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历年真题(2021-03-03)
发布时间:2021-03-03
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若法院拍卖所查封的厂房和进口机器设备,则甲公司的债权人乙银行、丙信用社、丁、己公司就拍卖所得价款主张的下列权利中,能获得法律支持的有()。【客观案例题】
A.丁对全部拍卖所得价款主张优先受偿权
B.丙信用社对进口机器设备拍卖所得价款主张优先受偿权
C.乙银行对厂房拍卖所得价款主张优先受偿权
D.己公司对全部拍卖所得价款主张受偿权
E.乙银行对全部拍卖所得价款主张优先受偿权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丁不享有担保物权,没有优先受偿权;所以选项 A 错误。丙信用社已经取得抵押权。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所以选项B、D 正确。乙银行仅对房产有抵押权,对机器设备并没有抵押权。所以选项E 错误。
2、张某为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因收受辖区内市场商户孙某 10 万元,未将孙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下列对张某的处罚方式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仅按受贿罪处罚
B.仅按徇私枉法罪处罚
C.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仅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处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同时又因此而收受他人贿赂,则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受贿罪两个罪名,实行数罪并罚。
3、下列有关税收违法行为及其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对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应按偷税行为进行处罚
B.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税务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C.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薄,税务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 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D.对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权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E.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税务机关有权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1)选项 A: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2)选项B: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64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税务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3)选项C: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60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税务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4)选项D:对于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5)选项E: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4、根据刑法理论,犯罪构成要件通常包括()。【多选题】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体
C.犯罪动机
D.犯罪客观方面
E.犯罪主观方面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5、下列有关本案诉讼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客观案例题】
A.河海公司可以将股东甲、丙追加为共同被告
B.河海公司可以将股东甲、乙、丙追加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长捷公司应当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D.海虹公司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15 日内提出答辩状
E.若被告对管辖权有异议,则应在收到起诉状后的答辩期内提出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公司债权人可以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 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因此可以将甲、丙追加为共同被告。所以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所以选项 C 错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所以选项 E 正确。
6、税收管理员陈某、任某涉嫌罪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任某涉嫌逃税罪
B.陈某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C.陈某涉嫌逃税罪
D.任某涉嫌受贿罪
E.任某涉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1)税务人员(陈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纳税人财物,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以徇私舞弊不征、少挣税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2)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陈某),如果与逃税人相互勾结,故意不履行其依法征税的职责,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的,应该将其作为逃税罪的共犯论处。如果行为人(任某)知道了某人在逃税,出于某种私利而佯装不知,对逃税行为采取放任态度,因此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只能认定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7、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下列有关债权申报的法律效力和对未按期申报债权的处理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债权的诉讼时效因债权申报而中断
B.所有已申报债权的债权人有权对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的事项行使表决权
C.债权人因申报债权而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
D.未按期申报债权的,已经进行的分配不再对未申报债权人进行补充分配
E.未按期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在破产财产开始分配后也可以作为破产债权进行补充申报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1)选项B:债权得到确认的债权人才能行使表决权;债权尚未确定的债权人,除人民法院能够为其行使表决权而临时确定债权额的以外,不得行使表决权。(2)选项E:债权人逾期申报或未按规定申报债权的,将产生失权或者其他不利后果,如在破产财产开始分配后申报的债权不能作为破产债权。
8、下列有关甲、丙出资行为及其后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因甲、丙未出资,海虹公司增资时有权限制甲、丙新股优先认购权
B.甲、丙未出资行为构成对乙的违约
C.甲、丙的出资属于虚假出资
D.因甲、丙未出资,海虹公司增资时有权限制甲、丙新股利润分配请求权
E.甲、丙未出资行为构成对乙的侵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1)选项AD: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2)选项BCE: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构成违约而非侵权)。
9、根据法律、法规关于复议管辖的规定,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是( )。【单选题】
A.对国家安全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
B.对自然资源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
D.对生态环境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所以选项A 正确。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所以选项B、C、D 错误。
10、下列有关甲、乙意思表示的性质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6月8日乙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
B.6月6日甲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邀请
C.6月5日甲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邀请
D.6月10日乙的意思表示属于承诺
E.6月9日甲的意思表示属于承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1)6月5日,甲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邀请(选项C正确);(2)6月6日,甲表示两辆车均卖7000元,对方若同意即可成交,该意思表示属于要约(选项B错误);(3)6月8日,乙的意思表示更改了价格,属于对前述要约的实质性变更,为新要约(选项A正确);(4)6月9日,甲再次更改价格,属于新要约(选项E错误);(5)乙于6月10日回复表示同意,属于承诺(选项D正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将当事人的有关物品予以扣押
C.有权行政机关强行清除当事人不能清除而又需要立即清除的道路、河道或者公共场所障碍物
D.税务机关对逾期不履行缴纳罚款义务的纳税人加处罚款
B.税目
C.税率
D.纳税人
B.8100
C.7050
D.7500
B.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时,可一并对该规定提出审查申请,所依据的规定中包含规章
C.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强制执行措施行为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申请行政诉讼
D.与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有债权关系的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10-24
- 2021-06-27
- 2019-12-07
- 2021-01-20
- 2020-11-16
- 2021-04-05
- 2021-04-15
- 2019-10-31
- 2020-03-18
- 2019-11-30
- 2020-02-04
- 2020-01-14
- 2020-01-21
- 2021-02-23
- 2020-06-12
- 2021-03-04
- 2020-02-11
- 2020-04-10
- 2021-05-15
- 2021-02-28
- 2021-03-10
- 2021-04-23
- 2021-06-27
- 2020-04-29
- 2020-02-15
- 2020-06-22
- 2020-01-31
- 2020-10-03
- 2021-07-13
-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