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2021-05-07)
发布时间:2021-05-07
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财务与会计》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中,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有( )。【多选题】
A.投资回收期法
B.净现值法
C.现值指数法
D.内含报酬率法
E.投资回报率法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E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2、甲公司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准备完工后对外进行出租,已通过董事会批准并作出了书面决议。该项办公楼建设期间发生土地开发费250万元,为建造办公楼借入一笔专门借款,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金额为20万元,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40万元,分摊其他间接费用累计5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项办公楼完工后的入账成本为()万元。【单选题】
A.270
B.275
C.310
D.3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办公楼应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完工后的入账成本=250+20+5=275(万元),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5000元,销量10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2000元,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
A.单价提高到12元,其他条件不变
B.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3元,其他条件不变
C.固定成本降低至4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D.销量增加至1500件,其他条件不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利润=销量×(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①设单价为SP,则2000=(SP-6)×1000-5000,SP=13(元),故选项A不正确;②设单位变动成本为V,则2000=(10-V)×1000-5000,V=3元,故选项B正确;③设固定成本为F,则2000=(10-6)×1000-F,F=2000(元),故选项C不正确;④设销量为Q,则2000=(10-6)×Q-5000,Q=1750(件),故选项D不正确。
4、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会计处理正确的有()。【多选题】
A.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记入“库存股”科目,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B.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冲减股本
D.企业应按职工行权购买本企业股份时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转销等待期内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累计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回购的库存股成本,贷记“库存股”科目,按照上述借贷方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科目
E.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应付职工薪酬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A,回购股份时借:库存股(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 贷:银行存款同时在备查簿中登记选项B,确认成本费用(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借:成本费用类科目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选项C,回购股份时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此时并不是冲减股本选项D,职工行权借:银行存款(企业收到的股票价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内资本公积中累计确认的金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差额,或贷记) 贷:库存股(回购的库存股成本)选项E,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该是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来计算成本费用,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无关。
5、下列不能视为达到盈亏临界状态的是( )。【单选题】
A.销售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相等
B.利润总额为零
C.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
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盈亏临界状态是指能使企业不盈不亏、利润总额为零的状态,当销售总收入与成本总额相等,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时,都能使利润为零。
6、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增加的现金折扣为( )万元。【客观案例题】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增加的现金折扣=1200×70%×5%-1000×60%×2%=30(万元)
7、甲公司2019年拟增发新股,乙公司以一项账面成本为450万元、已摊销75万元,公允价值为420万元的专利权抵缴认购股权420万元,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为420万元。2019年8月6日甲公司收到该项无形资产,并办理完毕相关手续。甲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2019年9月6日该项无形资产达到能够按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所必须的状态并正式投入生产产品相关的使用。甲公司2019年末专利权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2019年末专利权账面价值为420万元
B.专利权摊销时计入资本公积15万元
C.专利权摊销时计入制造费用14万元
D.专利权摊销时计入管理费用12.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甲公司增发新股,甲公司接受的该项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即按照抵缴新购股款420万元入账。2019年末专利权账面价值=420-420÷10×4÷12=406(万元)。专利权用于生产产品,所以计提的摊销额14万元计入制造费用。
8、大海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8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200元;2018年因乙公司宣告破产,应收11700元货款无法收回,全部确认为坏账;2018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224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240000元。2019年收回已核销的乙公司的欠款3000元;2019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126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106000元。甲公司2019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元。【单选题】
A.-3000
B.-2000
C.2000
D.3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2019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126000-106000)×5%-3000=-2000(元)本题用期初余额的推导思路如下:2018年应收账款期初余额=3200/5%=64000(元),2018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4000+224000-240000=48000(元),2018年期末坏账准备余额为48000×5%=2400(元),由于本期发生坏账11700元,从期初余额3200-11700+A=2400来推,2018年计提坏账准备A=10900元,2019年应收账款期初余额=48000元,2019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8000+126000-106000= 68000(元),2019期末坏账准备余额=68000×5%=3400(元),从丁字账推理,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400+本期收回3000+B=3400,推出B=-2000元。
9、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20年7月1日和6日分别进口境外商品两批,价款分别为400万美元和28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7月1日和7月6日的市场汇率分别为1美元=7.27元人民币和1美元=7.25元人民币。7月3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0元人民币,假设期初外币应付账款余额为0,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收益为( )万元人民币。【单选题】
A.42
B.-68
C.68
D.-4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益=400×(7.20-7.27)+280×(7.20-7.25)=-42(万元人民币)。负债的汇兑损益为负数,说明负债减少了42万元,产生了汇兑收益,因此本题答案为A。账务处理为:借:应付账款 42 贷:财务费用 42
10、甲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0.6,因生产需要赊购固定资产一台,款项分期支付,将会导致甲企业( )。【多选题】
A.资产负债率增加
B.流动比率增加
C.营运资本无变化
D.长期偿债能力增强
E.产权比率增加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该业务的账务处理是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选项A,由于资产负债率小于1,分子分母同时增加相同的数,资产负债率增加;选项B,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长期应付款属于非流动负债,不影响流动比率;选项C,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因此营运资本没有发生变化;选项D,资产负债率增加导致长期偿债能力减弱;选项E,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增加,则产权比率增加。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1)2012年8月1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根据合同规定,乙公司应于购货后1个月内支付全部货款。乙公司由于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到2012年12月13日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2012年末为该应收账款按10%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甲公司于2013年2月3日收到乙公司通知,乙公司已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预计甲公司可收回该应收账款的40%。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3年2月10日,注册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2011年末甲公司对一项实际未发生减值的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了56万元的减值准备(该固定资产之前未计提减值准备)。至2011年末,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会计与税法一致。
(3)2013年2月15日,注册税务师在审核时发现,从2012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办公楼于2009年12月31日建成后对外出租,成本为18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09年12月31日为18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为21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为2240万元;2012年12月31日为238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自办公楼建成后次月起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办公楼折旧方法釆用年限平均法,年限为20年。
(4)2012年12月因甲公司违约被丁公司告上法庭,丁公司要求甲公司赔偿270万元。201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决,甲公司按或有事项准则对该诉讼事项确认预计负债160万元,2013年3月12日,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乙公司240万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判决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赔偿款2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
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并对上述事项进行了会计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度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 )万元。
B.1706.6
C.1720.6
D.1787.6
附相关会计分录:
资料(1)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117[234×(60%-10%)]
贷:坏账准备 117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9.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9.25(117×25%)
资料(2)
冲减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11年金额,不是本年,2012年需要补提折旧金额=56/8=7(万元),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56-7)×25%=12.25(万元),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56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7
贷:累计折旧 7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4(56×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12年年初 1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12年年末 1.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75(7×25%)
资料(3):
不能将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需要进行差错更正。
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80(1800÷20×2)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440(2240-1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5(620×25%)
盈余公积 46.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18.5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90(1800÷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他业务成本 9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2380-224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57.5[(90+14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7.5
资料(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80(240-160)
预计负债 160
贷:其他应付款 24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24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0(160×2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0
【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
B.无法预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视为其使用寿命不确定,按最高摊销期限摊销
C.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为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D.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E.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1)为单位客户提供账务代理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260000元,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解析】销项税额=260000×6%=15600(元)
(2)为单位客户提供税务咨询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120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个人客户提供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填报,取得含税收入20000元,未开具发票。
【解析】销项税额=120000×6%+20000÷(1+6%)×6%=8332.08(元)
(3)举办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讲座,取得不含税收入8200元,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放弃了相关免税优惠政策);另外,为举办讲座从超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了矿泉水、笔记本、签字笔,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0元。
【解析】讲座收入8200元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征收增值税,为讲座购进的矿泉水、笔记本、签字笔能抵扣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8200×6%=492(元)
进项税额=300×13%=39(元)
(4)将会议室租给另一家税务师事务所开会用,收取费用2600元,开具了增值税普通发票。
【解析】销项税额=2600/(1+9%)×9%=214.68(元)
(5)从书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订阅税务、会计、法律等相关书籍,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000元。
【解析】进项税额=30000×9%=2700(元)
(6)在网上购买了消毒用品、口罩、体温枪等疫情防控物品,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的金额9600元。
【解析】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7)支付房租不含税价格10000元给某单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解析】进项税额=10000×5%=500(元)
(8)将上月购进已抵扣进项税额并计提加计抵减额的移动硬盘发放给员工做为集体福利,移动硬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额是3500元。
【解析】进项税额转出为3500元。
已知: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是2000元,上期留抵税额2300元,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规定并在本月抵扣。
【解析】计算抵减前的应纳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2300元
销项税额=15600+8332.08+492+214.68=24638.76(元)
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39+2700+500=3239(元)
进项税额转出=3500(元)
抵减前的应纳增值税=24638.76-(3239-3500)-2300=22599.76(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2000+3239×10%-3500×10%=1973.9(元)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22599.76元>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1973.9元,实际抵减额是1973.9元。
抵减后的应纳税额=22599.76-1973.9=20625.86(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税务师事务所当期应纳增值税( )元。
B.20113.91
C.22172.86
D.20625.86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22599.76元>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1973.9元,实际抵减额是1973.9元。
抵减后的应纳税额=22599.76-1973.9=20625.86(元)。
B.物权属于相对权
C.人身权属于对人权
D.著作权属于支配权
E.追认权属于形成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10-09
- 2020-06-18
- 2021-03-16
- 2020-04-28
- 2020-03-21
- 2021-07-05
- 2020-04-06
- 2020-11-07
- 2020-09-18
- 2021-03-12
- 2021-06-05
- 2020-11-24
- 2019-01-17
- 2021-01-10
- 2021-05-06
- 2020-02-07
- 2020-04-04
- 2021-07-24
- 2021-07-30
- 2019-10-28
- 2021-06-28
- 2020-04-28
- 2021-01-08
- 2021-01-17
- 2021-04-06
- 2020-05-31
- 2020-10-16
- 2021-05-19
- 2021-06-24
-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