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0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信息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19-12-29


新疆2020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的相关信息,你了解多少?我们可提前关注下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打印入口及报考时间安排。接下来,51题库考试学习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825日至93日,预计2020年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也在这段时间。

准考证打印入口:“会计资格评价网”。

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 95-7日,如果不出意外,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应该就是96日。

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

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应试者会计业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

高级会计师考试范围:

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命题均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内容和范围均不超出考试大纲的规定。

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大纲暂未公布,可参考2019年高会考试大纲: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

准考证打印流程:

1、打开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2、下拉寻找“准考证打印”并且点击;

3、进入准考证打印界面,选择“选择高级准考证”并且点击;

4、进入准考证信息查询界面,填写相关准考证信息(红框所标),并且点击进入;

5、进入准考证打印界面后,会自动跳出打印机选择话框,选择所连接的打印机就可打印准考证了。

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

1.系统提示“无此人准考证数据”,有两种可能:

一是考生审核通过后没有缴费,报名不成功,如果是他人或者培训机构代报名,请考生向代报人或培训机构核实是否已经缴费,如果没有缴费,则视为放弃报考资格,不能参加考试。二是报名时考生身份证号填写错误。请与打印的《回执表》核对,如发现错误的,请于96日前联系各市财政局会计科处理。

2.考生进入考场需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与以往年度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不同。考试不允许考生携带计算器。

3.请广大考生于考试前一天实地查看考点、考场,合理安排时间,以免耽误入场考试。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新疆省2020年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打印流程、考试科目等内容介绍,如果有异议,请考生以新疆省官方发布的公告为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W 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中央空调、手机芯片和等离子电视机,20×8 年全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 14.44 亿元,由于贷款回收出现严重问题,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公司 20×8 年有关应收账
款具体情况如下:
金额单位:亿元
应收账款 中央空调 手机芯片 等离子电视机 合计
年初应收账款总额 2.93 2.09 3.52 8.54
年末应收账款:
(1)6 个月以内 1.46 0.80 0.58 2.84
(2)6 至 12 个月 1.26 1.56 1.04 3.86
(3)1 至 2 年 0.20 0.24 3.26 3.70
(4)2 至 3 年 0.08 0.12 0.63 0.83
(5)3 年以上 0.06 0.08 0.09 0.23
年末应收账款总额 3.06 2.80 5.60 11.46
上述应收账款中,中央空调的欠款单位主要是机关和大型事业单位;手机芯片的欠款单位均是国内知名手机生产厂家;等离子电视机的主要欠款单位是美国 Y 公司。
20×9 年 W 公司销售收入预算为 18 亿元,公司为了摆脱资金周转困境,采用借款等措施后,仍有 6 亿元资金缺口。W 公司决定对应收账款采取以下措施:
(1)较大幅度提供现金折扣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可使应收账款周转率由
20×8 年的 1.44 提高至 20×9 年的 1.74,从而加快回收应收账款。
(2)成立专门催收机构,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预计可提前收回资金 0.4 亿元。
(3)将 6 至 12 个月应收账款转售给有关银行,提前获得周转所需货币资金。据分析,W 公司销售中央空调和手机芯片发生的 6 至 12 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九二折转售银行(且可无追索权);销售等离子电视机发生的6至12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九零折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
(4)20×9 年以前,W 公司给予 Y 公司一年期的信用政策;20×9 年,Y 公司要求将信用期限延长至两年。考虑到 Y 公司信誉好,且 W 公司资金紧张时应收账款可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为了扩大外销,W 公司接受了 Y 公司的条件。
要求:

计算 W 公司采取(1)至(3)项措施预计 20×9 年所能增收的资金总额。
答案:
解析:
采取(1)至(3)项措施预计 20×9 年增收的资金总额:
2.23{或:2.24}+0.4+3.53=6.16{或:6.17}(亿元)
或:4.31{或:4.32}+0.4+3.53=8.24{或:8.25}(亿元)

甲公司为一家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评估公司的风险。甲公司管理层一直比较重视对风险的管理、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加强对重大风险因素的识别及评估。提供对决策颇有价值的信息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媒体进行了投诉。
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反映,但未得到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1)简述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2)根据风险管理构成要素的要求,甲公司有哪些方面不符合相关的要求。
(3)确定甲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
(4)简述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答案:
解析:
(1)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有:①内部环境;②目标设定;③风险识别;④风险评估;⑤风险应对;⑥控制活动;⑦信息与沟通;⑧监控评价。
(2)①甲公司内部环境不完善。员工提出问题被管理层忽视,表明甲公司存在管理效率的低下;②甲公司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甲公司员工向管理层反映问题的报告程序不健全;③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风险评估系统。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旨在减少药品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控制测试系统。
(3)①甲公司存在运营风险。甲公司产品不符合外部标准,导致顾客对产品的信心不足。顾客服用甲公司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这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不良影响;②甲公司存在法律风险。甲公司因不遵守药品安全标准将面临相关部门的法律制裁。
(4)企业风险管理流程主要有:①目标设定;②风险识别;③风险评估;④风险应对;⑤风险监控与报告;⑥风险考核与评价。

天之蓝公司 2017 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并实施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司为此召开了董事会全体会议,围绕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五大要素进行了深刻讨论,并就内部控制相关重大问题形成决议,会议纪要如下:
(1)控制目标。会议首先确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切实做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
(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优化内部环境的决议,包括:严格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调整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做到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同时注重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3)风险评估。会议决定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控制活动。会议明确了公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二是将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中,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自动控制;三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应签订书面合同。
(5)信息与沟通。会议要求公司完善信息与沟通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同时建立反舞弊机制,实施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确保举报、投诉成为公司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6)内部监督。会议强调,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为此,公司应当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分析、判断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上述决议中有
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控制目标方面:
①“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目标,还包括财务报告及
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②“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任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即内部控制不能完全消除公司面临的
全部风险。
(2)内部环境方面:
①“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各类业务事项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即重要业务事项才须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
②“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受公司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无法对不相容岗位或职
务实现有效分离的,可不予分离。
(3)控制活动方面:
①“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预算控制措施不适用于不能量化的业务事项。
②“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须签订书面合同”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对于零星、即时清结等交易行为,可不签订书面合同。
(4)信息与沟通方面:
“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仅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传达至公司全体员工。
(5)内部监督方面: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除内部审计机构之外,经理层及公司其他内
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也须承担相应的职责。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