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跨专业备考CFA一、二级全程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9-05-10
报考CFA的朋友可能有在职人员,也可能有跨专业的人,那如果是在职又跨专业的考生该怎么备考呢?所以今天小编来分享一篇在职跨专业的大神学习CFA一二级的经验!
1.适应性介绍
本人CFA1、2级备考,在职,无金融理论背景,非考试投机者,尽量直白表达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并串联相关的知识点。
我今年33岁了,房地产投资行业在职,大学工科房地产专业毕业,无金融背景,机缘巧合进入信托公司做房地产投融资,所以才会在这个年纪来考CFA。不是考试投机者,依赖原版教材、notes及网上题库。
2017年12月LV1,6月开始备考,10A。LV1考完后休息1星期,备考Lv2,2018年6月LV2 pass,10A。
上述简要背景供读者对比作为适应性参考。LV1-2,12个月的备考长跑不适合考试投机者,不喜勿喷。
下面正文都是讲的知识点细节,对尚未开始看书的人没作用。内容是凭着记忆写的,术语若有不对的地方,请参考教材。
2.LV1、2级经验性概述
1.LV1要考的东西都在书上,题目基本上也是一步到位,答案通常在书上就有原文,或者原文稍微演变一下,notes做得很好,看notes跟原版的区别个人觉得微乎其微,原版的内容很多,很丰富,但是感觉对于帮助理解知识点和做题没有明显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介绍这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像科普。不过我还是先看原版再看Notes的,多了解一点总是好的。
2.LV2要考的东西,只能说工具都在书上,要考的是面对一个个简化的实务情景如何理解和运用工具,所以建议从LV1开始打好理解知识点的基础。Notes 已经体现出不足的地方了,Economics topic 的Taylor Equation 都没深入阐述,Corporate Finance 里面缺少重要公式(例如用EBIT计算EV的公式,Unlevered Value和Levered Value之间的关系,近期某次考试不少同学面对某两道题傻了眼),都是典型的表现。但是 notes 用来过关也够了,毕竟漏掉的内容在考卷上也没几题,还是丢得起的。不过,如果你不想考试的时候发现没见过的题目、目瞪口呆脑袋当机的情况,建议还是先看原版,再看 notes 吧。
3.多做题,LV1比你想象的计算量要大一点点,LV2比你想象的难度要大一点(LV1的难度跟LV2的难度不要拿来比较)。严重关注mock题目,尤其是到了 LV2,如果你还是习惯于notes给的 Practice Exam,以及课后练习题,你吃亏了。
4.LV1可以半懂不懂过关,LV2如果没能理解到位,估计悬。
5.LV2,各topic建议厘清框架脉络,尤其是Quant, Economics, Equity, Fixed Income, Derivative, Portfolio,别被各种各样的theories,equations搞昏头脑。theories, equations虽多,但是都针对不同情景(scenarios)或 time frame的,先厘清情景或 time frame,再将对应的theories, equations纳入到各情景/time frame,事情就轻松了。
3.正文
这里从 LV1 到 LV2介绍各 topic 的要点理解,1-2级尽量串联起来,各 topic 之间如有关联,也尽量串联起来。
1.Ethic
1.1、一二级内容基本一致。建议一级打好基础,理解教材到底想传达什么思想,熟悉每条standards相关的典型题目和答案。到了二级,是要读让人心烦的案例的,读完案例,真的可用来答题的时间不多。
1.2、要点开宗明义,书上列得再明白不过,6 codes and 7 standards (一级GIPS以及二级的ObjectiveResearch、Prudent Investor等内容理解即可,不用过于担心),原文我是背下来的,考试前三天每天早上背一遍。Handbook 足以帮你对付考试,重要的是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 recommended or required? 这是我背原文的原因,因为记忆一旦模糊,就会捉急,到底是哪些答案选项是 recommended,哪些是 required?有些时候,很多类似的案例结果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的时候区别就在于题干要求选择 recommended,而有的时候要求选择 required。
1.3、intention and
expected to compromise… 实务操作中灰色空间很大,对错难辨,按照CFA的要求,很多时候判断是否犯规就在于主角的 subjective intention 是否存在,以及主角的行为是否 be
expected to compromise…注意,不是该行为已经compromise,而是 bereasonably expected to compromise 。
1.4、个别知识点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同学实在很难理解的,例如 black out period, restricted list, watch list, market-maker
andunsolicited clients during special period… 我的建议是:理解不了可以大概背一下案例,不必钻牛角尖,毕竟考试中即使遇到1、2道这种题,就算全错影响也不大,更何况,这种题出现的几率真心很小。如果实在想理解到位,建议求助度娘,先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再去理解。
关于Ethic 貌似没什么好说的了。
2.Quant
2.1、一级每个知识点都可能考,都看看吧(半懂不懂应能过关吧)。但是建议一级的时候一定要吃透 hypothesis test, 这是 LV2 Quant 内容的基石之一。LV2 Quant 不会给你温习一级hypothesis test 的基本知识的,但却要来考你的。从帖子上看到,近期某考试有些同学连 H0 必带等号的基本原则都忘掉了,3个选项里面直接选了一个必错项……如果不想被 LV2眼花缭乱的各种test 搞昏头,在一级打好基础吧。
2.2、LV2,Quant有些什么情景?书上contenttable 上写着的,simple regression, multiple regression, time trend, AR,还有一个细节,simple/multipleregression 的 dependent/independent variables 都是 time series(这个涉及到contigration)。那么用情景联系各种test来梳理一下,例如:有些test 在simple regression里用不上;同样的test 可以用在 multiple regression以及time trend,但不能用在 AR 里面;serial correlation 不会影响到 simple/multipl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的 unbiased, 却会导致 timetrend 不可用,time trend不可用就需要变向 AR。诸如此类厘清,就明了了。
2.3、LV2 notes的 Quant部分有不足的地方,例如positiveserial correlation和negative serial correlation导致的后果有何不同,说的不够彻底。
其他细节不再赘述了。
3、Economics
3.1、LV1这个怎么说呢,貌似没什么难点,能想起来的就是要注意 IS、LM、DS曲线三者是要联动的,关于interest rateinflationpricedemand&supply的相互影响才好理解清楚。
3.2、LV2的economics,关于FX rate,interest rate, inflation的相互影响有着很多 models/theories,建议按照 time frame来厘清脉络,例如,各种 parities 都是预计FX rate长期影响,短期 FX影响是基于 neutral real interest rate 来的,而这个又涉及到 Taylor Equation。Mudell-FlemmingModel 是针对短期影响的,Portfolio Method 是针对长期影响的。诸如此类,厘清后一一归类,世界清静了。
3.3、LV2 notes不足的,Taylor Equation没有,Sterilized/UnsterilizedMethod 干脆不说……
其他细节不再赘述了。
第一天先写这么多,希望讲完10个 topics,最后再将各topics之间可能关联的地方串一下。
4.FRA
4.1、无论从工作中的实用角度来看,还是从CFA的考试角度来看,FRA无疑都是一切分析工作的基石,所以,无论是LV1 or LV2, 请务必把这个topic放在top one的位置来认真对待。最近也浏览帖子看了一些2014年6月份LV2 fail的同学的成绩,看到一个很典型的案例,6A1B3C fail,其中一个C 是 FRA……
4.2、我个人的理解是,LV1 or
LV2 FRA还是蛮基础的东西,一般的“记忆+理解”应该够了吧,没有那么多的 model 或 theories,我比较难想到FRA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难点,但因为这个topic特别重要,还是尽量多做点tips吧:
i)LV1 和 LV2 的 long lived asset, current asset
management (activity ratios), cost capitalization VS. expense 内容基本一致, 不过LV1的目的是让你知道这些个东西是什么怎么算,LV2的目的是要求你理解这个科目的treatment如果变化一下,对于财报及ratios有些什么影响,所以经常性的在LV2的题目里面,一道题你得算两种情景,然后比较两种情景的结果,才能得到答案“ up,
low, no change”……所以我个人感觉LV2的 FRA并不难,但是很烦,而且有 tricks,因为尽管通常的定律存在,但定律不是千遍一律的,一定要冷静细致,例如cost capitalization会提高当期资产,降低当期expense,但是却会提高后期expense;对于CFO的影响却相反,减少当期CFO及提升后期CFO due to tax impact, bla bla bla……还有些不明确的情景,例如
分子提高了,分母也提高了,那么 ratio 怎么变化?我的习惯是笨办法……算数,相信结算出来的结果。不得不说LV2 的FRA 考题 tricks 蛮多的,没把握就算一算,有些题目没提供参数,只提供情景要求判断,这种时候可以自己假设数据算一算;
ii)intercoporation
investment/business combination, overseas subsidiary consolidation是 LV2 新增的东西,我觉得其实反而没什么,就像是给了新的工具,你掌握就好了,tricks 反而少一点。 pension expenses,貌似有些同学觉得难理解吧,我个人倒觉得这个搞清概念然后记住概念就好了吧,最关键的就是:periodic pension cost (economic cost) 跟 reported pension expense 完全是两码事,各自的组成部分是有不同的,分别记住组成部分和计算方法,再多做点题目就好。有可能CFAI觉得本身这些内容就比较烦,就不愿意在出题的时候设陷阱了吧,牢记公式照着算就好——当然,我不是说真的就简单,而是不要怕,冷静下来照着公式算就好了,前提是记住公式;
iii)FRA里面,LV2 比较整人的东西可能就是 technical adjustment了吧,这个内容及计算方法散布在前述 FRA 各章节里面,最后用一个大案例概括。 所以,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当题目表达的意思是 technical treatment 的时候,就想想相关的内容和公式吧——没办法,记忆+做题吧。
4.3、特别提一下,LV2 里面的 sustainable income 和 normalized income,这个不是同样的概念,前者是 nonreoccurrence & nonoperational adjusted income,后者是 mid-business circle level of income。
FRA就这么多吧,请高度重视这个 topic。另外提供一份 IFRS和 USGAAP的对比吧,在下面的附件中,实在烦人的东西,希望帮大家节约一点时间。
5、Equity
5.1、从equity开始,LV2进入主菜了——定价(pricing)和估值(value),从 quant 到 FRA,实际上都是在为主菜做准备。如果允许2个topic的重要程度并列 top
one的话,我个人觉得应该是 equity 和 FRA。我觉得 LV2 的equity 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体系,从参数到各种 scenarios 里的对应models,以及 optimal model 的选择。LV1的话,equity 确实不难吧,所以重点说说LV2的内容。
5.2、定价和估值这玩意可以拿来考的东西就多了,参数怎么设?参数包括 RRR, g, RFR (rfr这个实际上实在 Fixed Income里面讲,但不妨碍出题的时候放在 equity部分,谁让它是重要参数呢), D (D又来自 income),EBIT,CF(各种CF定义)……参数有了,你面对的情景是什么?public, private, control position, noncontrol position, liquid,
illiquid, bla bla bla……情景知道了,optimal model 是什么?又是一通 bla bla bla bla……我的建议是,在考试之前,equity部分的学习准备至少包括2个阶段:i) 按照教材的内容设计,每个内容单独掌握;ii) 整个 euiqty 部分有个整体的理解,融会贯通。
这部分内容实在太多了,不好一一道来,放眼望去,都是重点,都可能考。提供一份归纳笔记以供参考,在附件中。
对于FRA个人理解说的并不多,而是提供了总结归纳的表格了事,事后想想,根本原因是个人理解其实并不足,所以写不出来什么好东西,无奈,就这水平了。楼下有人回帖说我是考试型的,我第一反应是不服气,可是再想想,我FRA自己都说不出什么来,不就应付考试这水平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Fixed Income
6.1、LV1 一如既往地没有什么悬念,看且做题吧,全面掌握基础是LV1 的宗旨吧,尤其是option embedded bond,LV1 理解透彻,掌握得好,直接能帮助LV2的相关内容甚至让你简洁得掌握知识点。
6.2、对于 LV2,纠结的一个 topic,我不得不用很谨慎的语言来说这一章。我做过2013、14年的 LV2 mock和6套14年notes的 prictice
exams. 然而14年的LV2考试让人大跌眼镜,具体就不好细说了。如果各位为了节约时间,也许可以考虑这里少分配点时间,但是面对着那么多看似重要的内容,考与不考全在 CFAI 一念之间,那么是不是应该多分给点时间在这个 topic?所以说纠结,各位自己衡量吧。
6.3、内容方面,LV1 就不再赘述了,但是提醒各位一定要明确理解各种 rates, discount rate, BEY, HPR, annualized additative return(相对于 discount 而言), return of Treasury Bills,
到了LV2 计算量上去了,一个不小心把 rate 算错了整道题以及后面相关的题就要玩完。
6.4、我想说,对于LV2细心计算是这个topic考试中的关键,貌似这个topic特别难理解的东西比较少。 binomial model 用来求 price 这个不出现考题的几率貌似很小。其他的内容,考试中有或没有可能都在CFAI一念之间了。binomial model 不仅用来算 bond,还能用来算 option或 Forward,这里不多说了,在讲完 10 topic 后,我会串起来说一说。CD 和 后面的 CDS 密切相关,请好好理解吧。Balance Sheet Based Model 和 Reduced Form
Model 貌似挺难理解,不过记住他们的优劣势和 underlying assumption 就够了。Option pricing insight for credit analysis 似乎跟 derivative 部分的 关联更紧密,可以考虑跟着 detivative 的内容一起来总结贯通。
Fixed Investment 部分,notes 又是不足的,例如 positive/negative butterfly 只各给了1幅图来演示,说得全面点,positive butterfly 的medium term rate增加小、减少大;negaitive butterfly 的medium term rate 增加大,减少小,但是notes上的示例图只各给了第一种情形。
7.Corporate Finance 和 Alternative Investment
这两个topic 我放到了一起,这两个 topic 应该跟着Equity 一起说,对于LV1 看不出有什么关联,但是到了 LV2,Equity、CF、AI 其实在说着类似的思路和模型,目的都是估值,CF里面有 M&A,AI里面有 PE。关于这些模型的总结我是一并放到 Equity 部分的 附件里面的。
另外提醒一下,CF部分的 notes 漏了重要的公式,例如 EBIT计算 EV,Unlevered
EV 跟 Levered EV 之间的关联等。
8.Derivatives and Porfolio Management
呵呵,这两个我也希望放到一起讲,因为 portfolio management 的资产组合思想里面,有一些都分散在 Derivative 里面讲了,例如LV2的 Dynamic Hedge,synthetic options and swap……当然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Derivatives 重点是讲各个 options 的单独运用以及组合运用,PM 重点是资产组合思想及策略,以及资产组合回报预计和评价。我想说的是,这两个 topic 都需要融会贯通,用法太多了,考试中出题的人啊,出击的角度真是匪夷所思。我经常在这两个 topic 的题目
卡壳。
碰到需要 融会贯通 的topic,我只能说考试前要做到“融会贯通”这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体的内容书里都有,可是要我总结或提示我又没这个水平,只能说到这了。回忆最近翻过的帖子,14年LV2 不少同学在 PM上都败得很惨,抓瞎和捉急的现象貌似不少。可能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是达到“融会贯通”的捷径吧。
10个topic的概述就这么多了,接下来说说各相关 topic 的串联吧,这是只针对LV2的,因为LV1 的书本内容看不出这个环节。
9.串联:Quant,Equity 或 FI,PM
Quant的核心是Multiple
Regression,Multiple Regression的目的是求各种各样的rates,各种各样的rates是通过 risk exposures 而得来的,PM 是要你管理各种 risk exposures的,于是你回想一下下:Quant给了理解 Multiple Regression 的基础工具,Equity 和 FI 需要你用 Multiple Regression 来计算 各种 return rates (这是 估值的基本参数,对吧?),PM 要你明白 各种各样的 return rates 是怎么通过 multiple independent variables 来的(various
independent variables represent various risk exposures, 对吧?)好吧,notes上说过,Multiple Regression可能出现在考试的任何地方,诚不欺我,2014年LV2考试题目做到了这一点。
10.串联:Equity,
Corporate Finance, AI
其实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Equity后面的附件里,这3个 topics 里面各种各样的模型都进行了总结比较,明了了。
以上就是大神学习的经验了,可能不会特别适合你,不过也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1年年末张艺谋携新作《金陵十三钗》与观众见面,若总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影片放映周期为4个月。如果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当该影片的月票房为( )时才能达到年投资收益率为6.1%的目标。(假设每月票房在月底结算,答案取最接近值)
A.2.48亿元
B.2.65亿元
C.2.73亿元
D.2.53亿元
解析:4n,6.1gi,10 CHS PV,0FV,PMT=2.5319亿元。
吴先生每年年初支付给父母赡养费5万元,因公司派其出国公干3年,他打算在今年年底将之后3年的赡养费一次性存入银行,供父母领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若贴现率为4%,吴先生今年年底应存入银行( )。(答案取最接近值)
A.13.8万元
B.10.8万元
C.12.1万元
D.14.5万元
解析:根据题意求出从明年年初开始3年赡养费的现值,明年年初的现值即为今年年底应存入银行的金额。gBEG,3n,4i,5CHS PMT,0FV,PV=14.43万元。
以下理解或做法符合金融理财定义的是( )。
A.赵先生认为金融理财是有钱人考虑的事情,自己收入微薄不需要金融理财服务
B.贺先生认为金融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每个生命周期收入均大于支出
C.理财师小王每遇客户就推荐所在机构新推出的理财产品
D.理财师小张分析所在机构新推出的理财产品很符合客户吴先生的需求,于是向吴先生推荐该产品
至2008年3月止,根据《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办法》的规定,以下资格申请人中,符合AFP资格认证工作经验认证要求的是()。
A.张先生2003年本科毕业后,曾在信达证券公司任行政主管近三年;2006年6月辞职,2006年7月起开始担任光华证券公司客户经理
B.赵小姐2005年7月大专毕业后,在德诚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任助理会计师、会计师
C.王先生1995年至1997年期间,曾在某银行担任过两年的营业员;1997年至2000年期间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担任中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D.李女士2005年本科毕业后,在诚信律师事务所任律师,从事遗产规划工作
解析:A,张先生学历为本科,行政主管的3年工作经验不符合岗位要求不能认定,金融理财相关工作经验时间为2006年7月起至2008年3月,不足2年,因此不符合认证要求。B,赵小姐学历为大专,工作经验时间为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不足3年,因此不符合认证要求。C,王先生1995年至1997年间担任营业员的工作经历,不满足工作经验有效期为最近10年的要求,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没有金融理财相关工作经验,因此不符合认证要求。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2-02
- 2019-07-27
- 2019-12-31
- 2020-02-27
- 2019-04-17
- 2020-03-05
- 2021-08-15
- 2019-04-06
- 2021-07-02
- 2020-03-14
- 2019-07-27
- 2019-07-27
- 2021-08-08
- 2020-03-11
- 2020-04-20
- 2020-02-23
- 2019-07-27
- 2021-08-15
- 2019-03-27
- 2020-03-13
- 2020-05-03
- 2019-07-27
- 2020-03-13
- 2020-03-13
- 2019-04-12
- 2021-04-11
- 2019-07-27
- 2020-03-05
- 2021-08-15
- 2019-03-24