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疑】黄敏霞老师《经济法基础》直播问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0-08-17
2月26日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直播结束后,小编特整理黄敏霞老师主讲的经济法基础《经典题解(三)》,直播课上学员提出的问题答疑汇总。
【问题1】目标脱贫和贫困地区有啥区别?
【分析】同学您好:
(1)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企业同时发生扶贫捐赠支出和其他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计算公益性捐赠支出年度扣除限额时,符合条件的扶贫捐赠支出不计算在内。(目标脱贫是国家计划要实现相关地区脱贫,题目看到目标脱贫四个字,知道全额扣除即可)
(2)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3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比如贫困地区,全国有很多地方是贫困的,但不一定是国家扶持,目标要脱贫的)
【问题2】捐赠不是还有1万元入账的吗?
【分析】同学您好:
直接向某大学捐赠1万元,税法上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应该进行纳税调增,即加上1万元。
【问题3】存款利息0.8不是免税吗?为什么不扣除?
【分析】同学您好:
国债利息收入1.5万元(免税),存款利息收入0.8万元(不免税)。
【问题4】1-20%啥意思?那这个7折是不管金额多少都要打的折扣么?
【分析】同学您好: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年收入额-生计费(6万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除工资薪金以外的3项收入额如下:
(2)针对稿酬所得: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减按70%为收入额,70%是固定的,国家给与的优惠。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初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有( )。
A.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
B.直接赞助支出
C.缴纳税收滞纳金
D.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咨询费
正确答案:BC
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项目。税收滞纳金、罚金不可以税前扣除;直接赞助支出属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也不可以扣除;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支出可以税前扣除;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咨询费计入管理费用,可以税前扣除。
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备查账等可以连续使用。( )
正确答案:√
略。
略。
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正确答案:ABD
解析: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收入、费用和利润。
解析: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收入、费用和利润。
某公司2008年全年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不包括境外所得)。
从设在A国的分公司取得所得200万元,已按A国税法规定缴纳了80万元的所得税;
从设在B国的分公司取得所得100万元,已按B国税法规定缴纳了15万元的所得税。
假设A国和B国确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与我国税法规定一致。
要求:
计算该公司境内、境外所得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
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总额=(500+200+100)×25%=200(万元)
A国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200×(200÷800)=50(万元),已按A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的80万元,高于扣除限额,因此汇总纳税只能扣50万元。
B国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200×(100÷800)=25(万元),已按B国税法规定缴纳的15万元所得税,低于扣除限额,允许全额扣除。
境内、境外所得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200-50-15=135(万元)。
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总额=(500+200+100)×25%=200(万元)
A国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200×(200÷800)=50(万元),已按A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的80万元,高于扣除限额,因此汇总纳税只能扣50万元。
B国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200×(100÷800)=25(万元),已按B国税法规定缴纳的15万元所得税,低于扣除限额,允许全额扣除。
境内、境外所得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200-50-15=135(万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8-15
- 2021-08-05
- 2019-03-20
- 2021-08-05
- 2019-04-11
- 2019-01-09
- 2020-08-23
- 2019-11-20
- 2020-08-15
- 2021-05-15
- 2019-11-16
- 2019-06-28
- 2021-04-25
- 2021-08-20
- 2019-11-17
- 2020-08-23
- 2019-01-09
- 2019-11-23
- 2021-02-02
- 2019-01-09
- 2021-08-13
- 2021-02-02
- 2019-11-13
- 2019-11-23
- 2020-08-23
- 2020-08-17
- 2019-03-09
- 2019-11-27
- 2020-08-08
-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