸显了温州地区生产陶瓷历史的悠久、分布的广泛,平阳则以鹤溪缸窑的创建时间为最早,历史也最富传奇色彩。  据《平阳县志》记载,明万历47年(1619年),鲁通、鲁明等人利用腾蛟凤巢的油脂陶土,在后庄村建窑烧制陶器。后逐渐兴盛,发展到18座窑,后庄村亦改名为缸窑村。1940年,当地人谢伯和出自创办缸窑陶瓷厂。次年,群众集资4300银元,创办缸窑陶器运销合作社,共有社员72人,年产陶器5万只。1946年,在化学专家苏步青先生的帮助下,开始生产化学工业用的耐酸坛,产品远销南京、上海等地,深受用户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指套工艺得到迅猛发展。1954年,由苏增财、谢如观等人带头成立了凤巢陶器生产合作小组;1957年扩大为生产合作社;1959年升格为平阳耐酸器材厂,属地方国营性质,职工增到300多人,并新建倒焰窑1座。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这是缸窑烧陶工业的全盛时期,其产品畅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1964年,我国为支援阿尔巴尼亚修建炼焦炉,需要一批质量上乘的缸砖,而在国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货源。后来,经有关部门推荐,他们找到了缸窑。  于是,生产缸砖的重任就由缸窑耐酸器材厂承担。在上海援外部门的指导下,工人日夜奋战,缸砖试产成功。后送上海鉴定,质量完全合格。缸砖的试产成功,不仅解决了我国的援外任务,而且也同时解决了上海焦化厂无缸砖的后顾之忧。这一辉煌时刻永久载入史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缸窑烧陶在浙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瑞安等地纷纷派人前往学习,同时缸窑也有不少烧陶师傅到周边地区传授技艺,帮他们建厂烧窑。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需求旺盛,缸窑曾一度空前繁荣,除满足温州各地日常生活所需外,产品还销往台州、丽水和福建等地。此后,由于刚要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又恢复了私人作坊方式,便逐步走向衰落,但至今仍顽强地生存着。  鹤溪镇缸窑村位于平阳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属半山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境内有大溪流经。缸窑就坐落于缸窑山西麓,这里背山面水,风光秀丽,陶土资源丰富。烧陶必备的水、柴、土三个条件在这一应俱全,难怪缸窑村的先祖不远千里从闽南迁徙于此建窑烧缸。缸窑整个布局错落有致、依山就势。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共有三间单层简易砖木结构陶瓷作坊,每间作坊大概有17间房子。解放初期,缸窑共有4条完整的窑床,现尚保留2座,每座窑床长约30米,最多一个窑一次可烧500个左右器物。据缸窑传承人之一的谢孝夏先生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间,缸窑手工艺人达百余人,然后逐年减少,现今只剩8人。这些还在以传统工艺制陶的工人,或许是这座百年缸窑的最后守护人了。  鹤溪缸窑作为温州地区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原始陶瓷作坊,是浙南山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缩影。它的保留为研究浙南地区陶瓷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  6)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赴宁夏考察团的成员之一,作家F来到了宁夏,在雄浑的贺兰山前,一幅幅原始古朴的岩画激荡着他的情绪。F看完贺兰山岩画,内心颇有感触,他特意为此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逝去的无形无迹的光阴正镌刻在一幅幅粗朴的岩画中,F说:“原古先民以默默地文化符合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情感,对观者内心形成强烈的冲击。”  贺兰县的皮影戏也令他感慨。他认为,贺兰皮影戏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古迹”要素保持得非常好,表演皮影的民间艺人张进绪有优秀的禀赋,声情并茂,其家族式的传承则保证了皮影戏的架构完整。道具乐器等“老家快”也仍保存着,但难的,政府应把贺兰县的皮影戏当宝贝保护。  谈到宁夏的文化发展和保护,F认为,经过深厚积淀的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都是本地独有的文化优势。从这点来说,保护文化是第一位,不善子孙后代还没有了解。独有的文化已经消失了,保护文化必须投入资金,宁夏文化首先考虑的是做精做细,只有文化做精,才有强大的可能。  作家F被人誉为“民间文化的抢救人”,对此,F说:“这源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F认为,物欲横流更容易导致精神被轻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经受着精神价值的淡漠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守民族的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显得尤为重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本身蕴含的精神:“我们现在所要保护、抢救的也是中华文化的神。如果我们不抢救自己文化的神,那么我们玩来玩去都是玩洋人的神,就没自己的神了。”  F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直存在困难,但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初期的困难是你的声音没有反响,想在空气里呐喊,没人回应,现在好了,上上下下都有了反响。但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又被政绩化,表现出来往往是在“申遗”之前报下功夫,“申遗”一旦成功反而不用了。因为不少地方喜欢做面子上的,能够很快出效果的事情,而“申遗”以后日常的保护与政绩“解钩”。实际上文化遗产更需要“申遗”之后的保护,F提出了两个观念,第一是不应该只是政府保护或专家保护,因为文化是属于全民的,只有全民行动才能保护好,全民保护是个关键。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问题 问答题给定资料  1)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建国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两”。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  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在振兴战略的支持下,2007-2010年,奈北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东部地区。然而从2013年开始,东北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201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全国31个省份的GDP增速排行中全都居于后10位,其中黑龙江位居倒数第三。2014年东北经济进一步下滑,黑龙江、辽宁、吉林GDP增速分别为5.6%、5.8%和6.5%,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第四。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GDP增速分别为3%、5.7%、6.5%,辽宁排在末位。从地级市层面看,2015年全国有14个地级市的GDP为负增长,位于东北地区的有6个。  “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在2015年4月10日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语气沉重地说。  2016年第一季度,东北三省的GDP增速排名依然位列倒数后5位,其中黑龙江、吉林增速分别为5.1%、6.2%,比2015年同期分别加快0.3、0.4个百分点。辽宁经济增速则继续下探,为全国唯一经济增速负增长地区,只有-1.3%,2015年同期则是1.9%。  2)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建设工业化的样板和标兵,东北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20世纪90年代未,东北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全国3000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21世纪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这些国企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东北的经济结构也恶化了,更依赖投资和制造业,2013年投资占到东北GDP的65%,较十年前几乎翻番,全国平均水平为50%。投资虽然能带来经济数据的增长,但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却没那么大。  而能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在东北举步维艰。某著名杂志曾报道,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发现,这个工业大省的部分部门、官员在招商引资之后,动辄“关门打狗”——以各种理由对民营企业进行罚款。该杂志引用多个开发区官员的话说,不少为辽宁省国企配套的南方中小企业,或撤资回乡,或转战他地。有的配套企业迁到天津或河北,仍与辽宁省国企有业务往来,宁肯多付运费,也不愿再付“制度成本”。  国际经济形势也对东北不利。美国、欧洲、日本长期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给中国东部沿海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距离东北较近的日本、韩国,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都在下滑。尤其是日本,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2014年前三季度,日本在辽宁省的投资同比降低33.5%。韩国投资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很多东北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东北人还停留在“进大国企、端铁饭碗”的思维,有人把东北人评选为全国“最贪恋体制的动物”。多年来,东北人深受体制影响,讲究面子,这也造就了全中国最讲求人情关系的社会。以大庆油田为例,如果家里不是市政或者油田的,等待年轻人的就只有待业这一条路,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2010年30~49岁/0~29岁人口之比,全国为1.39,东北为2.09,是全国最高,这意味着2030年50~69岁/20~49岁人口之比,东北在全国最高,老龄化将非常严重。  豆瓣网友@一只耳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辽宁人,考大学时我选择了一个武汉的211高校,高中同学大多数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高校集中的地方,还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出国,如今毕业后一部分留在了国外,有几个留在了北京,有几个女生倒是回去了,而我却留在了浙江。考上外地大学后不愿意回东北,这种现象很普遍。  在一线城市火爆的创业在东北似乎也很难行得通,本身商业文明欠缺的情况下,连招商引资来的民企都能被动辄“关门打狗”,初创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微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腐败成本,而且随着人口的流失,东北的商业环境更不容乐观。  3)2009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每年因环境破坏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占国民收入的9%,这几乎和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相同。也就是说,我们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大为缩减。  生态的恶化,不是个别的因素造成的,它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跟国家的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我们就开始了靠投资驱动实现GDP高速增长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使得资源大量浪费,造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结构的扭曲。这一定会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资源的耗费和衰竭;另外一个是在污染成本没有被充分分摊的基础上,导致污染物的过量排放。  我们过去主要是把经济增长的成果拿出一部分去改善环境,并没有集中主要力量,从源头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取得的成果和造成的破坏是不成比例的。如果增长方式不改变,就很难彻底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转变成绿色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消除污染物过量排放的源头。  旧常态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曾经长期保持着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这个经济发展的态势大致上可以这样来概括:高投资、高增长,也就是说在海量资源投入支撑之下实现的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这在世界范围内当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多人口、这么大面积并且处在停滞落后状况下大概有一两百年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奇迹。  这种旧的常态,到了21世纪初期,就开始难以为继,走到了尽头。到了20 10年第三季度以后,增长速度就不断回落,特别是最近三年,增长速度已降为7%~8%的水平。继续依靠旧模式没有阻止住中国的经济减速,而它引起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缓慢,贫富的分化加剧,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太高。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式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绿色经济转型是一种机遇,更重要的是挑战。这个机遇抓不抓得住,就看我们怎么来应对挑战。  在推进改革、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解决GDP崇拜、“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等,这些都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克服、改变,就需要用更先进的、前瞻性的观点去引导社会,还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绿色增长、绿色文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也才有希望得到改善。  另外,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要形成环境保护的共识,继而形成全民的共同行动。但是,形成共识又很难,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全民包括环境公益机构在内的专业组织,去共同努力来保卫我们的家园。  “之前,我们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更多是强调一种发展理念。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这已成为一种现实,因为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走不下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此分析绿色发展的紧迫现实。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决策层连续强调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性,在“新常态”的基调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成为新的发展主线之一。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在传统模式下高速增长,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达到上限,规模驱动的神话不再。2014年,全国有多个省份经济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增长目标,传统资源大省经涛尤为艰难,为改革开放以来所罕见。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之一,在2014年APEC北京峰会上,中国向全世界作出“中国到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2015年4月党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化战略。  这意味着,倒逼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已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势所趋。对此,李佐军认为,此次变革的难点和关键,就在于改革以GDP为利益导向的考核机制。“要真正把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指标考核权重的政策落到实处,将考核的指挥棒扭转过来,才能引导各个主体真正关注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正是对环境领域严峻形势的回应,生态建设被列入中央治国理政的五大布局之一,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式道路已走到尽头,中国发展调整正在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  “绿色发展是应对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下滑、走出这次经济低谷的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下,绿色发展可以扮演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角色。”李佐军说,“印钞票、发债券、放松信贷、降低利率、政府大规模投资、搞各种大项目都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办法,有的甚至为下一轮危机带来更大的隐患,只有通过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才是出路。”  4)2016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增速处在年初既定目标的合理区间。比增速更可喜的是,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合力增效,增长质量好于预期。浙江经济正朝着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跑”起来。  毗邻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运河支流穿镇而过,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镇仓前如今已是声名远扬的“梦想小镇”,近一年来已吸引了380多个创业项目和4 100名创业人才。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行业创新、投资创富的激情故事。  特色小镇是浙江深化改革的一大探索。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浙江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协调发力,推动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释放了创业创新活力,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  2015年以来,浙江着力创建承接创业创新、引导工业跃升、传承经典产业的特色小镇,梦想小镇、基金小镇、青瓷小镇等一批富有产此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发展平台正构筑起活力无穷的“小镇经济”,为加快供给侧改革、适应与引领经济新常态抢占了先机。  位于杭州“梦想小镇”的美哒网络是一个生活服务O2O平台,公司于2015年6月成立,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30万,不久前完成了1亿元的A轮融资。创始人唐永波说:“A轮融资才完成,要投资的都排队到D轮了。‘梦想小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给我们创造了‘筑梦’‘圆梦’机会。”  为了给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腾出广阔发展空间,浙江始终坚持“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浙江有50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5个行业。历史上,它们造就了不少地方经济的辉煌,却也有先天不足:作坊式企业多、产业低端、技术落后,其中一些行业在浙江产能过剩。  对不符合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能耗指标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浙江坚决实行关停淘汰。2016年上半年,浙江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企业约700家,整治“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7500余家,处置“僵尸企业”145家,腾出用能空间70万吨标准煤,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3万亩。  在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网时,浙江也在继续加强需求侧结构改革,利用外贸红利拉动消费升级,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成为反哺浙江供给侧改革的动力。  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质量也在提升。原浙江国贸集团董事长丁康生说:“原先出口的都是鞋帽等传统产品,赚不了多少钱。2015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盈利非常好,预计将有几千亿元的市场潜力。”  浙江外贸“飘红”与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紧密相关。在不久前开园的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临安园区,60多家企业已经入驻。临安市华宇橡塑公司总经理马顺荣说:“一卷3美元的生料带通过跨境电商可以卖到25美元,还多了许多自己找上门来的客户,市场潜力巨大。”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不仅进一步打开了国外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这块“沉寂的蛋糕”也正在被进一步激活。目前,浙江全省邮政村级电商服务点已突破1万个,让村民也享受到了家门口的电子商城服务。  转型升级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三大收入”的持续增长上——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显现。企业利润水平继续高于全国。2016年1月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7.4%,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2016元,同比增长8.4%。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为1.87,低于20 15年全年的2.07。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583亿元和1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4%。  当然,在传统产业占比70%的浙江,转型升级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全省上下需要强化质量效益意识,保持定力不动摇,转出更广阔的新天地。  5)美国的油城休斯敦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代表之一,该城因为石油的开采由一个小城镇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下滑时,休斯敦审时度势,依照市场规律,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促进石油科研和开发,加快企业的重组与合并,油气资源产业群逐步形成并趋于完善,实现了规模效益递增,与此同时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国家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其服务的13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使休斯敦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市产业定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市场机制在休斯敦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和有效的配置,实现了规模经济。当地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所做的更多的是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一些政策上的便利,具体的转型措施和过程主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的自主选择。对于因被迫退出或被并购企业的失业人员,在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条件下,其培训再就业等都由政府着重处理和解决。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提高转型时期的社会福利保障,设立转型时期专项救济基金,以应对必要的紧急救援,使城市在经济转型时期能够比较平稳过渡。  6)德国的鲁尔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为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鲁尔地区的经济陷入了结构性危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面对危机,德国政府审时度势,20世纪60年代末展开了鲁尔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工作,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方案。  鲁尔地区协调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分级设立地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专门负责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综合协调,制定振兴的具体规划,发挥政府的投资导向作用,提供资金支持。  鲁尔地区利用原有资源产业形成的产业基础,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对于原有的煤炭、钢铁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对于钢铁业,则重在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尽管由于成本过高,煤炭、钢铁业日渐缺乏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但出于自身能源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考虑,德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它们,而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联邦政府也特别重视创新企业的发展,尤其对生物技术、信息和环保技术以及科技型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很大支持。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扶持措施使得信息软件、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在鲁尔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鲁尔地区把各城市的历史题材挖掘出来,把文化保留下来,把不同的城市变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公园,把工厂变成艺术馆,作为工业遗产的旅游景点,每年都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重塑了自己的形象。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比如严格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广泛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  鲁尔地区作为欧盟国家资源型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从原来的钢铁中心逐渐过渡为一个炼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7)日本地域狭小,人口稠密,矿产资源相对缺乏。日本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是煤炭资源型城市。二战后,日本为振兴国内经济,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把财力物力优先用于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政府多次制定煤炭政策和相关法律以保证国内煤炭产量维持在一定的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煤炭储量的下降再加上开采成本的提高,日本煤炭产量急剧下降。日本政府开始注意煤炭产业的转型,在减少国内煤炭开采的同时从国外进口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北九州作为当时的产煤大市经历了整个转型过程。  二战中北九州地区遭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依托当地的煤炭资源加上政府当时振兴经济的政策,北九州高速发展,成为日本基础原材料的工业基地。20世纪60年代,随着煤炭开采成本的急剧提高,日本开始转变能源政策,从利用煤炭资源转向利用国际市场价格更便宜的石油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北九州大片矿井关闭,煤炭业遭受重创,整个城市经济萧条,数十万工人和家庭面临就业和生存问题。  对此,日本政府首先是对北九州地区失业工人及其子女进行安置,对接收失业人员企业给予补助;然后对失业工人进行免费培训,帮助介绍新工作等。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区域外企业迁入北九州地区,为其提供廉价的土地,在该地区兴办起一批现代开发区;促进产业界和学校开展共同研究,减少对国有设施使用的限制,为创设新产业创造有利条件,像环境产业、生物技术、网络通信等都慢慢发展起来。将关闭的煤炭生产矿井改造为旅游景点、科普教育场地,使之继续发挥作用。  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北九州地区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由传统的产煤地区转换成为日本新的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九州的成功转型,一方面是政府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是自身的积极探索,努力挖掘自身优势,最终走出了一条资源之外的成功发展之路。一、东北经济“失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2”总结造成东北经济发展困境的因素。(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问题 问答题(四)  【给定资料】  1.“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说的这句话,让许多代表忍不住欣喜。  4%,已成为中国教育界最熟悉的数字,也成了一个心结。历时近20年,教育“追4”路程坎坷而漫长。如果,1993年有家长抱着新生婴儿,读到新鲜出炉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把国家首次承诺到90年代中期或“本世纪末”实现4%的教育投入当成一枚即将到嘴的苹果而无比欣喜的话,那么,这名婴儿已然成年并且在高中毕业的2012年,他终于摘到了这枚甜美的“苹果”。  作为国际通用标准,这枚“苹果”标志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教育投入一直低于3%。80年代末,国家教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这个比例在90年代中期或到2000年应达到发展中国家4%的水平”。然而,直到2011年为止,这个数字从未突破3.5%。  对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来说,一项上升到国家层面、关乎每一个家庭的财政安排,何以要蹒跚19年之久?  首先,中国经济起飞,各处都陷在“投入饥渴”中,而在一些地方政府手里,教育投入常常就是最软的那个“柿子”,在高企的“GDP情结”左右下,教育不得不成了“剩余财政”。且政府账本多半打着闷包,教育投入多了还是少了,无人监督,更无人问责。其次,国家的财税体制、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关系没有理顺,最高决策层下了决心,但财税体制、机制的改革迟迟难以到位,使教育投入的占比徘徊不前。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做“清淤活血”的工作,以“四两拨千斤”调动地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这自然需要一个过程。再次,中国经济恰恰在这20年中一飞冲天,GDP的“蛋糕”越做越大,看似小小的“4%”,其体量也随之大幅膨胀,加大了践诺的难度。  “追4”的艰难,让我们深刻洞悉了振兴中国教育的阻力之巨、难度之大。而“追4”越来越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也体现了国人对教育的关注之切、期望之殷。  而今,4%终于怦然落地,政府排除万难,践行承诺,用温家宝同志的话说,终于“还上这一个欠账”。“追4”梦圆,从过程之坎坷、历时之漫长、意义之深远来看,堪称一次中国教育的“嫦娥奔月”。这份沉重的践诺,不但树立了政府信誉,也让中国教育这只“大碗”渐次丰盈,国家在解决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等国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时,也有了底气和从容。毕竟,在GDP基数庞大的今天,4%不是一个小数目。  同时还要看到,在我们即将吃到“4%”这枚“苹果”时,别人已经摘了更大更甜的“苹果”: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已达7%,近邻印度2003年的教育投入也达到5%。我们欣慰之余,还得加快培育下一枚“苹果”。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教育的投入要占GDP的4%,成为近几年两会的热点。从代表委员的乐观态度来看,2012年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很难。  实现教育投入占GDP的4%固然重要,实现这一目标后,如何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更为关键。如何用好4%的教育支出?  首先,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重点优先考虑中西部及少数民族聚居地。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比较弱,教育资源匮乏不足。要从根本上理顺各类扶贫工作,教育扶贫优先倾斜是重中之重。其次,我国城乡教育的基础落差很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对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加大和倾斜是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农村教师的待遇比城市低、教师比例、师资配置悬殊,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会导致农村教师的流失和心理失衡。  再次,对华而不实的教育工程要进行有效遏制,有必要对教育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压缩和降低,从而确保一线教师的收入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育经费的使用,关键在于资金的合理分配,以及使用过程的公开透明。因此,在做好重点倾斜和扶持的同时,还须加强重点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教育上,让“再穷不能穷教育”真正成为现实。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追4”梦圆,从过程之坎坷、历时之漫长、意义之深远来看,堪称一次中国教育的‘嫦娥奔月’”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问题 问答题(三)  【给定资料】  1.退休职工满师傅是回民,家住北城。他每周都要去一次改建后的牛街,先是围着古老而年轻的清真寺漫步一遭,然后再到“牛街清真食品超市”采购,“那儿的牛羊肉都是按穆斯林规矩宰杀出来的”,满师傅赞不绝口,“牛肉炖着吃可以挑‘肋条’‘腰窝’,酱着吃有‘腱子’。切好片的‘肥牛儿’小包装,红里透白勾人馋虫;涮羊肉讲究‘三叉’‘黄瓜条’,那儿的货又多又新鲜。”牛街给满师傅家节假日三代人聚餐带来了方便和欢愉。  有千年历史的北京市南城牛街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目前,这里仅回族居民就有1万多人。改建前,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1997年,牛街地区危改工程启动,这是北京市政府在全市最先实施的危改面积最大、拆迁户数量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危改小区。2004年两期工程胜利完成。  迁入新居的老住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穆斯林们最满意的是新房里有了浴室,每天进寺礼拜前可在家中沐浴。改建后的牛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宅楼无论高矮均采用穆斯林习用的黄色加绿边装饰。始建于公元996年的辽代千年古寺——牛街清真寺周围环境也焕然一新。寺院周围出现了万米绿地;原来门前8米宽的道路拓宽到40多米,门前那座历史悠久的“大影壁”,整修后巧妙地横亘在主干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上,既保持了清真寺建筑布局的完整性,更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全长670多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商用房,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多家回民老字号餐馆和小吃店里的正宗清真菜肴、各种地道的牛街小吃令人怀旧,吸引着京城、外埠乃至海外的穆斯林食客。晚上处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牛街老住户白奶奶常说:“如今在咱牛街走走,跟上长安街差不多。”  牛街街道工委干部告诉采访记者,牛街不仅是“民生一条街”,也是“民族文化一条街”。通过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修缮了牛街礼拜寺,扩建了回民幼儿园、回民小学,改造了民族敬老院,设立了回民殡葬处、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卫生站等服务场所,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日趋完善。牛街还是白猿通臂拳的诞生地,而今在小区里经常能看见白猿通臂拳第六代传人钟教练指导孩子们习武练拳的场景,因其具备“历史性”和“传承性”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白猿通臂拳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这也是让牛街人足以自豪的事儿。  2.某报报道了乡村放映员王其璋的事迹,他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用一台放映机、一张大银幕,为家乡61个村庄的农民送去欢声笑语,累计行程达25万余公里,放映电影近万场。王其璋高中毕业时面临两个择业选择:当中学老师或者乡村电影放映员。从小爱看电影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那时候,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乡亲们看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一个村庄放电影,附近村庄的群众也都会早早赶过来占座位,银幕两面的空地上围得满满当当,还有人爬到了房顶和树上。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农村越来越普及,农村电影放映跌进了低谷,但为了心爱的电影,也为了那些喜欢看电影的乡亲们,王其璋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说起放电影,给老王印象最深的还是帮助村民学习农业科技的事。姜家庄村有100多亩果园,品种老化,坐果率低。村支书找到王其璋,请他去放点苹果管理的影片。接到委托后,老王精挑细选了《苹果树的修剪》《果树嫁接》等十几部科教影片为果农们放映,结果果园当年便获得了大丰收。到了秋天,王其璋再到这个村放电影的时候,果农们一下子把他围了起来,纷纷拿来大个儿的苹果让他吃。他们说:“老王,尝尝这苹果甜不甜?这里面可有你的功劳啊!”看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笑容,王其璋有说不出的高兴。  和尚庄村有养猪的传统,但前几年村民不懂防疫,小猪长到五六十斤常常病死,损失很大。王其璋就找来20多部生猪养殖方面的影片,连续给村民们放了一星期,还自己掏钱买资料赠送,把兽医站的技术员请来讲课示范,帮助村民掌握养猪技术。现在,这个不到200户的村庄已经发展养殖户120多个,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因为这事,王其璋在这个村里的威信很高,每次去,村民都拉着老王去参观他们的养殖场,争着请他吃饭。乡亲们都说:“老王可不光是电影放映员,他都成了我们的科技顾问了!”  3.某市文化管理部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与会者交流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心得,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几位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A(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我觉得鼓励他们把花在打牌、闲聊上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很重要,也很有效。我到村里以后积极地提议和向上争取,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农家书屋”。我帮助购买图书,筹集资金添置设施,动员群众参加读书活动。有空还给他们上课,有时还请农业大学老师、农科院技术员来开讲座。现在,农家书屋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一大亮点,省市县领导多次来视察和调研。如今村民们有空就到书屋来看看书,读读报。打牌的少了,闲聊的少了,文化生活丰富多了。  B(大学生村官):我们村本来就有一个文化站,里面也有不少图书,但是利用率不高,钥匙别在村支书的腰里,哪个农民提出要看书什么的,村支书就去开门。没有人提,那个门就天天锁着。我去了以后,主动向村支书提出保管钥匙,将文化站重新布置了一下,办了墙报宣传栏,里面摆上茶水,添加了不少新书,制定了文化站管理制度,按时开放,按章管理。现在,我们那个文化站天天村民络绎不绝,有时候里面坐不下,有人捧着书坐到门外的空地上看。  C(社区工作者):社区街道文化站的建设是个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我们那文化站备有不少图书,但没什么人来读。我做过调查,我们街道很多人平时没事,要么凑一桌人打麻将,打扑克,要么守在家里看电视,不愿与人交往。不过,我发现早晚在小区里散步、锻炼身体、跳舞的人倒不少,我就动了脑筋,在小区的路边、健身场地旁边,竖起很多宣传栏,里面内容定期更换,除了宣传国家大事,介绍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普及防火防盗、卫生常识,还用来传播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配上漫画和导读文字,人们散步和锻炼的时候顺便就可看到,慢慢引起了他们读书的兴趣,现在到文化站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4.小签原是某大学法律系学生,大二的时候就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本来想出国,但家里舍不得她这个宝贝女儿独自去外国打拼,去年硕士毕业应聘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做行政助理。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小签感慨万分:“家里为了培养我,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花了好多钱,上了我们那儿最有名的双语幼儿园。从那时候开始,父母就再三告诉我学好外语有多么重要。上了小学和中学,除了要完成紧张的功课,我还上过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大多是父母替我报名的。高考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差3分满分,是我们市的英语单科状元。可惜我的语文成绩拖了后腿,要不然我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花那么大工夫学外语,现在工作了,英语没怎么用得上,倒是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文件,写稿子,对我的汉语写作能力要求很高。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给我们领导写一篇讲话稿,被领导狠狠骂了一顿,因为里面好几个错别字,还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我现在真的认识到,我是中国人,学好自己的母语是首先的,必须的。”  记者问她:“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后悔当初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还花了很多钱去学习英语?”  小签说:“后悔谈不上,英语学好了还是有用的。有一次我们单位收到一份外文资料,第二天开会要用,碰巧我们单位专门负责英语翻译的同事生病住院了,领导很着急,我就主动接过来翻译了,领导很满意,还表扬了我。特别是最近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对国内某著名大学陆教授的访谈,对我触动很大。他说我们对于语言,要有一种尊重、敬畏、护卫、热爱。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先重视学好汉语。”  记者问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送给那些正在拼命学外文的学子们,你会怎么说?”小签想了想:“还是陆教授说得好,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5.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美国某未来学家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语言。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通用的世界性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势者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政策,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本民族语言安全,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希伯来语作为日常通行语言,过去希伯来语只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现在不仅已成为耶路撒冷大街小巷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来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俄罗斯则把保护俄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  6.眼下,在某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尤其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被认为是时尚的说话方式;一些国产商品的取名和在媒体宣传时任意洋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一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在学术论文中,照搬命题,袭用概念,大量引用外文,对外文的盲目使用甚至到了迷信程度。而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也导致不少充满淫秽、暴力色彩的语汇被制造出来,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  某学者尖锐批评道:某些部门在招生、聘用、晋级等方面,往往把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英语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能否说好汉语、写好汉语文章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他认为,强制性地普及英语教育让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了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很令人担忧的倾向。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年轻人对传统和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现象随处可见,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着传统汉语的尊严和韵味,割裂着文化传承脉络,威胁着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  7.报载,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著名影星冲进巴黎圣日耳曼大街的几家电影院,抢出《侏罗纪公园》的拷贝在街头焚烧;电影工作者还在埃菲尔铁塔下示威抗议好莱坞的“入侵”。法国某官员因为在一次国际会议中用英语发言,遭到全法国人的诟病,要求其向全国人民道歉并辞职。许多人都还记得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普鲁士占领法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迫使法国国民放弃法语学德语。都德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上升为向祖国的告别仪式,失去母语如同失去了祖国。这个悲哀的情节已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看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里,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法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法国文化部主管文化产业发展,是法国政府中支出最多的部门之一,这在西方国家中是不多见的。  1993年,欧洲议会采纳了法国政府“文化例外”的主张。在法国人看来,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其自由流通。因此,他们联合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华盛顿让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配额限制”的无理要求,在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毫不妥协的立场。  1994年,法国政府在议会两院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法语中使用外来语尤其是英语,法国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要译成法文。  1996年起生效的一项法律要求全法国1300多家电台在每天早6时30分至晚10时30分之间的音乐节目必须播送40%的法语歌曲;各电视台每年播放法语电影不得少于40%,违者处以罚款,并以之资助民族文化。  为了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法国提倡在自由竞争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作品,面对近年来英语文化的逼人态势,法国颁布了支持电影业发展计划,在力求维持法语地位的同时,也向英语文化的优势项目如好莱坞电影发起了冲击。  从1992年起,法国外交部、文化部、法国艺术活动协会及在法国的外国文化中心集中举办介绍外国文化艺术的活动,展示文化的多样化,加强这些国家与法国的文化交流。除了驻各国使馆的文化处外,法国目前已在近百个国家建有一百多个文化中心,每年选择一两个国家作为重点,推介本国文化。  法国的企业和各类专业协会也是宣传法国文化、向世界推介法国文化的重要力量。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可参与赞助,而作为补偿,企业可获得政府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回报。  8.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资料:  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国外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的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9.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问题】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要求:  (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

问题 问答题二、请根据给定资料4,总结A县推行人民调解制度化解农村纠纷的做法有哪些经验?要求:(1)概括全面、准确,逻辑清晰;(2)字数不超过250字。(15分)

问题 问答题假如你是被派到Y县的调研组的一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调研记录,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要点完整; (2)内容具体; (3)不超过500字。

问题 问答题(二十三)  【给定资料】  1.迄今为止,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红色动画电影有五部——《红军桥》(1964)、《小号手》(1973)、《小兵张嘎》(2005)、《闪闪的红星》(2007)、《西柏坡》(2011)。在计划经济时代,《红军桥》和《小号手》作为中国动画辉煌时期的短片,其“政治正确”也就是能被“统购统销”的保证,可谓市场无虞。但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如火如荼,中国动画却总体不振,而三部红色动画长片也遭遇市场之殇。  《小兵张嘎》创作历时6年,近10个省市的动画公司、约600人参与制作,在剧组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北京市委宣传部、电影局等单位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声音合成期间,于蓝、郑洞天、姜昆、李琦等演艺界名人纷纷义务配音,不取分文。影片投资1200万,导演孙立军希望可以做到两个亿的产业回报。但无论各方如何慷慨相助,这部不遵从“市场规则”的影片不得不处于一种“雪藏”的状态,尽管导演认为“老少咸宜”,可以“三代人一起看”,但发行部门给投资商的论证中说:“这个动画片不可能收回成本。”至今无缘影院。  《西柏坡》是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0周年唯一一部献礼动画片,影片宣传词说:“在国外动画电影大片《功夫熊猫》等充斥着中国市场的时候,《西柏坡》用动漫的形式为大人和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儿童更多地了解党史以及西柏坡在党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一次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旅游经济与新的传播方式融合的大胆尝试。”但《西柏坡》却“生不逢时”,上映时“无奈”被《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及《速度与激情5》等众多好莱坞大片“围追堵截”,主要是以学校包场为主,票房很不理想。因为市场的落败,这部兼有政治使命和振兴地方经济使命的动画,最终成了投资方的一厢情愿。  2.当年《建国大业》开拍时共有170多位明星接力演出,创下4亿多元票房,为主旋律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暑期档前期韩三平又把这种模式复制到了《建党伟业》,明星人数也达到100多人,票房也达到2亿多元。这种营销模式成为了主旋律影片的一大参考。  但大制作的主旋律影片在经历了《建国大业》4亿多元的疯狂、《建党伟业》2亿多元的辉煌后,为什么到了《辛亥革命》却遭遇票房仅5000万元?成龙主演并担任总导演,导演是拍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等著名电视剧的张黎,赵文瑄、孙淳、李冰冰等联袂主演,《辛亥革命》主创阵容着实不弱。虽然没有上百个明星,但这些演员每个都是实力派。上亿的投资仅换回一半的票房,这一票房滑铁卢让人费解。  其实,大制作的主旋律电影的全明星组合模式,早在《建党伟业》上映之时业内就有专家提出担心。一影评人表示:我不反对主旋律影片商业化,甚至都敢于认同其走青春偶像剧的路子,毕竟它消解了以往主旋律电影脸谱化的枯燥与沉重,最大限度地拥抱了观众,回归了电影应该有的价值魅力。但是,我对《建国大业》式主旋律电影到底能走多远还是充满担忧。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运作模式太过单一,无非是明星大腕撑场、攒故事,吸引好奇的观众掏钱到电影院去“数星星”。但好事不过三,若等到下一个大制作还来反复这种游戏的时候,观众会不会感到腻味?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的票房缩水就可见一斑,而《辛亥革命》的票房跳水,是市场在警告中国电影人,不可再用这种游戏模式来玩火。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1、2”,结合实际谈谈“红色”题材产品如何才能走出低谷。  要求:分析深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250字。

问题 问答题(三十)  【给定资料】  广大群众对目前已有的城市精神的认同度是怎样的呢?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半月谈网开展的“我心中的城市精神”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对您所知的一些城市提炼出的城市精神,您的感受是______。”的多项选择题中,选择“很精辟”“很切合实际”“很给力”的分别是206票(8%)、338票(13%)和192票(7%);而选择“抽象空洞”“相互雷同”“陈词滥调”“与百姓有隔膜”的分别为509票(19%)、431票(16%)、358票(14%)和593票(23%)。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部分的网民对已有的城市精神表述语并不太满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脱离百姓、脱离生活的城市精神表述终究是苍白而无生命力的。“当前一些城市精神的提炼缺少的正是尊重市民,尊重生活。”杭州市一家书店的老板郭某说,仔细阅读媒体的报道就可看出,许多地方提炼、发布“城市精神”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表面上有多层程序设计,也能够广泛吸纳民意,但最终表述往往令人大跌眼镜。更有甚者,许多地方争先恐后地成立调研组,征集意见,论证研讨。政府部门为此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城市精神用语确定、发布后,往往不了了之、没了下文。  据2012年2月6日《新快报》统计,2011年,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14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推出了本地的城市精神。在这些城市精神中,“创新”出现11次,“开放”出现10次,“和谐”出现9次,“诚信”出现7次,“包容”和“爱国”分别出现5次和3次。东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纳百川”来体现包容;西部地区更倾向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爱若·沙里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在我国600多座大中小城市中,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国内大都市,约50个城市提出要建中央商务区,2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或区域性金融中心。“低头是瓷砖,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这条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百姓对城市样式的描述。而以“阿卡迪亚”“普罗旺斯”“曼哈顿”等命名的城市社区或楼盘更是难以计数,弱化了城市应有的传统底蕴和本土特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张金波说:“当前许多地方的城市精神出现雷同现象,说明对城市精神的认知仍然比较模糊,对城市未来的展望非常充分,但对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不足,出现泛政治化、教条化、口号化倾向。”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就必须首先找到城市精神的“根”。  许多城市规划专家口中常念叨一个词——“禀赋”。这本是用来形容人的体魄和智力等先天条件,用在城市规划中就将其用来形容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出发点。城市精神也要依据城市的“禀赋”,即时间维度上的城市历史和空间维度上的地域环境。  正在轰轰烈烈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的古都洛阳,也因其建都早、朝代多的厚重历史激发了各行各业市民积极建言献策。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曾在《过洛阳故城》中写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历史孕育滋养着洛阳精神的根。”市民杨小春说,虽然“包容”、“博大”等时常被用来形容洛阳,但这些词无法反映出洛阳精神的精髓,尚需从传统历史文化土壤中去挖掘。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传统必然孕育出不同的城市精神。“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精神中,“春融万物”体现了昆明的人文地理特征。明代杨慎有诗称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春城”也孕育出市民良善谦和、热情好客的特征。而“登高涉远、负重向前”的重庆精神则暗含了大山大江这一核心要素,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指的是一座江山之城。大山是重庆的傲骨,大江是重庆的柔情。二者决定重庆人的生存方式,孕育重庆人的文化特色,塑造重庆人的性格特征。这座城市的精神特征都源自于大山大江的滋养和培育。其他诸如江西九江精神中的“融汇九川”、呼和浩特的“骏马精神、草原气质”等,都是地域传统在城市精神中的传神写照。  【问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就必须首先找到城市精神的‘根’。”结合当前现实,简要分析我国城市精神的“根”是什么。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问题 问答题(三十)  【给定资料】  法制报报道了某市H区暴发狂犬病疫情以及随后的处理情况。具体报导如下:  进入3月以来,某市H区暴发狂犬病疫情,截至目前,有11人患狂犬病死亡,6200多人被狗咬伤,这些数字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后,当地政府部门为控制疫情,捕杀了三万多只狗,遭到众多爱狗人士的激烈批评,使H区一度陷入“屠狗风波”的舆论漩涡。  H区许多群众有养犬习惯。全区拥有各类犬37万多只,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就拥有一只狗。部分群众认识不足、管理不善,随意遗弃造成大量流浪犬,犬只随意流动是导致狂犬病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  H区连续召开狂犬病防控紧急会议,指出狂犬病已严重危害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场为期30天的集中整治犬类活动在全区紧急开展。  政府强调:所有犬只必须进行免疫并办理相关证件,一律实行拴养和圈养。严禁携犬进入商场、市场、学校、公园等公共场合,一经发现一律予以强制捕杀。记者在政府发布的通告上看到如下条文:“各乡镇实施组织由公安、农业、城管等部门组成的专业队伍对未免疫的犬只进行捕杀,犬主不得进行阻拦、不得要求赔偿,群众也可自行组织捕杀犬只。”  许多养狗人惶恐不安:以前H区对犬类实行挂牌管理实施并不完善,大部分养狗者都没有主动进行免疫、办理证件。这就意味着,禁令期间,如果不及时主动检疫或没有办理证件,这些狗将在劫难逃。  5月23日,“禁犬令”实施,“打狗队”开始出现在H区的大街小巷,村镇市集。随着行动成果的不断扩大,一些现场捕狗、杀狗的视频开始在网上传播。对流浪狗的围剿,引来潮水般的争议质疑声。  “H区一直是狂犬病的老疫区,只是今年比往常要厉害些。如果及早加强管理,哪有今天这些事?”H区街头,一位执勤的民警向记者坦承他并不赞同以“杀狗”代“防疫”。  “人的利益至高无上,狂犬病疫情严重,为了保证人的安全为何不能杀?”也有一些支持政府行动的声音,认为人和狗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但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当然应该以人为重。H区当地网友认为,狗是可以养的,但一定要纳入日常管理,要建立档案,发给狗证,对应当进行免疫而不愿免疫的狗的主人,可以发出警告限期免疫。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公民患流感,肯定是采取有效的隔离并积极治疗。狂犬病的传染速度和危险性与当前的流感相比要小得多,对于没有攻击性的狗和看护好的狗,即便携带病毒,也应该是治疗,而不是将其杀死。现在,屠刀伸向了没有确定携带病毒的狗!”动物救助中心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狗行动出现扩大化。  疫情重灾区之一的H区Y乡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凡是家养犬5月底前一律自觉送到社区,由社区捕杀队统一进行捕杀和尸体处理,凡阻挡灭犬和藏匿犬只的将严肃处理,3年内不得再养犬只。  “我们山里人平时出门干农活,让狗看家很放心,待它也像家里人一样。现在为了完成任务残忍地把它处死,全家人都难受得很。”Y乡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干部组织起来的打狗队,挨家搜查,见狗就杀,不少狗即使打过了狂犬疫苗,也被强行拉出处理。  “狂犬病疫情严重如果是事实,那么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动物卫生防疫法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无可厚非。”某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表示,但是,政府日常就应该加强犬类的管理,等到情况失控才紧急处理,这就造成了许多养狗者的痛苦。政府的行政行为应当把握平衡原则,尽最大努力在社会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合理界限。该教授认为:“毕竟狗是个人财产。公民面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时应当付出代价。不过考虑政府行政行为的必要性,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大范围捕杀来实现防治疫情的目的?对那些有主人且本可以通过严格检疫、限制活动范围等方式实现管理的狗采取非常措施,其合理性就值得思考。”  某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全国各地政府出面捕杀狗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此外政府和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这些被捕杀的宠物是无辜的,我国虽然还没有对驯养动物进行全面保护的法律,但目前我国对家养动物检疫防疫的法律规定还是有的。之所以出现狂犬病,是因为饲主没有尽到对所饲养伴侣动物的防疫义务,政府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关于伴侣动物登记、年检制度、防疫制度执行不彻底造成的。”“H区屠狗事件中很多网友称要保护的‘狗权’,就指的是动物福利。而且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动物福利层面立法的缺失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中的媒体报导,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的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要求:  (1)对存在问题的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  (3)不超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