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辽宁住院医师儿科 问题列表
问题 女孩,10岁,近6天来先出现双下肢无力、发麻,继之出现双上肢无力。检查:呼吸每分钟20次,颅神经无异常,心、肺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消失,巴氏征阴性,双下肢痛觉、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脑脊液压力正常,蛋白定量1.0g/L,细胞数8×106/L。 典型的脑脊液细胞一蛋白分离现象一般出现于()A、起病后1~3天内B、起病后4~7天内C、起病后1周~1个月D、起病后1~2个月E、起病后1~3个月

问题 热性惊厥发作中最首要的处理是()。A、给氧、保持气道通畅B、降低颅内压C、降低体温D、控制感染E、控制惊厥发作

问题 6个月男孩,出生时有重度窒息史,近1个月出现点头哈腰状发作,体检:目光呆滞,无追视,不能竖颈,不能翻身,看到玩具无表情,不能伸手抓物。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大田原综合征B、West综合征C、Lennox-Gastaut综合征D、儿童失神癫痫E、Landau-Kleffner综合征

问题 患儿,女,10岁,因发作性面部肌肉抽动就诊,发作时神志清楚,抽动有时可自行控制,入睡后消失。在下列检查中,该患儿最应该做的检查是()A、头颅CTB、头颅MRIC、脑电图D、电解质E、铜蓝蛋白

问题 男孩,13岁。发作性意识丧失5年,发作时双目瞪视,一手捂头或突然站起来走动,每次持续2min或更长,发作过后不能追忆,发作无一定规律性。该患儿经卡马西平治疗后,已一年半未发作。下一步应该()A、行血药浓度测定B、重复脑电图检查C、按原量继续服卡马西平D、该药可以逐渐减量E、停服卡马西平

问题 病变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此种感觉障碍称之为()A、末梢型B、后根型C、节段性D、传导束型E、交叉型

问题 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时,防窒息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解开衣领裤带B、头低偏向一侧C、喂水稀释痰液D、托起下颌,舌拉出E、吸出口腔液体

问题 有关小儿急性偏瘫的描述,正确的是()A、预后较成人更差B、自身免疫性脑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常见病因C、颅脑CT可见缺血区呈高密度灶,出血区呈低密度影D、颅脑CT可在梗死后6~12小时发现缺血改变,适于早期诊断E、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充分显示小血管或血管炎性病变

问题 4岁小儿,既往有3次热性惊厥史,2小时前出现发热,在家中突发惊厥发作,发作时家长可给予哪项紧急处理()A、口服地西泮B、口服苯巴比妥C、口服丙戊酸钠D、直肠注入安定溶液E、口服降温药

问题 女孩,11岁。1个半月前突然发作1次,两眼上翻,四肢抽动,面色青紫,历时1min逐渐清醒,醒后未诉不适。5年前有类似发作1次。1周前查脑电图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此时该患儿最合适的处理是()A、复查脑电图B、头颅CT扫描C、脑脊液检查D、给予抗癫痫药物E、暂不服药继续观察

问题 患儿1岁半。高位产钳助产,产时苍白、窒息,生后4个月冲头发呆发作,每天10余次,智力发育落后,还不能独坐,临床诊断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其脑电图改变应是()A、3Hz棘慢波B、0.5-2.5Hz多棘-慢波C、高峰节律紊乱D、T3/C3有棘-慢波放电灶E、双侧同步尖-慢波棘-慢波阵发

问题 男孩,1岁,发热1d,体温39℃,伴有轻咳,在儿科门诊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即刻给予吸氧,即刻止惊的药物首选()A、苯巴比妥肌注B、地西泮肌注C、地西泮静推D、氯丙嗪肌注E、维生素D3肌注

问题 下列关于极重度智力低下的描述,正确的是()A、IQ为20~34B、理解能力低下,可理解简单事物C、有简单的语言能力D、缺乏自我保护本能.不能躲避危险E、生活可以部分自理

问题 女,5岁,2个月前右眼睑下垂,10d前出现左眼睑下垂,晨轻暮重,双瞳孔对光反射正常()A、脑出血B、重症肌无力C、格林-巴利综合征D、脑性瘫痪E、脊髓炎

问题 符合婴儿痉挛症临床特点的是()A、病因多为原发性B、多在生后3个月内起病C、以痉挛发作为特征性临床表现D、脑电图呈多灶性慢-棘慢波改变E、预后大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